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模块建设及功能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设计、建设一套满足我国当前水产养殖业工业化、节约化需求的养殖系统。[方法]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结合工程化施工,建造3条流水槽;利用气提式推水装置营造流水养鱼的效果;通过沉淀池及微滤器作用将养殖鱼类代谢废物收集、压缩、重新利用;在套养鱼区利用滤食性鱼类进行水质净化。[结果]每条流水槽均可单独饲养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鱼类;养殖池塘水循环利用,整个养殖周期内达到污水零排放;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水源水标准。 [结论]该养殖系统具有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养鱼新技术。
  关键词流水养殖;高效;低碳;模块建设;流水槽;水体循环
  中图分类号S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31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design and build a set of cultivation system to satisfy Chinas aquaculture deman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y. [Method] Through the pond modification and engineerization construction, we constructed three flumes in a pond combination with engineering, created the effect of recirculating raceway fish farming by gas pushing device, then, collected fish metabolic waste to reuse, and used bighead carp to clean up culture water. [Result] Each tank could keep different types of fishes with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Water recycle of aquaculture pond could achieve zero discharge of sewage in the breeding cycle. The water after processing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source water. [Conclusion] The recirculating raceway system had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circulating utilization, high density and low pressur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a new fish culture technology of high efficienc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Key words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High efficiency; Low carbon; Module construction; Trough; Water circulation
  在眾多的水产养殖方式中,池塘养殖仍是最主要的形式[1]。通过加强管理、选择优良苗种、定期更换池水等方式,池塘养殖也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饲料养鱼技术的发展,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池塘养殖是在一个自身相对闭合的区域内从事养殖活动。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场所以及浮游生物的培育池[2]。在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中,池塘所具备的各种功能是混淆的,池塘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所处的位置也是不确定的,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容易造成生态失衡[3]。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对象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分离和降解,容易造成水质恶化,这需要定期换水来调节水质,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或污水,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4]。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一种将不同生态功能单元独立出来,根据各区块的功能不同进行模块化建设的养殖系统,以提高养殖生产和污物降解的效率。鉴于此,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于2013年底进行合作,开展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新技术的示范试验。该试验是将传统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结合砖混结构,将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养殖区域、净化区域隔离开,各模块单独建造。改造后的养殖系统克服了传统池塘养殖中水资源浪费、养殖品种单一、能耗大及劳动力成本高等缺点,具有养殖水体可循环利用、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降低能耗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等优点[5]。经过2年的试验与总结,这种新的养殖方式已经接近成熟,现将池塘的改造过程及各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种新的可参考的养殖方法,并为系统推广过程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改造与修建
  1.1池塘条件试验所采用的养殖池塘位于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漾基地内,将原有的4口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建成一个面积约2 hm2、四周为圆弧状的鱼塘(图1)。对漏水、渗水的地方进行维修,平整池底,将过厚的底泥挖出,保持底泥厚5~10 cm。水源为符合国家Ⅱ~Ⅲ类水标准的长漾湖湖水,周边无化工厂等污染源,水质满足养殖用水标准。在进水口处设置80目尼龙过滤网,防止野杂鱼进池。
  1.2主养殖区在改造的养殖鱼塘中,采用空心砖和混凝土结构新建1#、2#、3#共3 只流水槽(图1),其中1#、2#流水槽规格相同,均为长22 m,宽5 m,深2 m的槽体,3#流水槽为长22 m,宽3 m,深2 m(图2)。在每只流水槽的上游,均安装1组气提式曝气推水增氧设备,下游建有污物收集单元1组[5]。流水槽前后端分别插入相应规格的拦网,以防止鱼苗逃出流水槽。另在槽体底部加装有微孔曝气增氧管5组,以确保养殖后期水体中溶氧含量充足。于流水槽槽体的前后端建有40 cm宽的步道,满足养殖人员的活动需求。   1.3净化区养殖池塘中除主养殖区外的其他水面均可看作净化区,只是在不同的区域采用的净化生物不同(图1)。在离流水槽下游较近的水面选择使用芦苇、高秆水稻或浮床种植各种蔬菜、水草等净化植物[3-5]。净化区内还需套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将小颗粒的污物及残饵予以清除。
  1.4养殖模式试验期间,采用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参考陈文华等[5]的试验,试验池不向外排水,只在水位低于1.6 m后加注部分新水,以补充自然蒸发和渗漏造成的水体损失。
  2各模块功能分析
  2.1流水槽主养区槽体的修建参考了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中池塘内跑道式养殖模式[2],选择空心砖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具有结实、耐用和维护简便等优点。每条流水槽可单独饲养或套养不同品种的养殖鱼类,以提高养殖效率。上游的曝气推水单元固定在水泥槽体上,涡轮式鼓风机向微孔增氧进气管进气后,水流随气体向上运动,当遇到45°~60°的倾斜挡板后,溶氧饱和的水流只能向养殖单元单向运动,推动水流向养殖水槽后缘运动,能将槽体中的水以0.2 m/min的速度向下游推送。槽体前后端的拦网具有防止养殖鱼类出逃的功能,網眼大小可根据养殖鱼类放苗时的规格选择,也可在拦网上固定一层网眼合适的渔网,当养殖鱼类生长到合适的规格后再将渔网拆除。固定于槽体底部的增氧单元具有增加水体容氧量和减缓排泄物沉淀的功能,当推水增氧单元不能满足养殖鱼类对水体溶氧的需求时,可增开底增氧,以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满足鱼类需求。流水槽下游的集污池能够沉淀、收集鱼类的排泄物及吃剩的饲料,然后利用吸污设备将污物沉淀、脱水、发酵处理,转变为瓜果、蔬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料[5]。
  2.2净化区试验的设计初衷为用5%的池塘面积作为养殖品种的生活区,即主养区,其他95%的水面均作为水体净化区。如图1所示,在净化区,流水槽后缘的水体中,种植有芦苇、菖蒲、高秆稻等挺水植物,或者用浮床种植各种蔬菜、花卉、水草等净化植物。通过植物的沉淀、吸收、转化作用可将大量的鱼类小颗粒粪便及残饵予以清除,同时对于养殖鱼体生长过程中所排出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代谢废物亦可转化吸收,成为植物生长的N、P肥原料。在净化区套养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以藻类为食,将藻类富集的N、P营养盐逐步转换到滤食性鱼类体内,从而降低了水体中的N、P含量[6]。另外,滤食性鱼类还能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其滤食活动能显著降低养殖鱼类产生的有机颗粒含量[7]。当水流循环一周再次回到流水槽上游时(图1中的清水区位置),水质已基本接近水源水,可完全满足养殖用水要求(pH为6.5~8.5,NH3N含量低于0.03 mg/L,NO2N含量低于0.02 mg/L,溶解氧大于5 mg/L)。
  3结论与讨论
  槽体的修建选用空心砖和混凝土结构,虽具有结实、耐用等优点,但难免过于笨重,成本偏高,修建程序繁琐,且折旧率基本为零。目前,已研发出新的槽体材料,如玻璃钢、不锈钢等,具有轻便、可分段式生产、易组合安装等优点。同时,不锈钢材料的折旧率很高,可大大降低槽体的修建成本。在流水槽建造、推广过程中,可考虑将不锈钢作为槽体更新换代的首选材料。另外,养殖槽体的结构到底需要何种规格,不同的研究者亦采用不同的规格,有10.0 m×2.0 m×2.0 m[8],也有25.0 m×3.0 m×1.5 m[9]。该试验所采用的规格是根据草鱼的生长特性所设计,是否适合其他品种的养殖鱼类,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因此,不同养殖品种,应选用不同规格的流水槽,不应该将流水槽的长宽比作固定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该试验将曝气推水单元固定于流水槽的上游,采用涡轮式鼓风机向曝气增氧管中通气,使水流随之运动,以此作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源。鼓风机的功率、每分钟的进气量、推水速度及挡板角度均会影响系统的运作。多数鱼类具有溯流而上的生物学习性,在设计进气量和推水速度时,应避免过高的水流速度对吃食鱼类饵料系数和鱼肉品质产生影响[3]。该试验设计的0.2 m/min的水流速度是根据草鱼的最大巡航速度来确定的,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最好不超过这一极限值,否则会导致饲料系数增高,养殖效益下降。挡板的角度是水流速度的决定因素之一[2,9],设计合理的挡板角度既能节省建造材料,又能对曝气量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已报道的气提水单元的挡板角度大多为45°~60°或1 /4 圆弧[5,8-9]。该试验采用的是60°直板式设计,其形成的水流在水体表面可被明显观察到,草鱼呈现明显的顶水现象。
  养殖鱼类代谢废物及残饵收集单元的建设应选择效果优良、价格实惠的设施装备,工业化废水处理中的设施和解决方案利用物理[10]、化学[11]等原理虽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但价格过于昂贵,在水产养殖中很少使用。该设计中使用的是较为经济的方法,利用鱼粪和残饵的重力作用,使其自然沉淀在流水池尾部的特定区域内,再通过吸污设备进行清除[3]。虽不能做到100%清除,但配合水生植物与滤食性鱼类的净化作用,亦可达到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在接下来的改良中,将引入排污效果更好、价格也相对实惠的沉淀处理设备。
  低碳、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真正实现了池塘工厂化管理、集约化养殖,实现整个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养殖污水零排放。通过近3年的养殖示范试验证明,该养殖系统符合我国对水产养殖业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是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养鱼新技术。
  参考文献
  [1] TIDWELL J H.Partitioned aquaculture systems[M]//Aqua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Iowa:WileyBlackwell,2012:308-342.
  [2] YOO K H,MASSER M P,HAWCROFT B A.An inpond raceway system incorporating removal of fish wastes[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1995,14(2):175-187.
  [3] 金武,罗荣彪,顾若波,等.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综述[J].渔业现代化,2015,42(1):32-37.
  [4] 文乐元,肖光明,王锡荣.淡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J].湖南农业,2008(7):16-17.
  [5] 陈文华,聂家凯,闫磊,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新技术试验总结[J].科学养鱼,2014(10):20-23.
  [6] 陈少莲,刘肖芳,华俐.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1991,6(1):8-12.
  [7] 宋亚洲,渠冲,刘忠华.生态修复技术在养殖池塘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09(7):22-24.
  [8] BROWN T W,CHAPPELL J A,BOYD C E.A commercialscale,inpond raceway system for Ictalurid catfish production[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11,44(3):72-79.
  [9] HUGGINS D L,PIEDRAHITA R H,RUMSEY T.Analysis of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for aquaculture raceways[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4,31(3):277-293.
  [10] 丁永良.纳米科技在农(渔)业和节能环保上的应用[J].渔业现代化,2006(2):10-11.
  [11] 丁茂昌,蒲南书,陈建邦,等.养殖池排污水循环处理技术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5(4):17-19.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和分析了高保护价值区域和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异同,结果表明:①高保护价值区域涵盖并扩展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内涵;②高保护价值区域概念的应用领域更广泛;③在高保护价值区域判定、保护和经营、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可以借鉴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理论和方法;④由于高保护价值区域还包含了森林以外的其他具有高保护价值属性的区域,在应用中不能完全照搬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高保护价值区域;高保
期刊
摘要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其站前广场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与窗口,对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鄱阳县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实践,从项目背景与概况、方案的构思与理念以及地域印象在各景观要素中的具体体现、具体设计策略与手法的角度,分析如何在铁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个性,融合地域印象。  关键词火车站站前广场;鄱阳县;地域印象;景观要素;城市个性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a来富裕县春、夏、秋、冬季平均开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2日、8月10日和10月1日,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82、-2.241、1.121、0.807
期刊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连作障碍现象,综述了连作对作物的影响,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微生物变化、化感作用与自毒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植物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从多种作物上证实植物连作障碍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植物连作障碍调控技术在烤烟栽培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连作障碍;烤烟;调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47-03  Abstr
期刊
摘要基于对安徽省怀宁县新山社区的实地调研,针对社区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存在总体失业率偏高、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观念落后、缺少创业资金等问题,探讨从构建政府履责动力机制、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公共服务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个角度论述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帮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城鎮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
期刊
摘要综述了巨大口蘑在生物学特性、食用和药用作用及营养和经济价值、野生菌种的分离与驯化、栽培料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巨大口蘑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巨大口蘑;研究现状;生物特性;栽培料;前景  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09-04  Abstract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期刊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腾冲市新岐林业社区管理模式,分析成功经验,提出集体林区林业管理需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维持长期稳定和减少行政干预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社区管理;模式;新岐社区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297-02  AbstractManagement mode of Xi
期刊
摘要乡村养老度假是国内新兴的养老模式,在浙江省已有多个实践点,然而乡村养老度假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尚未成为养老市场的主流,大部分老年人对于是否会选择乡村作为养老地还存有不少顾虑。笔者通过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乡村养老度假消费人群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要素在不同的人口统计要素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乡村养老度假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受传统观念限制”、“无法适应乡村环境”、“
期刊
摘要简述了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实例教学的特殊意义。从引导性和趣味性、生动直观、教学相长等方面概括了实例教学的特点。对如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运用实例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认为应该选用典型实例,创新教学内容;以实例为主线,多形式启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考核体系。提出了实例教学的课程应用方法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笔者介绍了农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课程期中考核的改革新模式、创新点和成效,认为以专业知识竞赛替代期中笔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齐心协力精神的发挥;课堂抽签口试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开展田间调查总结、答辩及田间实践技能的现场测试,加强了学生对害虫发生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种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丰富了期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