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教学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ch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述了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实例教学的特殊意义。从引导性和趣味性、生动直观、教学相长等方面概括了实例教学的特点。对如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运用实例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认为应该选用典型实例,创新教学内容;以实例为主线,多形式启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考核体系。提出了实例教学的课程应用方法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例教学;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探索应用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310-02
  Abstract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in China were reviewed in this research. Special meaning of case teaching was explic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teaching were summarized in the aspects of guidance, interesting, vivid and direct express,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so on. W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how to use case teaching on the course of inspection techniques of production.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ypical example should be selected so as to 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 With the living example as the principal line, multiform heuristic teach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student as the center,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innovated. The cours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when case teaching we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quality examin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 and the courses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Case teaching; Qual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隨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蔬果中农药的高残留、奶制品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荧光漂白等安全质量事件频繁曝光,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刻不容缓[1]。目前我国氮肥年均使用量达5 500多万t,农药用量超过31万t,二者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5倍[2]。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大量使用,加之农产品质量生产安全防控技术的缺乏,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承检不足,基层检测技术薄弱等原因[3],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硝酸盐、重金属等严重超标,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安全和对外贸易。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不能全面采用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目前对痕量污染物、未知风险因子的确证,新型污染物结构鉴定等风险排查与确认等不足[4],加之药物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已经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态势[5]。由此可见,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高灵敏的检测技术已经刻不容缓。虽然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和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面仍需要充实大量检测人员和完善检测技术系统。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检测技术人才是对当前高等学校提出的新目标。河南农业大学自2002年开设了农业标准化与贸易专业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农产品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主干和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三大部分:一是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检测,包括农产品产地水、空气和土壤的检测技术;二是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包括作为特殊生产资料的种子检测及农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的测定,以及生产过程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检测等;三是农产品安全与卫生指标检测。从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可以看出,该课程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及产后的食品安全卫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实例。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强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检测技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这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因此笔者所在课程组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授课中引入了实例教学方法,探讨了该教学方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问题。
  1实例教学的特点
  实例教学是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述枯燥的课堂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激发浓厚学习兴趣[6-8]。实例教学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一些典型特点。
  1.1具有引导性和趣味性实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实例引导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探讨。形象生动的实例学习比起传统的讲授方法更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好奇,进而激发兴趣,在对实例不知不觉的探寻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1.2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例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同时由于实例是具体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大脑兴奋点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和学习探索的主动性。
  1.3能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实现教学相长由于实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启发点,即教师根据具体的实例提出问题要点和思路,然后引导大家一起思考讨论,以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实例教学不仅能实现教学互动,还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进而在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实施、总结、归纳的同时,提高其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教师和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教师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且通过学生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和创新性观点。
  2实例教学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的探索与应用
  2.1选用典型实例,创新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应始终选取典型代表性实例,比如选取当前人民生活中反响强烈,影响较大,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食品安全案例。如农药残留超标或安全卫生指标不符合要求等案例,以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强烈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和保护食品安全的使命感。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实例为主线,逐步由产品目前存在的安全或卫生问题,引入农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地环境质量检测中来。比如从一个蔬菜的残留超标实例引入,可以从产品超标残留项目向前追溯生产过程、产地环境,在各个环节的讲解过程中将各个环节的指标及检测技术融入进行传授。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首先以农产品基地为着手点,如选用近郊的普通蔬菜生产基地,绿色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蔬菜生产用地,选择典型的实例,指导学生对检测对象周围检测环境指标(大气、土壤、水)进行采集和检测方法的学习,逐步深入介绍设备、关键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介绍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确保学生在实例中能正确掌握其方法,使典型实例始终贯穿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式上,可灵活多样,采用视频播放,通过具体的田间采样和室内检测等视频播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习兴趣。从教学难度方面的设计来讲,教师也可结合以上所选实例,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设计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和提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教学内容,并针对每一项教学难点和重点加以標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2实例为主线,多形式启发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灵活、深刻地理解实例,展现关键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问题的展示、过程或情景的再现,可以通过多种形态或形式来表现。比如由文字型案例到多媒体型案例,由师生的双向沟通到学生向生产者和消费需求者的多向沟通,由静态封闭的课堂讨论到动态开放的课内外交流。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加大知识输出量,且将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内容进行组合,利用多样的音、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和掌握检测技术,除了课堂上的双向沟通交流外,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生产和消费群体,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生产和消费环节存在的问题带回课堂和实验室。通过在生产和消费环节调查取样,将自己获取的样品拿到实验课堂上,从样品的前处理到安全卫生指标的确定检测,以及最终的检测报告,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打破了传统静态封闭的知识课堂,实现了课堂内外开放交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方法,将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一个班级分为6个小组,同一小组共同调查取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地承担前处理、检测、汇总等任务,并分别撰写报告,对存在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工作意识。
  2.3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考核体系该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方式不同于一般。因此,在教学考核方式上,应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基本原则,让考核方式摒弃“一纸定输赢”的传统模式。由于该课程的大量内容是由诸多实验组成的,实验技能的测试是该课程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考核时,采用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模式:一是根据平时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和撰写的实验报告对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进行考核,二是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和技术要点的掌握程度,二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最后得出考核结果。
  2.4实例教学中的注意问题首先,实例选择要真实可信,客观生动。采集的实例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理论知识的直接对应性,更要源于实践和生活,不能虚构而作。在选择真实基础上,可以采用场景描写、情节叙述、议论等,甚至可以加些提示细节,边讲边议等,使学生了解更多细节,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对待和分析实例中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细节,才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其次,实例要多样化。多样化实例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课堂气氛。实例中应该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细节,比如食品安全涉及的一个较严重或者不良影响后果等,让学生自己从实例中找出问题的根源,激发学习使命感和学习的动力,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和技术。而多样化的实例则会令学生探索不同的办法和解决方案,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多样化的实例涉及面越多越广,产生的结果越复杂、多样,对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越有价值。
  第三,实例素材要精当。实例教学中不是简单或者随便选择个实例,而是要选例精当,选取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既能充分驾驭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联系实际和引领学生的讨论方向,同时又要注意不能以讨论为借口,完全脱离理论知识,所以选择精当的实例素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3结语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实例教学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实例教学法后,不仅拉近了实际和理论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实例的扩展讲解和认真分析,使学生把教条、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实例中去消化理解,迅速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实例的理解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实际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罗松明.农产品质量检测及安全控制研究进展[J].粮食储藏,2005,34(1):46-50.
  [2] 束放.2013年我国农药使用概况[J].农药快讯, 2014(12): 18-20.
  [3] 冯平房,丽婷.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253-254.
  [4] 罗艳,谭红.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食品工程,2010,12(4):3-6.
  [5] 卢白娥,王艳.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16):203.
  [6] 黄晶晶,段波.实例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软件工程师,2015,18(1):25-27.
  [7] 张兵.案例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153-154.
  [8] 张建勤,刘小林,王昕,等.实例分析教学法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3):94-96.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对石林县1965~2015年的太阳辐射、气温、湿度、气压资料进行分析,并引入不适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石林县全年均处在舒适的气象环境中,得出石林四季宜旅游的结论。  关键词石林;旅游;气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200-02  AbstractThe solar radiation, temperature, humidity, pr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始终是教育的难点与重点。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教学重点之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绩效。为了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从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中心性两个因素出发,在社会网络的框架下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绩效,构建有效的社会网络,以辅助科技创新活动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和分析了高保护价值区域和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异同,结果表明:①高保护价值区域涵盖并扩展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内涵;②高保护价值区域概念的应用领域更广泛;③在高保护价值区域判定、保护和经营、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可以借鉴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理论和方法;④由于高保护价值区域还包含了森林以外的其他具有高保护价值属性的区域,在应用中不能完全照搬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高保护价值区域;高保
期刊
摘要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其站前广场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与窗口,对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鄱阳县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实践,从项目背景与概况、方案的构思与理念以及地域印象在各景观要素中的具体体现、具体设计策略与手法的角度,分析如何在铁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个性,融合地域印象。  关键词火车站站前广场;鄱阳县;地域印象;景观要素;城市个性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a来富裕县春、夏、秋、冬季平均开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2日、8月10日和10月1日,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82、-2.241、1.121、0.807
期刊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连作障碍现象,综述了连作对作物的影响,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微生物变化、化感作用与自毒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植物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从多种作物上证实植物连作障碍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植物连作障碍调控技术在烤烟栽培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连作障碍;烤烟;调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47-03  Abstr
期刊
摘要基于对安徽省怀宁县新山社区的实地调研,针对社区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存在总体失业率偏高、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观念落后、缺少创业资金等问题,探讨从构建政府履责动力机制、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公共服务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个角度论述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帮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城鎮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
期刊
摘要综述了巨大口蘑在生物学特性、食用和药用作用及营养和经济价值、野生菌种的分离与驯化、栽培料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巨大口蘑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巨大口蘑;研究现状;生物特性;栽培料;前景  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09-04  Abstract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期刊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腾冲市新岐林业社区管理模式,分析成功经验,提出集体林区林业管理需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维持长期稳定和减少行政干预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社区管理;模式;新岐社区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297-02  AbstractManagement mode of Xi
期刊
摘要乡村养老度假是国内新兴的养老模式,在浙江省已有多个实践点,然而乡村养老度假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尚未成为养老市场的主流,大部分老年人对于是否会选择乡村作为养老地还存有不少顾虑。笔者通过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乡村养老度假消费人群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要素在不同的人口统计要素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乡村养老度假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受传统观念限制”、“无法适应乡村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