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微观表征新方法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电极表面的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是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及倍率性能等的关键影响因素.提高SEI的力学性能,如杨氏模量,可以使其更好地包容锂离子脱嵌带来的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痕技术能够在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基础上测量相应区域的杨氏模量,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样品不同区域采集大量的力曲线,才能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杨氏模量数值,因此比较费时耗力.最近有文献报道利用AFM中的AM-FM(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 mode)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获得材料形貌图像和对应区域的杨氏模量,为测量材料杨氏模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于AM-FM技术尚处于应用的早期,本工作对该模式在锂电池SEI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本工作论证了AM-FM技术可以用于快速定性区分同一个样品上的两种模量不同的材料.其次,本工作发现AM-FM模式测得的杨氏模量数值与AFM探针针尖半径密切相关,以特定针尖半径测得的两种标准样品杨氏模量为参考,可以评估用AM-FM模式测量的实验样品杨氏模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目前用AM-FM模式获取的实验样品杨氏模量准确度还有待提升.因此,本工作证明了AM-FM可以用于快速定性区分材料的不同成分,未来对AM-FM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有望将其应用于快速定量获取样品杨氏模量,助力SEI力学性能的快速表征.
其他文献
使用介孔SiO2球为模板、二氰二氨为原料,用直接热聚合-刻蚀法制备开放式氮缺陷氮化碳中空微球OHCNs产物.这种OHCNS产物具有开放式半球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尺寸大小复制SiO2模板.局部“热刻蚀”生成开放式中空微球,并使产物产生大量氮缺陷和丰富的表面氨基.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合成原料有利于优化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能,表现出增强的瞬时光电响应和加速的光生载流子传输性能.同时,N缺陷拓宽了产物的可见光吸收范围.二氰二胺与SO2模板质量比为1∶1的产物OHCNS-1,具有显著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
离子电导率是影响固态离子器件性能的基本因素.在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离子的传导包括晶粒体和晶界传导,两者均与材料体系中点缺陷结构密切相关.本文详细阐述了固体电解质体内可能存在的点缺陷及其对晶粒体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钙钛矿结构LLTO固体电解质介绍了晶界空间电荷层模型及由此而引发的晶界离子电导特性.以期为高离子电导固体电解质的设计提供思路.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明确了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对发展新能源电池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在电池服役过程中,电极过程反映了电化学系统中的工作机制与演化规律,随着高比能电池体系的开发应用以及单体电池体积的增大,电池电极过程的不均匀程度更加突出.然而,电池在空间与时间维度上存在多尺度、多层级、多过程、多步骤及多场耦合的复杂特点.本综述重点整理了不同活性离子体系电池的电极过程,包括液相传质、表面电子转移、固相扩散三个主要步骤,并以高比能电池、功率型电池、长寿命电池为
冷冻电镜(cryo-EM)是表征辐照敏感材料的有力工具,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并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冷冻电镜首次被应用于观察金属锂的纳米结构,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结果,从此也在电池领域备受关注和蓬勃发展.冷冻或低温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能电子束对样品造成的辐照损伤,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样品的反应活性,提高样品的稳定性.冷冻电镜可以为辐照敏感材料提供纳米甚至是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信息.本文重点介绍了冷冻电镜在表征锂电池中辐照敏感材料的相关应用和成果,包括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
作为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动力系统、电网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从电池安全性的三个研究尺度:材料、电芯、系统,综述了与之对应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每个尺度均包括基于物理样品的实验方法和基于计算机数学模型的模拟方法.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安全性研究中的适用场景和作用,并探讨了实验和模拟方法之间的联系,着重介绍了材料热分析、材料加热过程中结构分析、电芯加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设计沉积工艺和调整阴极弧源靶组合以及对应的弧源电流,制备出以CrN为基形貌和厚度相同、A1/Ti摩尔比不同的系列(CrTiAl)N硬质膜.测试膜的成分、组织形貌、相组成和表面硬度,研究了A1/Ti摩尔比对其相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A1/Ti摩尔比的(CrTiAl)N膜其相组成相同,都呈现(200)和(111)晶面择优生长.随着膜层的A1/Ti摩尔比从0.38提高到0.85,其硬度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A1/Ti摩尔比为0.49的(CrTiAl)N膜硬度最高(达到HV4200)
可充电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国家重点战略发展领域,然而在电池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金属离子的不均匀沉积会导致电极表面枝晶生长,电池可逆容量降低和内部短路.枝晶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电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晶学等多个学科,并受到充电条件、压应力、电池组分、温度、磁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系统剖析了枝晶成核和生长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模型,全面回顾了相场模拟在可充电电池枝晶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充电条件、应力、外压及离子分布等因素对枝晶生长的影响,给出了电化学相场模拟在电池枝晶领域的研究范式.进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s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新型储能器件电极材料的重要候选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MXenes材料为美国Drexel大学Gogotsi课题组于2011年以MAX相陶瓷材料Ti3AlC2为前驱体制备的Ti3C2Tx.结合本课题组对Ti3C2Tx/SnO2复合材料储锂性能的探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维与三维MXenes作为储能材料的新型制备手段,分析了三维MXenes及复合体系的储能优势,然后总结了目前比较主流的MXenes能量存储机制.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主要以HF或者
电化学阻抗谱(EIS)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方法.通过EIS可以获取研究体系的各种动力学信息,比如电荷转移,双电层充电和物质传输等.EIS数据的解析依赖于合理的模型,常见的模型分为等效电路模型和物理模型.本文简要介绍了EIS物理模型三种常见的求解方法:解析求解,时域数值方法和频域数值方法.我们首先以一个经典的带有法拉第反应的双电层界面为例,仅考虑扩散控制传质的情况下,推导了相应的解析解,介绍了数值求解EIS的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结果.然后,我们以电池中常见的金属离子沉积反应为例,给出了零
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是电池中“最重要也是最不被理解”的部分.可控合成性能优异的SEI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由于SEI的形成过程涉及到多个时间和空间尺度,并且涉及到多场耦合,导致SEI结构异常复杂.现有实验表征手段无法精确解析其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多尺度理论模拟,为理解和解析SEI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手段.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针对SEI研究发展出来的关键模拟技术,重点关注微-介观(<100 nm)尺度的理论模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