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应用题教学经验,加强小学数学常规问题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常规问题的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数学学科的教师利用应用题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不但可以高效的完成学生数学教学的工作,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以及自主思考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怎样有效的借鉴应用题的相關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加强小学数学常规问题。
  关键词:借鉴;应用题;教学经验;常规问题教学
  引言: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科常规问题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全面深入的考察学生对于数学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重要能力,当然,还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对于和数学存在关联的重要数学概念整体了解程度,是否具备灵敏的数学学习思维等,其不仅对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还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经典数学例题高效完成教学工作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就小学数学常规问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经典的数学应用题的例题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更加高效的将数学教材当中教学相关的难点以及重点凸显出来。利用数学例题的意义在于将数学和实际生活做一个连接,将课堂中枯燥的数学运算运用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中来,这样做是为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的小学生创造了一种熟悉数学情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使他们能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的运算方式或者公式的意义,让老师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来讲解知识。
  例如,两列火车同时由相差600千米距离的位置出发随后相向而行,其中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而另一列火车的速度则是每小时60千米,那么这两列相向而行的火车在什么时候会正好相差300千米的距离。此题属于相向而行数学问题,这类问题的本质就是解方程,运用的解题思想也是解方程思想,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使是最基本的一元方程理解起来也会有些难度,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例,通过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结合,把一元方程简化为加减法和乘除法的组合问题,再让学生进行计算。这种方式通过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简单化,使其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这样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在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经典例题当中包括知识的难点以及教材中的考点,还有学生容易出错的重点等,是小学数学教师日常教学当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重视简单问题的教学
  除典型例题以外,为了加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常规问题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注重简单问题的日常教学[2]。数学学科的简单问题当中不仅有类似于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等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而且简单问题是直接可以考察到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重要基础。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一些简单化的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问题解答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已知A同学今年10岁,而B同学比A同学小一岁,C同学比B同学小一岁而比A同学大两岁,那么C同学今年多少岁。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正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例题中的未知量,在相应表达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初期判断。利用已知的A同学的年纪计算出B同学的年纪,在利用计算所得B同学的年纪计算出C同学的年纪,依次类推。简单化的应用题能够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数量与数量的关系,还能够直接的考察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简单问题教学是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直接的有效的考察学生对于某个特定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教学应当利用例题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点,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才能为日后的解题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重视数量关系的深入分析
  数学就是对数与量的分析以及计算,想要加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常规问题的教学,那么教师就要重视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利用各种习题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有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存在的各个数量关系。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首先应当学生分组讨论,随后由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在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教师给出例题,已知有一上边长为10cm,下边长为14cm的梯形,它的高是上边长的一半,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当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可以举手一一回答,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或是亲手制作模型等,在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分析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例题的相应计算。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解题顺序以及思路,即从已知条件入手,一一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相关的数学表达式,随后进行计算,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日后的解题奠定基础,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借鉴应用题的教学经验,进一步的加强小学数学常规问题的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经典例题的教学,还要从简单问题入手,奠定解题的坚实基础,从而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高效的解答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高效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  庄保雷. 借鉴应用题教学经验,加强小学数学常规问题教学[J]. 数学教学通讯,2017(4):73-74.
  [2]  刘红花.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J]. 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17(4):290-291.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对课堂学习提出的观点;而我国科学家杨振宁院士曾讲到“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作为老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必然要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英语课堂中,趣味性教学是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英语的方式。通过有趣的课堂学习英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言技能,掌握语言,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兴趣;趣味教学;游戏  兴趣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尤其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微课;课堂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主要就是通过其短小精悍的视频将知识点展现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快学生吸
期刊
摘 要:时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同学们理解吸收语文知识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着手,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教学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我们时刻感受着最前沿的文化冲击,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缺失;教学  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其他功课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物理教育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本文针对物理新课程中如何进行教与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创设情境,精彩导入。2.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3.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渗透“STS”。  李岚清同志指出:“发展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物理科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笔者在实际的教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学习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课程的重中之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科学,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通过结合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写作技巧,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一种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表达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提高写作技巧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教师应激发他们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综合素养中应排在首位的,是道德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做支撑,再多的知识也是无本之木。“立德树人”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觀的目的。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指培养学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现在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物理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物理抽象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阻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物理思路,不会解答物理题目。由于物理课程的难度大,高中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物理这门课程注重实践,高中物理老师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逐渐凸现出来,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还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题效率。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生主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兴趣度较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他们这些特点,创新教学手段或者方法,实现其学习主体
期刊
摘 要:教学情境的建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环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形象化特征十分明确,对于抽象晦涩的知识依然很难理解,所以教师更要通过情景教学去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更高,成果更加理想。因此文章将展开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教学;数学教学  情景是人认知建设的必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好情景建设,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特别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