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解题能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逐渐凸现出来,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还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题效率。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生主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兴趣度较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他们这些特点,创新教学手段或者方法,实现其学习主体地位,使之在熟练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技巧同时提升解题综合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解题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与发育阶段,容易兴奋和受到因素影響,并且自主学习意识较低。情境教学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思考如何解答问题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作用十分显著,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好奇心,提高其解题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比例”一节时,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题兴趣。一上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张班级集体照片,说道:“同学们,这张照片长8厘米,宽5厘米,随后通过拖拉对角线将图片放大成了右图照片,该照片长和宽分别为16和10厘米,大家能够得出这两张照片之间的联系吗?”学生道:“大照片长和宽分别是小照片的2倍。”教师又问道“那你能得出放大前后长和宽的比值吗?这两个比值有什么关系?”学生立即计算起来,并发现两个比值相等。教师随即引出比例概念,同时又将了类似题目展示出来供学生解答。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有效提高了学生解题兴趣。
  二、采用画图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解题速率
  小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对数学运算规律和公式不感兴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借用画图策略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图画理清楚数学题目中的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而提高解题速率。学生在掌握了画图策略后,在遇到一些难度较大数学题目时,第一个想到的数学方法就是画图策略,并通过画图将题目中的题意理清楚,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结果,可以有效提高解题速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百分数应用题:录音机厂计划生产录音机3600台,实际生产了4500台,问实际产量比计划多百分之几”时,通过画图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课上,教师展示出题目后,在黑板上画出一长一短两条直线,并分别标记上实际生产、计划生产,同时将两者之间的差距线段上面画上括号标记上“实际比计划多”字样,学生立即明白了其中数量关系,很快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答案。学生在后续练习中在遇到谁比谁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等题目时就会立即想到画图。教师通过巧妙地将画图策略教给学生,使其掌握画图技巧,使用图画将题目中数量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快速列出计算公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解题速率。
  三、善于借助一题多解法,提高学生解题思维水平
  不管是一题多解法还是一题多问法在数学教学中并不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变化题目形式或者提出多种解题方法,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其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对其兴趣度在于其中的奥秘与乐趣,一些应用题目通常可以从多维度进行解答,一些题目看似不同实质却相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欲,进而提高其解题思维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鸡兔同笼”应用题时,通常采用一题多解法展开教学。课上,教师将题目“鸡和兔关在同一笼子里,从上面数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共有94只脚,请问鸡兔各有几只”展示给学生,说道:“这道题目就是同学们看到的那样,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学生点头,教师随之引导学生将所有的头都看作是鸡,使其计算出脚的个数,有人问道:“这样脚只有70只,和实际不符。”教师道:“那少了多少只脚呢?”学生回答道:“14只!”教师又道:“同学们每只兔子比鸡多几只脚。”学生道:“2只脚。”教师道:“显然少了的这14只脚就是兔子的,所以可以计算出兔子有7只,鸡有28只。大家可以自己尝试将这些头都想成是兔子的,计算出此时应该有多少只脚,再计算鸡兔个数。还可以通过列方程法求解鸡兔个数。”学生立即兴奋起来,决定使用另外两种方法验证教师给出的答案。教师通过借助一题多解法展开教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采用画图教学策略和借助一题多解法展开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题兴趣、速率和思维水平,进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实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伟国.谈新课改下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J].考试周刊,2013(57):70-70.
  [2]  戴琼.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11).
其他文献
摘 要:习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会写作、能写作、写好作。本文将讨论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阅读教学或是习作教学,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课程内容难度增加,课堂教学难度也大大增加。物理是高中学习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再加上新课改后教学难度的提高,导致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越来越难,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差。高中物理教师为了降低教学难度,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充分应用演示实验,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基于此,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对课堂学习提出的观点;而我国科学家杨振宁院士曾讲到“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作为老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必然要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英语课堂中,趣味性教学是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英语的方式。通过有趣的课堂学习英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言技能,掌握语言,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兴趣;趣味教学;游戏  兴趣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尤其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微课;课堂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主要就是通过其短小精悍的视频将知识点展现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快学生吸
期刊
摘 要:时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同学们理解吸收语文知识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着手,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教学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我们时刻感受着最前沿的文化冲击,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缺失;教学  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其他功课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物理教育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本文针对物理新课程中如何进行教与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创设情境,精彩导入。2.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3.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渗透“STS”。  李岚清同志指出:“发展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物理科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笔者在实际的教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学习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课程的重中之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科学,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通过结合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写作技巧,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一种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表达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提高写作技巧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教师应激发他们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综合素养中应排在首位的,是道德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做支撑,再多的知识也是无本之木。“立德树人”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觀的目的。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指培养学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现在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物理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物理抽象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阻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物理思路,不会解答物理题目。由于物理课程的难度大,高中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物理这门课程注重实践,高中物理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