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单玉坤(1990-),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管理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官龙涛(199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管理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要:2012年召开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而农业是五位一体的支柱。本文主要就我国华东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怎样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并为之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进一步开放农民的思想,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人力资源现状;教育开发;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东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各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也得到很大的开发,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东部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仍难以满足目前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人力资本存量很低,而且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尴尬局面,因此急需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来缓解这一状况。
  1.教育性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教育文化落后是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生产发展状况的关键,该分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的农民都没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出现了科技推广率不高,工作效率相对对国外发达国家较低的状况,发展的较为粗犷。总体来说我国东部现状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需要提高,劳作效率需要提高,劳动人力资源量巨大,高质量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生产技能和技术普遍匮乏。
  (1)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然一直在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同时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普遍有所提高,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成人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情况,由于投资力度不够,和农民的不重视性更加糟糕。
  由以上图表可以知道,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但结构不容乐观,东部地区初级技术含量占到了76%,而高级的仅占4%,并且东部地区的技术人员初级、中级、高级均低于西部地区,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剩余劳动力过多,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的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和农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相对国外较为滞后,当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还是低层次、不全面的,考虑到中国的目前的发展程度,农村的创业环境、机会等条件相对于城市都十分有限,很多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之后到城镇工作,真正学有所成回到农村的人很少,加剧了农村人才的流失。
  2.开发投入不足
  中国教育投资不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总投资占GDP的总量过低。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水平是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5%,而当年我国的财政投入只有2.3%。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在逐年增高,截止2009年达到4.6%,虽然超过了20年前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但相对当前的世界平均投资比例而言略低。
  第二,人均地区人均教育投入过低。2008年全世界的人均教育投资接近600美元,其中美国人均超过3500美元,日本2300美元,而中国人均教育经费仅有700元,100美元多一点,也就是不足世界水平的1/5。
  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高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我们常感叹美国、日本、韩国的经济繁荣,但更因该注意到外国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以及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是美日韩国民整体素较快发展的原因之一。
  3.农村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
  (1)农村内部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一些学生是为了上学校而上学校,缺乏对与专业知识的渴求的愿望,以及认真对待的态度,造成职业教育质量较低,不能培养出专业型人才,而等到生活中真正想从事某种行业时才感知到知识的匮乏,这就需要村政府或镇政府设立一些针对成人的职业培训机构对他们进行二次培训,此时教育具有针对性,效率极高,效果良好。
  (2)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专业教育应该与学术教育区别开来,专业教育更多侧重于实践,所以应该以实用主义为主,尽量减少学术性的科目,否则跨越幅度过大,对于专业知识难以学精学透,导致与实际的需求相脱节,直接产生两个不良后果:一方面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转移;另一方面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素质的要求。只有切实有效的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们才能解决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以及无法转业问题,才能帮助他们实现顺利的就业和自主的创业。
  (3)城乡教育体系和质量差距较大。城乡教育差距过大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少是一种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的本质在于城乡教育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在城乡差剧明显的今天,如果对于农村的教育投入依然不足,不能很好的平均师资资源,必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下降,与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相背离,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教育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最根本、最有效的工具,因而目前最迫切的是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很的问题。
  二、促进东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1.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深化高中教育,推进高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他是一个公民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适龄儿童随父母来城市上学,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有必要减免这部分孩子的费用或者给予补贴以减轻孩子家长在经济上的压力,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和完善管理措施,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高中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当自己以及鼓励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的投资,从而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为学生创造更舒适和轻松的学习环境。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基础教育对农民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不能弥补家庭农户追求教育投机的短期行为,职业教育则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要表现在:(1)广泛建立农村农业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民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经验和技能。(2)科学的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以适应劳动力需求。职业教育的科目和内容因该广泛而具有时代特色,例如农业科技、农业法律、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等实用性课程。
  3.大力引进第二产业到农村就目前来看我国东部农村仍然以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站的比例很小,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经济要实现由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带动促进经济增长,就目前阶段而言,我国东部农村需要完成有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这就需要政府的引资,给予低税费,优廉的场地,对于一些特别的机构给予补贴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产业结构的转变。
  4.政府增加对于农民的投资和补贴和基础性建设
  农村的收入城市的收入接近时,城市才不不会对人才产生拉力,农村人才流失的比例达到最小。因而投资教育、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发展电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交通,从而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给予农村劳动者合理而丰盈的补贴是减少人才流失,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状况,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途径。(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金泉;郭全中.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比较及启示2007(01)
  [2]陆晗.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23—9424.
  [3]万忠;杨小平.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典型经验及启示2010(01)
其他文献
由上海市节能协会等八个单位联合主办的“2010年上海节能服务产业展览会”于6月28日-30日在宝山国际节能环保园成功举办.近万名来自上海各行业节能工作者及社区群众冒着闷热
集团财务公司是产融结合的产物,外部约束相对较弱是其重要特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于提升财务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讨论企业集团财
期刊
刘忠将军向来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他投身抗日军政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的经历却鲜为人知。今年正逢抗大成立80周年,笔者选取他在抗大工作期间的若干事迹,以资纪念和瞻仰。  1937年初。刘忠从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司令部特别支队(骑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任上奉调至抗大学习深造,他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飞奔赶到学校报到。因各个部队到延安的路程有远有近,不能同时到校。刘忠到抗大时,学校已经开课五六周了,抗大教育长
问世于抗日烽火中雄壮宏阔、脍炙人口的《八路军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音乐工作者(诗人公木、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以齐唱为表演形式的声乐套曲作品.它从多个侧面塑造了
奢侈品是什么?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按照这个逻辑,生活中让你日思夜想、付钱时心疼的东西,应该归为奢侈品。有没有想过,你买下一件奢侈品
编者按: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事情,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本意就在“示范”,就是电子政务建设的
全球化是一种既可以给相关国家带来利益,也可以带来弊端的具有“双刃剑”性质的无形公共物品.而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给多国人民受益的“全球性共用品”,对它的享用如同财富分
[摘 要]招商引资作为引进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重要经济措施,对辽宁增加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扩大视野、提升理念、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下辽宁招商引资要思维引领战略、规划指导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开放品牌战略、效益评估战略、精准招商战略等方面创新,加快辽宁经济发展步伐。  [关键词]辽宁;招商引资;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