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治,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25日,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不少家庭面临“因病致贫”以及“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指导公众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为魏文王治好了病,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长兄治未病,即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我二哥能够治大病于小恙,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大家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我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之时,又不能防病于未然之日,等到我看病时,病人已病入膏盲了,所以说我的大哥是圣医,二哥是神医,而我只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医罢了。”
  
  传统医学观 健康新观念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人类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在人的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即健康应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状态的良好。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而亚健康作为不适状态.明显影响国民的健康,甚至出现大量无病兆猝死、过劳死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化为器质性疾病,而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状态发展而来的。
  
  中医“治未病”人人做得到
  
  养精调神: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大多是心病,亲朋好友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是治疗心病的基础。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
  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坚持几个“常”:發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践行“八字”诀: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即童心未泯;蚁食即少吃;龟欲即心境淡泊;猴行即多运动,锻炼身体。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
  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三通”:公路上经常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会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血脉要通、气要通、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我们也可以每天看看书,读读报,写点东西。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要做到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善食金字塔”相一致。
  运动养生:早晨锻炼半小时,吃中饭后睡半小时,吃晚后到室外去走半小时,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星期锻炼5次以上。如果工作地点离家距离适中,最好骑车上班。每天骑20分钟自行车可多消耗236千卡热量。坐办公的人股二头肌特别容易劳累,要经常抽空多站立,左腿伸直,脚跟着地,脚尖拾起坚持20秒,再换腿做。当感觉阵阵倦意袭来时,到外面快步走15分钟。运动要做到选择项目,因人而宜:动静结合,松静自然;练养相兼,注意安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其他文献
生活中,运动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缓衰老,但是,如果运动方法不当或运动强度过大,不仅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因此,老年人在健身前中后都有讲究。  健身前要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不会一张处方适合所有的病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的运动处方也不会完全一致。老年人在运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同时,身体检
数年前,陈刚和刘丽的结合被人们誉为“倾城之恋”。  陈刚高中毕业后,被某省理科一类大学录取,但家境迫使他辍学。父亲因患肝硬化腹水去世,母亲在街道服装厂上班仅有微薄的收入,一个妹妹刚上高中。陈刚找到居委会被安排到清管所任清管队队长。天生丽质的刘丽出生在干部家庭,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市晚报社当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俩相识并相恋。刘丽一次采访夜间回家,在深巷中被两个歹徒拦劫,欲行不轨。恰巧,陈刚在不
期刊
我是一位都市白领,在南方都市一家杂志社做编辑。这家杂志发行量不错,我的收入当然很可观。先生就职于一家合资企业,进账更加不菲。就经济方面来说,我们不缺钱花,属于城市职业有闲阶层。  婚后的日子里,我感觉特别的幸福。在夫妻性生活上,先生也是极尽缠绵,虽不是夜夜春宵,但每周都要我2~3次,而每一次我们都将性爱演绎得无限缠绵风生水起。那种被先生疼爱的感觉实在太美好,我想这也许就是做女人最神奇最幸福的感觉了
期刊
醉生梦死是颓废的人生哲学,而前列腺却在醉生梦死中痛苦地煎熬。因为前列腺是一个对酒精十分敏感的器官。每当源源不断的酒水灌进了胃肠,酒精被迅速地吸收进入血液,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神经开始兴奋起来,前列腺也和面部一样变得面红耳赤,兴奋不已,甚至会被血液中带来的酒精“灌醉”。  前列腺在酒精的刺激下,局部的毛细血管迅速地扩张、充血,细胞组织间的液体渗出增多,细胞出现水肿,使前列腺的身体慢慢地增大起来。没几
本文旨在探析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关系、当代创新的特点与要求、中华民族启动21世纪创
在车上生活 有私家车的人多了,开着车上下班、购物和会亲访友,生活变得快捷了、便利了,但开车族成了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开车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长此以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一种叫去甲基肾上腺素的物质增加。这种物质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另外,开车必开空调,窄小的空间本来就很缺氧,若车厢内再有吸烟者,致使车内氧含量下降,空气质量变得恶劣,这对呼吸系统,是个长期的恶性刺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