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风格成因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赵孟頫书法风格成因。众所周知,赵孟頫书写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一格。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赵孟頫一生致力于临习创作,并且形成其独有书风呢?本篇就首先以赵孟頫书法风格入手,其次从他出身皇裔,幼时勤学一心报国,到国破易主,元朝朝廷效力,二臣方面先做一个总结分析;然后再从其书学思想,书法风格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的历史潮流到赵孟頫细小的家庭环境,从当代文人到后世学者对赵孟頫的评价,从赵孟頫自身心境变化统一进行整合,分析。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分析对象的特征。
  【关键词】:赵孟頫;风格成因;宋末元初;书法
  回顾中国古代书法史,书法大家层出不穷,每一个朝代都有其流传书风,也都有其擅长的文字。篆、隶、真、行、草随每一时代的变迁都曾到达过它们的鼎盛成熟时代,而在这之中必然在书法史上有地位不可小觑之人。他们为书法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他们的书法作品也为后人所临习。赵孟頫就是在众多书法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其特殊的身世,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古往今来,人们对赵孟頫的书法地位及其评价存在诸多争议。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赵孟頫书法风格特征解读
  《元史-赵孟頫传》道:“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无论在楷书、小楷领域还是行草书方面都有所研究,形成自己的风格。由此看出,赵孟頫近乎全才,篆隶真行草样样涉及,样样精通。一生在不断学习之中,早岁学思陵,中年学钟繇二王,晚年师从李北海,集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不仅学习晋唐之法,效仿“二王”,而且回归魏晋笔法,逐渐融合,自成一家法度。
  古有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为其中之一,世人也称赵孟頫的书体为“赵体”,它虽没有“颜筋柳骨”,外形圆润,但其笔画不失结实有力,结体不失其特点,点画相连呼应,有人说赵孟頫笔画柔弱无骨,过于秀气,但则内实坚强。如其传世之作《三门记》、《胆巴碑》,字字流美动人。再来看看小楷方面,众所周知赵孟頫学习钟繇,后临习王羲之王献之,形成了笔法工整,颇有一些晋人韵味。
  除了楷书,赵孟頫行草方面也有研究。如著名的《洛神赋》、《昼锦堂记》、《草书千字文》,趙孟頫师从二王,继承了二王平和书风,灵动流畅,细腻圆润,而不失动感。
  二、赵孟頫书法风格形成分析
  1、赵孟頫所处时代背景对其书风影响
  赵孟頫是宋末元初之人,经历了两个朝代的交替,因其身世特殊,历经两个朝代,宋末元初,忠于两朝君主,由前朝皇裔到出仕新朝,正是由于赵孟頫的特殊性,古往今来,人们对赵孟頫的书法地位及其评价存在诸多争议。赵孟頫出生于南宋,生于皇家,从小便受到皇亲国戚的影响,学到很多辅助治理国家之道,南宋灭亡之际,皇朝内外动荡不安,此时的赵孟頫选择隐居。进入元代后,因其得到元世祖的赏识,多次邀赵孟頫入朝做官。但是,赵孟頫本身的身份特殊就使得他在当代和后代备受争议。但他也并不是没有想过隐居,深知作为一名前朝人的无奈与不安,在元期间多次远离朝廷,虽迫于压力,但还是选择出仕。因其身世的特殊,所以不自觉会流露出一种不羁与倔强。同时,他也向往隐逸的生活,写出来的书法给人一种晋韵端庄之感。赵孟頫无论什么书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风格写的很好,自如。
  也正是因为身处的特殊时代,造就了他书法风格,有人说“书品即人品”,不愿意推崇临习赵孟頫,甚至贬低他,在此我们并不讨论身为两朝官员赵孟頫的人品的好坏。就单单从他的书法上说是很值得学习的。
  2、赵孟頫习书历程对其书风影响
  前文已经简单介绍过赵孟頫的习书历程,可谓师从多家,临习借鉴古人。学习钟繇、李北海、二王,同时崇尚复古,回归魏晋笔法。早年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笔力琼劲,学习宋高宗有一种大将之风。自宋高宗后书从二王中来,解体紧密,萦带顺畅,吸收了二王用笔含润温和、结构端正。这个时期字形结字取自二王,也表现出一种秀逸典雅之美。之后,综合对二王笔意的研究,开始学习钟繇、李北海之书法,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对线条进行丰富,使线条更加饱满,结体趋于中正。在他一生的书法学习过程中,是有官场起起落落的,是有在朝廷做官的阶段,同时,也有因无奈而回家隐居的阶段。结束十年官宦生涯之后,学习书理,更有其自己的反思,对笔对意的把控理解能力更是突飞猛进。此外,他还临习过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篆书学习过石鼓文、诅楚文等等。到了晚年的赵孟頫可谓是人书俱老,一生学习,一生创新,终成“赵体”,用笔干净、利落,虽无大起大落,但线条质量之高,笔画虽不如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硬朗,但其透露的是一种俊逸之情,观其行书草书,章法平和,很少形成反差,但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说,赵孟頫先临习晋唐名家集百家之长,学其意蕴,究其笔势,结合自身,终成一家之法,独具特色。
  三、赵孟頫书法艺术对时代的意义
  1、赵孟頫书法艺术对所处时代的意义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各个王朝的更替,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在变更的同时,一些文化的传承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每一个新的王朝的兴起,肯定要与上一个时代划清界限,划上句号。对上一个王朝的种种都要做很慎重的决定,比如上一个王朝的艺术文化,朝廷大臣,时代信仰等等等等。在这个时候,怎样才能对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呢,我们知道断不可出现秦朝统一中国出现焚书坑儒的状况。作为两朝更替之人,赵孟頫做了很好的行为。对书法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自南宋以来,宋代书风一反古法,尚意书风的开始流行。虽宋高宗提倡魏晋思想,但宋已有唐朝楷法,遂已不需严谨法度。元朝统治者为其政权稳定,人心统一,相当重视思想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汉法。而赵孟頫身为朝廷一员,又是宋朝皇室之后,他所作所为极大地影响了元朝及后世的书法发展。赵孟頫追求古韵,回归魏晋笔法,崇尚复古,这为元代书法增添了丰富性。在篆隶楷行草各方面都是艺术价值的。
  2、赵孟頫书法艺术对当代的意义
  历代学习书法之人数不胜数,能叫上名来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众所周知,“欧颜柳赵”,可见其四人书法艺术之深。
  现在书法地位愈发重要,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活动已经展开。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从小学习书法,从小接受书法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赵孟頫也是孩子初学的一个选择,容易上手,好掌握,且赵孟頫楷行书皆有,易贯通。
  其次,当代对赵孟頫的研究不在少数,研究他的书法,研究他对宋元的贡献,研究后世临习其的价值。同样,也研究赵孟頫对宋元两代的影响。
  赵孟頫为宋室之后,元代重臣,书法艺术别具一格,而书法风格成因也是由当时代的背景以及赵孟頫本身条件所共同决定的。
其他文献
【摘要】佛教经印度传入中国并流行于中国,同时佛教建筑盛行。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众多的佛教建筑的存在,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中国佛教寺庙建筑在初期受印度影响,但很快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本文便以中国白马寺与印度那烂陀寺为例谈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异同。  【关键词】:佛教寺庙 ;白马寺;那烂陀寺;建筑异同  一、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
期刊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在历史的不断选择下沉淀的结果。文化对政治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同样政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导向。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史实,论证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的联系。动乱的年代为思想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回首现在,社会安定祥和,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文化的创新,开创“国家幸,诗家兴”的美好局面。  【关键字】:循环;创新;变革;诗家兴  引言  泱泱中华五
期刊
【摘要】:情感是所有事物联系的纽带,在声乐演唱中也是如此。只有带有饱满情感的歌声才是能走进人内心的歌声,才能够感动大家从而引起共鸣,所以在声乐演唱中,讲究精准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作品;情感;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者需有美好的声音,因而用很多方法把自己的声音训练得优美,技巧纯熟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作为声乐表演艺术,还要求声乐演员必须认真研究他所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声乐作
期刊
【摘要】:维纳斯,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女性形象不断地被采用,尤其是在西方绘画史中,维纳斯更是诸多油画、雕塑大师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大师的诠释和演绎中,维纳斯这一艺术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同时,维纳斯的形象也在这不断地变化中愈加丰满充实起来。  【关键词】: 西方艺术;维纳斯  提起维纳斯,脑海中最快闪跃出的是米洛斯岛上发现的维纳斯雕塑,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具有利西
期刊
【摘要】:研读文化经典,植入传统文化之根;诵读经典诗文,催生心灵品质之花;建设校园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之魂等,都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经过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浸染,学生必定能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迷人,能感受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儒雅之气,能感受居高临下、居高声远的魅力,从而让精神升华,自觉地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期刊
ある貿易商談で、日本側が「前向きに考えます」と返事すると、日本の言語慣習を知らない外国人は「見込みがある」と考えてしまう。実は、そういう言い方は要望への婉曲な拒絶である。もし字面的な意味に拘ると、商談がまとまると誤解するかもしれない。日本語には、「いいえ」という否定語も、直接な断り表現もあるが、日本人があまり使わないで、婉曲な表現を利用して、言外の意味を表す。「言外の意味というのは、話し手が言葉と
期刊
Abstract: Some scholars hold different ideas to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and they developed the Sensitive Period Hypothesis.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theory and the studies related to it.
期刊
【摘要】:中国别墅的开发是当下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人们对住宅建筑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它不仅仅满足着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更是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不刻意雕琢,营造安定舒适的居住空间环境,开辟优美、静雅的居住场所。尊重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和风水观念,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性完成现代中式别墅设计的时代转型,拟为中国现代中式别墅的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关键词】:传统建筑;别墅设计;空间设
期刊
【摘要】: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全面推进,文化馆作为群众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之一,其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但随之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并亟待解决。本文试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谈对文化馆免费开放相关问题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免费开放;文化馆;公共文化  2011年,文化部、财政
期刊
【摘要】:“游”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美学范畴,表现出了一种及其自由的审美境界,“游”范畴不仅在文艺欣赏和创作思维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在生命美学中探讨其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极具代表性的言说如孔子的“游于艺”,庄子的“心游”,陆机的“心游万仞”其丰富内含体现了生命美学中所强调的对自由的超越性及对生命理想境界的追寻。  关键词:“游”范畴;自由;生命美学  一部美学史,主要就是一系列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