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活动quiz game的组织与实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uiz game,就是竞答比赛,一直是英语课堂上比较常见的活动形式,它便于组织、容易实施,师生都喜闻乐见。尤其在阅读课上,它经常被教师用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文本意义,相对个别提问式的师生互动,它更容易激活课堂,刺激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发挥记忆、理解、推测、元认知等认知功能。但我们也不免发现,quiz game 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不少缺陷:
  最明显的是,quiz game 容易演变成个别优等生之间的竞争,课堂也容易演变成优等生任“主角”的一场“表演”。相应的是,学力有限或者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就成了沉默者,往往还未反应过来,比赛就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很快比赛就在他们的沉默以待中悄然结束。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干脆放弃参与、频频走神,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因此,为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实现差异化教学,顾及不同层面学生的知识习得水平,我们有必要对“quiz game”这一形式进行重新深入细致的思考。
  一、quiz game 的组织形式
  形式为了内容服务,怎样组织quiz game,终究是为了发挥此项活动的正面效用,避免其负面效应。因此,组织形式大有学问。目前,我们是这样实施的:
  1. 小组化运作
  小组化运作,旨在将庞大的班级组织结构,分解为更小的组织单位,从而增加每位同学的小组责任感与归属感,集体越大,个体作用越微弱,反之亦然,集体变小,就是为了增强每个个体在小组内的主人翁意识,首先在结构层面上加强了个体对课堂的关注和参与度。
  其次,小组化运作,强化了“小组”这一分集体的份量,从而使得比赛的结果不再个人化、私人化,而变成了集体的荣誉,学困生也会因为“同伴压力”激发内在动力,加强对活动的投入和注意力。
  再者,小组化运作,使得小组之间竞争,变得更加便捷、明显、直接。在quiz game一开始,小组之间就充满了竞争,而这种竞争又是良性竞争,这种竞争的氛围,有利于强化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
  2. 小组内部精细化分工
  小组学习一直都是“流行”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在这种时髦的背后,我们发现,粗糙式分组大行其道,小组内部常见分工不均的情况,然后小组合作,又演变成优等生的个人表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细化小组分工,除了小组长之外,还有记录员,协调者,资料员等等。在quiz game这项活动中,需要的是倾听与思考,以及组织语言并输出,基本上没有写的过程。因此,分工会与上述有些不同。
  我们的小组一般为4人,是从学习评价的“优、良、中、需努力”四个不同水平的学生差异化组合在一起的,理所当然能力最强的是“小组长”;后进生就做负责举手的“发言人”;剩余的其中“中”等程度的学生做“协调者”,专门负责发言的顺序;另一人“优良”水平的学生则是“机动选手”,可以随时补充组员的回答。
  3. 活动实施有规则
  分工之后,还需给学生讲明参与活动的规则。抢答规则为:凡小组有意竞答,负责举手的“发言人”必须抢先举手,获得发言权,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为了避免分工不均,我们要求小组内除了“发言人”之外的成员,必须轮流回答问题,当轮到“发言人”的次序时,他可以选择回答或者不回答,这样学困生的压力减轻,而且有了自主权。同时,小组抢答具有风险,答对理所当然加1分,打错则可以有一次机会,由“机动人员”负责补充回答,答对仍然可以加1分,错了却倒扣1分,这个时候别的组有抢答的机会,教师抢答指令一下,其他组的每位成员都可以抢答,为小组获得积分,而且不需“发言人”事先举手,补充抢答答对为本组加1分,答错亦不扣分。
  二、quiz game的实施效果
  这样组织下的quiz game 形式明确、分工均匀、压力适中,作为尝试这种做法的教师,我们由衷感到课堂成功地被有效激活:
  首先,学困生的压力得到了释放和缓解,有了参与活动的可能。从与我无关的放弃态度,一下转变为举足轻重的“狠角色”,他的使命感会大有提升,促使自己认真倾听教师的指令和问题,并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如果他没把握,不会轻易举手;如果他自己都听懂了,举手就势在必得,这种“风险评估”的过程分析,势必会反过来促进他认真听课,认真研读文本,为在quiz game中一展身手,赢得同伴的信任支持和赞许做充足的准备,他的动力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促进他对语言知识的习得。
  其次,优等生的表演空间被有效压缩,优等生“独霸”课堂的局面得到转变。课堂是集体共同参与的场合,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是只看个别优等生的表现如何,而是要看大多数人的习得情况,而英语课堂的活动,充斥着被优等生霸占的情况,没有了学困生的展现空间,而我们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阵地,尤其对于学困生的转变,更为重要。所以,这种组织形式下的quiz game恰恰给了学困生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转变了优等生独霸课堂的局面。
  另外,紧张刺激的竞争氛围,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习得效果最大化。根据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文所述的quiz game活动就诱发了学生的外部动机,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较弱,在这样的紧张刺激的竞争氛围中,由于他的角色定位合适、压力适中,因此他的学习外部动机得到了强化,从而引发潜在的内在动机,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科兴趣。如果教师常常坚持这样的活动,久而久之,学困生的興趣慢慢得到稳定的提高,对他的坚持学习也是大有帮助的。
  总之,这种quiz game的组织实施能有效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不仅激活了课堂,促进了知识的习得,也是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差异化教学的实现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其他文献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将有效地巩固“两基”成果,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对农村现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以“巴”作为语素进行构词的词,关于“巴”的义项,所说者颇多。本文认为“巴”有“巴1”和“巴2”的区别,并对它们各自的词义演变作了一些描述,同时指出“巴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关键是转变与更新小学语文教师的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期传媒披露,名牌中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做家教,且收入可观。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再次引出有关师德的话题。 Recently, the media disclosed tha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思维分析能力有着较高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很大程度
戴月字子越,室名古铭轩,1948年出生于济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东函授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 Dai Yuezi Zi Yue, Min
期刊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们关注到教育应以学为中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笔者查阅的大量资料发现,当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现象的,本文主要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提倡对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视培养,更应该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进行语文阅读等多方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