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肾脏病您应知晓的几个重要问题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meKin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人的肾脏病,第一次被发现就很晚了
  1. 肾脏病非常常见,尤其在老年人当中。 2. 肾脏病早、中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做检查,才能发现早、中期的肾脏病。3. 尿常规和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能发现绝大部分肾脏病,但是尿液标本留取不当可起误导作用,也不能根据血肌酐判断肾功能。
  体检可能延误肾脏病的早期诊断
  1.标本留取方法、时机不正确。2.检测方法不规范。3.检测内容不全(例:缺微量蛋白,超声)。4.医生和患者不会看化验单。5.患者没有去追查检验结果,医生未能将检验结果告患者并加以解释。
  有下列情况者,更应去肾脏专科门诊检查以了解是否患了肾脏病:
  1.眼睑、下肢水肿。2.尿颜色异常、泡沫多,尿量多或少,夜尿多。3.高血压:高血压与肾脏病互为因果。4.下列人群更容易患慢性肾脏病,体检更重要:① 老年人;② 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和痛风、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肿瘤、肝炎、骨质疏松、反复尿路感染患者;③长期服药者:尤其长期服止痛药、感冒药、抗生素。
  发现肾脏病后,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查明患肾脏病的原因
  很多疾病(如肾炎、肿瘤、风湿病、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和尿酸高、结核等),都可引起蛋白尿、血尿或者肾功能减退。
  1.肺癌引起的肾脏病;结核与大量蛋白尿。2.查找“肾脏病背后的疾病”非常复杂,有的人要经过漫长观察和检查最终才发现,需要您的耐心和配合,一旦发现背后病因,有时价值极大(例:化妆品引起大量蛋白尿)。3.“保肾药”的重要性远没有查找肾脏病的病因重要。
  控制肾脏病的源头是治疗肾脏病最重要的方面,但是经常被忽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尿酸、体重、风湿病、感染、肥胖,避免用肾毒性药物等,才是真正有效的“保肾”措施,但是:1.您的血压控制得究竟好不好?2.您的血糖控制达到要求了吗?3.控制血糖、血压、尿酸等,所用的药物大有讲究,因为有的药可同时保护肾脏,而有的药则可能伤害肾脏,或者因为肾功能不好而无法排泄导致中毒。因此,一旦患上肾脏病,应在肾脏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肾脏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合理控制血压是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1.慢性肾脏病经常会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也会引起慢性肾脏病,两者互为因果。控制好血压,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肾脏病的共同、重要环节。2.有的降压药可同时保护肾脏,有的降压药则不适合肾脏病患者使用,有的降压药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引起蓄积中毒。因此,应在肾脏科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降压药。3.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与不合并肾脏病患者有所不同。4.降压治疗也有风险,例如引起肾功能减退。5.经常问自己:如何测量血压?您的血压是不是达到要求了?是不是选择了对肾脏最好的降压药?是不是用了不安全的降压药物?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当心药物蓄积中毒
  1. 大部分药,要从肾脏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好的时候,如果不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会引起药物蓄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2. 有的药物有肾脏毒性,其中有些新上市的药物,不少医生和患者对其肾脏毒性不大熟悉。3. 如果你最近增加了新药物,要注意并随访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肾脏病的治疗药物,需经常在“获益”和“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1.没有特效药,而且疗程漫长,长期应用情况下很多药物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 需经常在治疗“获益”和“风险”之间进行平衡,作为患者:①要对药物副作用保持戒心。② 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③要有一张写下来的、最新的用药清单,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营养治疗很重要
  1.饮食疗法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速度,减轻肾衰竭症状及其并发症。2.科学制定饮食方案并非易事,要对肾脏情况和全身各系统情况、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等进行充分评估后,才能做到基本合理。那种在几分钟内只根据肾功能和蛋白尿就制定好的饮食方案,都是有缺陷的。3.患者以及部分医生,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落实营养方案,作为患者经常选择的方法就是“少吃”,由此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相当常见,营养不良对肾脏和全身都有很大危害。
  “保全身”才能“保肾”
  1.肾脏病患者经常因为应用免疫抑制剂、不合理控制饮食、心理压力和不敢运动等,引起全身状况减退。2.肾脏病患者就诊时,应该告知医生全身任何脏器的疾病和用药情况,包括心理状况,以上都可能对肾脏产生重要影响。3.对于老年人来说,维护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及时发现疾病甚至不适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比吃一大把“保肾”药物要重要得多。
  这些好习惯请继续保持
  随着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许多民众养成了勤洗手等好习惯,建议继续坚持这些有益健康的好习惯。
  1.坚持洗手习惯
   疾控专家提示,保持洗手的良好习惯,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均需要洗手。学会标准洗手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2.提倡分餐制
  养成分餐制的良好习惯,避免共用碗筷。
  3.注意卫生
  居室勤开窗、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家庭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4. 堂食要遵守相关规定,保持桌与桌之间的距离,用餐時避免高声喧哗,提倡文明用餐。
其他文献
赵师傅今年57岁,在单位组织体检中发现患有高血压。好在其他检查都正常。于是,医生仅给他开了硝苯地平缓释片来降血压。服药几天后,赵师傅的血压很快就降到了126/84毫米汞柱。他开始照着医生的医嘱,积极运动,控制饮食。3个月后,赵师傅发现自己的牙龈红肿,非常难受。这让赵师傅很忧心,急忙咨询医生。  吃地平类降压药牙龈增生,为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医生看过赵师傅的口腔后,仔细向他解释。原来,硝苯地平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和意大利罗马大学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孤独与智慧間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而智慧正好能够抵御孤独。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增加同情心,如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和写感恩日记,他的智慧就会上升,孤独感就会下降。  摘自《健康时报》 付 贵/文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月24日正式联合印发《关于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簡称《方案》)。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等12个省(市)将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开启空中“急救新通道”。  “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是开放的、包容的,在开
产后掉头发可以说是很多新妈妈都经历过的事情,为何生完孩子头发会一把把地掉呢?   正常状态下,人每天都会有头发脱落。妊娠期间,较高的雌激素水平使得部分本该脱落的头发不脱落,可产后随着雌激素水平回落,不少女性会在产后半年内出现头发脱落,有时甚至大把大把地掉。  此时,女性应注意补充维生素、保持膳食营养及做好头发护理。洗发时加用护发素或润发剂,使头发顺滑、不打结、更易于梳理,可减少头发脱落;如果洗头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心脏在怦怦乱跳,可能伴或不伴有呼吸困难、眩晕无力、胸闷透不过气……你遇见的可能是心律失常。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郭军介绍,心慌的医学术语叫作“心悸”,简单地讲就是自己能感觉到心脏跳动。这是一种常见症状,很多人经历过。  导致心慌的最常见原因是心律失常。所谓心律,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心跳太快、心跳太慢、心律不齐都可以导致心慌的感觉。心慌从病因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功能
黑芝麻是公认的补肾乌发良药。中医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还对肠燥津亏引起的大便秘结不通、阴液亏虚引起的皮肤干燥有很好的疗效。  推荐一款药膳:取熟黑芝麻100克,冰糖100克,马蹄粉140克,糯米粉15克。煮一锅水把冰糖融化,放凉。把黑芝麻打成粉,与糯米粉混合均匀,加入约150毫升清水,调成黏稠糊状;糖水放凉后加人马
蓝花是营养丰富的超级健康食物。常吃西蓝花可获得多种保健效果,《印度时报》近日载文,介绍“西蓝花的7个保健功效”。  防癌与花椰菜、球芽甘蓝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一样,西蓝花具有抗癌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美国《癌症预防研究》杂志刊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西蓝花中的一种叫作异硫氰酸酯的复合物,有助于提高防晒霜抗击黑色素瘤的效果。  降脂西蓝花与很多全谷食物一样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助于清除肠道
原料:泥鳅200克,大虾30克,生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泥鳅用温水洗干净,去内脏;虾去脚、须,洗净;生姜洗凈,切成丝。将泥鳅、虾、生姜放入砂锅内,武火煮,待煮熟后,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尿多、口渴多饮等。
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的服用,通常会从小剂量开始。比如卡比双多巴一次1/2片,一日2~3次。  如果服用小剂量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根据耐受情况在几周内小心地将药量逐步增加到一次1片(25/100毫克),一日3次。  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或伴有痴呆的患者,由于他们更容易产生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因此应以更低剂量开始治疗,以更缓慢的速度调整剂量。总的原则就是找到能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的左旋多巴。  不同患者的最
王大爷平时身体不错,退休后喜欢和一帮老朋友打麻将。最近几天,王大爷感到左侧臀部一阵阵酸痛,他自己用手一摸,疼痛的部位好像还起了一个硬包块。于是,他到市中医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浅表器官彩超检查后发现,王大爷双侧臀部坐骨结节处均可见低回声包块,左侧明显较右侧大。外科医生最终诊断王大爷患了“坐骨结节滑囊炎”。由于超声诊断提示该病灶较大,保守治疗不理想,故采取手术切除左侧病灶,送检的标本病理提示为脂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