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增敏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药物中的维生素B1含量

来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pH 6.3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维生素B_1与氯酚红结合生成的缔合物使共振瑞利散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最大共振瑞利散射峰位于339nm处,维生素B1的质量浓度在0.03-0.42mg·L^-1内与其对应的共振瑞利散射增强程度(ΔI/RRS)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4 2mg·L^-1。据此提出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增敏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药物中的维生素B1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分析了维生素B1药物,加标回收率在99.2%-
其他文献
恰当的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本文强调课堂小结应该注意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 ,展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
川崎病(KD)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未经治疗的KD患儿20%~40%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病变约50%在5年内恢复正常,巨大动脉瘤(GCAA)难以恢复,部分可能发展成为冠状动脉(CA)狭窄,有引起CA栓
沈国强先生在文[1]中证明了正三角形的一个共点线性质,笔者经过探究发现正五边形也有类似性质:定理 如图1,平面上任意一点P关于同一平面内的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的对称点与该
近20年,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主要仍为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所致的感染。但其流行状况有所改变,一些少见霉菌、双相真菌及条件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且感染
将一道习题的教学,设计为先启动学生探索交流各自的多种解法,再师生互动补充、综合、充分挖掘新的解法,最后再作变式探究,达到了发展学生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