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女子竞技篮球队员攻击意识的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攻击性是当代篮球发展的主要特征,在当代高水平竞技篮球的比赛场上,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俨然攻击性已经成为当代高水平竞技篮球的主要特征,也已经成为了当代高水平竞技篮球制胜因素之一。然而就16届女篮世锦赛上我国女篮的表现来看,比赛过程中的攻击性还远远不够,这也成为阻碍 我国女篮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因素之一。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培养女篮队员的攻击性意识。
  关键词 女篮 攻击性意识 竞技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现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素质和智慧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各强队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篮球规则的逐渐演变,现代篮球的防守的攻击性越来越强。篮球运动中防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破坏对方的进攻,从而获得球权,因此围绕球权而展开的争夺已经呈现白热化状态,比如对持球队员进行的持续凶狠的压迫性防守逼迫持球队员出现失误从而获得球权是现代篮球防守的主要任务。防守中各队运用规则,以球为主,人、球、区、时兼顾合理而有针对性地运用身体、技术、战术主动进行压迫性防守利用场角边线的夹击增多,给进攻方造的压力更强,使其不能舒服地接到球,不能随意地传球,不能自由地在自己擅长的位置投篮,从而不能有效地组织进攻比比皆是。这种进攻方式由于离进攻者的距离更近,主动攻击性更强,因此,就会造成大量的抢断、封盖、冲抢篮板,给进攻者造成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从而使进攻者失误连连。这种攻击性防守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凶悍顽强的球队作风以及充分利用边、角、线以及规则不断的利用全队的配合,从而使全队的配合更有攻击性。
  1 培养女子篮球运动员攻击性意识的心理学基础
  现实生活中攻击性性格好像是男人的专利,我们通常认为由于男人比女人更富攻击性,所以男子篮球运动员比女子篮球运动员更容易掌握攻击性防守技术。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除了身体方面的不同点之外,男女主要在性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通常认为男人比女人更富冒险精神、男人比女人更加具有攻击性等。那么这种冒险精神和攻击性是否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呢?发展心理学认为性别起源于社会、文化、和家庭对两性的不同期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物学性别是生来就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学性别却是后天造成的。
  实验显示当被要求对未知性别的新生婴儿进行描述的时候,被试验者显得无所适从,而如果一旦告诉他们婴儿的性别,他们就会用社会上对女孩和男孩的期望进行不同的描述,即使是同一个表现也会被进行不同的描述。由此可见我们长大后所表现出的性别倾向只是遵循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比如说在我们国家男尊女卑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男人在社会中往往以强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往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更多地在外边抛头露面挣钱养家,所以造就了现在我们社会中男人往往占据着大多数行业的领导地位。而女人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往往被看成是弱者,她们被赋予更多的家庭责任,社会对她们的期望是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但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民族中,男性被看作是两性中较为软弱的一半,因此大家一致期望男人们比女人们更加善于照顾家庭、关心他人。而伊朗的男子也被社会要求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被社会所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男权社会中女孩模仿男孩会被容忍,而男孩模仿女孩却要遭到训诫。因此“女子不如男”的论调只是男权社会的一种偏见,女子完全可以和男子一样具有强悍的攻击性性格,当然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男人的阳刚之美和女人的阴柔之美的平衡,才显得那样的和谐和丰富多彩,本论述也并不是提倡所有的女性都变得像男性一样强悍而富于冒险性和攻击性,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女子篮球运动员通过后天的训练完全可以像男子篮球运动员一样作风强悍而富于攻击性。
  2 培养女子篮球运动员攻击性意识的现实基础
  2011年5月20日中国女篮在美国的WNBA的康涅狄格进行拉练,结果中国队以53比85大比分落败,全场篮板球更是以20次比46次让中国女篮结束了梦魇般的第一次拉练。赛后我们的队员这样感慨到“跟她们打这一场球比在WCBA打三场球还要累,我们在国内也有男子陪练,但是她们比男人还要猛”。由此可见WNBA联赛中女队员无论在体能还是在攻击性意识方面都是国内女队员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她们的强烈的进攻欲望和攻击性防守意识可以和国内的CBA中的男子队员比肩,由此可见,女子队员在攻击性意识和体能方面并不是天生就输给男子的,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女子的体能和攻击性意识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比如中国的“马家军”曾经在90年代的田径界雄极一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尽管马俊仁的训练方法在被媒体披露后饱受争议,然而无可厚非的是他确实用非常的方法激发了女队员的潜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再次证明亚洲女子的体能并不天生输给欧美女子。马家军的成功和失败其实是对发展心理学的一次很好的解释。在刚开始的时候,马俊仁只带女队员训练,由于队伍中全是女队员,所以队员的后天性别意识不是很明显。在马俊仁高压、严格的管理下队员能够不怕苦不怕累完成教练定的训练内容。后来队伍中有了男队员,这极大地激发了女队员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这时候以前形成的女性意识开始起作用,女队员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形,不愿完成一些又脏又累的训练项目。这是导致马家军解散的重要原因。李娜法网夺冠也很好地证明了亚洲女子无论是在身体条件和心理品质方面都不输给北美和西欧选手。因此以体能和心理智能为基础的篮球运动,亚洲女子完全有希望夺冠,而原先以人种和地域为借口的没有夺冠的理由只是伪命题。
  3 培养女子篮球运动员攻击性意识的方法
  (1)生活中注意培养队员的个性。有个性的人一般是对待事情的态度是比较执着的,而这种执着甚至有点固执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就是坚忍不拔不服输,而这种性格也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是培养队员攻击性防守意识的基础。   (2)加强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够使人体内睾酮素的水平提高,而这种激素是激发人攻击性意识的催化剂,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人的攻击性意识。而力量又是一个人攻击性意识和行为的基础,只有有了力量人的攻击性意识和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很难想象一个精疲力竭的人会有什么攻击性意识和行为。
  (3)尽量减少能够激发女队员性别意识的事物。前面已经说到,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女子身份的队员是不能形成攻击性意识的,因为女性的性别意识会让她的行为和思想不具有攻击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能够激发女队员性别意识的事物,避免队员时刻意识到自己女子的身份而影响训练效果。
  (4)在和男子队员进行比赛训练的时候,让大家一视同仁。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是却是最有效的方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子陪练队员很难真正做到全力以赴的真正防守,这也正是上边提的美国拉练时我国女篮队员对WNBA队员的评价出现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她们比国内的男队员还要猛,只是国内的男队员没有全力放开地去防守。
  (5)选材时可以选择一些性格比较中性,男子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女子球员。这一点在女子足球队的组织中运用较多。一般性格倔强,球风彪悍,训练刻苦的球员男性化倾向都比较明显,这是保持球队活力,形成强硬球队作风的基础。
  (6)平时训练鼓励女子单打硬吃的作风。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国内的训练往往注重全队的配合,不提倡单打。看到哪个队员球风太“独”教练员就会大声地训斥。然而我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配合都是建立在单打能力基础上的。亚洲的球队擅长集体配合,然而在碰到美国队这种高压紧逼的防守时,往往显得措手不及,失误连连,这就是个人单打能力不强的最好体现。并且单打硬吃也能够培养女队员顽强拼搏、不服输的性格,从而提高全队的攻击性意识。
  (7)充分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把握进攻和防守这一对基本矛盾。篮球运动是进攻与防守互为矛盾的一种运动形式,进攻战胜了防守则得分,防守战胜了进攻则进攻失败。是进攻成功还是防守成功,关键取决于在进攻和防守这对矛盾中谁占据主动地位。进攻占据主动,则防守受制于进攻,随着进攻的形式不断调整自己的防守形式,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相反如果防守处于主动,则进攻处处受制于防守,进攻很难成功。有学者用“眼动分析“的方法对男女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思维过程的不同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女子球员在进攻时首先观察防守者的位置,然后才是己方接应队员的位置,这说明女子在比赛过程中较多地根据防守的情况来组织进攻,这大大限制了队员的攻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充分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比赛中争取主动权,将会大大提高球队的攻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欧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6.
  [2] 李响.“女子篮球打法男性化”的眼动分析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5.
  [3] 吴先武.影响我国男子篮球国家队攻击性防守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09.4.
  [4] 赵辉.现代男子篮球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特点的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6.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分类、特点的介绍,在分析其复杂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出各种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的优缺点也及其在实际应用范围,提高网络系统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近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吸收、借鉴了近代科技革命的成果,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辩证唯
对外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1979年7月8日我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标志着我国涉外经济立法的新地点。到1986年底,我国已经批准举办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检测线粒体脑肌病(ME)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8例ME的临床特征、24h视频脑电图(VEEG)、肌电图(EMG)、头颅MRI、全基因组检测基因突变。结果8例全基因组检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蝶窦和鞍区经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有关蝶窦及其与邻近结构特别是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等关系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15].研究结果表明,蝶窦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