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中,应选择合理的加工路线,编制恰当的加工程序;在训练学生编程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编制的程序最实用。
  关键词:数控车床 程序编制 教学
  
  在数控车削中,程序贯穿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每个人的加工工艺过程不同,编制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显得尤为重要。在数控加工训练教学中,应从分析零件图样入手,确定走刀路线,编制加工程序。
  
  一、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图样是学会编制程序的基础
  
  分析零件图样是工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的编制及加工结果。在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学会对零件图样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分析加工轮廓的尺寸链:主要目的是对图样尺寸链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
  分析尺寸精度要求:主要目的是确定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并依此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
  分析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对于数控车床切削加工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主要受车床机械运动副精度的影响。如:在车削中,沿Z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平形时,则无法保证圆柱度这一形状公差要求;沿X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垂直时,则无法保证垂直度这一位置公差要求。因此,进行编程前要考虑进行技术处理的有关方案。
  分析零件的其它因素:如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与热处理要求、毛坯的要求、件数的要求都是对工序安排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并使其最短,是学会编制程序的保证
  
  所谓走刀路线泛指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直到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确定走刀路线的工作是加工程序编制的重点,由于精加工切削程序走刀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所以主要内容是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使走刀路线最短,可以节省整个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消耗及机床进给机构滑动部件的磨损。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并使其最短。
  如下图1所示,为三种车锥方法,用矩形循环命令进行加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来分析走刀路线合理性。(此问题较为简单,在此不作详述)
  
  显然,上述三种切削路线中,如果起刀点相同,则平行法车锥体路线最合理(即第1种方法),生产中常用此法进行加工。
  
  三、合理调用G命令,使程序段最少,是学会编制程序的关键
  
  按照每个单独的几何要素(即直线、斜线和圆弧等)分别编制出相应的加工程序,其构成加工程序的各条程序即程序段。在加工程序的编制工作中,总是希望以最少的程序段数即可实现对零件的加工,以使程序简洁,减少出错的几率及提高编程工作的效率。选择合理的G命令,可以使程序段减少,但也要兼顾走刀路线最短。如加工上图1的零件,如果毛坯均为棒料,可以用直线插补命令G01进行编程,与图2b用G90命令确定路线相同,但编程复杂,程序段较多,常用于精加工程序中。还可以用复合循环命令G71进行编程,首先走矩形循环进给路线,最后两刀走最终轮廓线,走刀路线不是很长,且切削量相同,切削力均匀,与G70命令合用还可以使程序编制简单,编程时常用。所以在编程中要灵活应用,选用合理的G命令进行程序编制。
  
  02
  
  
  四、合理安排“回零”路线是学会编制程序的重点
  
  在编制较复杂轮廓的加工程序时,为使其计算过程尽量简化,既不易出错,又便于校核,编程者有时将每一刀加工完后的刀具终点通过执行“回零”指令(即返回对刀点),使其全返回对刀点位置,然后在执行后续程序。这样会增加走刀距离,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在合理安排“回零”路线时,应使其前一刀终点与后一刀起点间的距离尽量减短,或者为零,即满足走刀路线最短的要求。
  
  五、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是学会编制程序的难点
  
  数控车削中的切削用量是表示机床主体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大小的重要参数,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数控车床加工的零件往往较复杂,切削用量按一定的原则初定后,还应结合零件实际加工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利用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上各种倍率开关,随时进行调整,来实现切削用量的合理配置。这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六、编程中对几个细节问题的处理要恰当
  
  1. 注意G04的合理使用
  G04为暂停指令,其作用是刀具在一个指令的时间内暂停加工。该指令由于不做实际的切削运动,常常被忽略。但它在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及在切槽、钻孔改变运动等方面都有好处。
  2. 粗精加工分开编程
  为了提高零件的精度并保证生产效率,车削工件轮廓的最后一刀,通常由精车刀来连续加工完成,因此,粗精加工应分开编程。并且,刀具的进、退位置要考虑妥当,尽量不要在连续的轮廓中切入切出或换刀及停顿,以免因切削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致使光滑连接的轮廓上产生划伤、形状突变或滞留刀痕等。
  3. 编程时常取零件要求尺寸的中值作为编程尺寸依据
  如果遇到比机床所规定的最小编程单位还要小的数值时,应尽量向其最大实体尺寸靠拢并圆整。
  4. 编程时尽量符合各点重合的原则
  编程的原点要和设计的基准、对刀点的位置尽量重合起来,减少由于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加工误差。
  5. 巧妙利用切断刀倒角
  对切断面带一倒角的零件,在批量车削加工中比较普遍,为了便于切断并避免掉头倒角,可利用切断刀同时完成车倒角和切断两个工序,效果较好。
  总之,数控车床的编程总原则是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最短,这就要求在训练学生编程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编制的程序最实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很多学生对学好这门课有畏难情绪。本文针对这一情形,提出了一些学好化学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 化学 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是在初中三年级时增设的一门基础学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半,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    1 明确目的,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化学
摘 要: 初中历史教学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这有利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互动 教师 学生 教材    一、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的现状    初中学生比起高中学生来说,好动性强,所以互动中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性互动。
在一次偶然的课堂上,我正复习着动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忽然间从外面飞进一只黑色的燕子,容不得我半点的思考,顷刻间,教室炸开了锅,立刻沸腾起来。“怎么办?”看着他们的神情,看着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地扇动翅膀,我灵机一动,对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以及这不速之客,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看看它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能量转化?还有那些物理知识?”“什么,老师,您?”正在诧异的同时,燕子终于找到了通路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疏通教材,排除难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学好物理。  关键词:初中 起始阶段 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
摘 要: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 教学 探究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爆炸”,21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更确切说是怎样掌握信息呢?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向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正确方向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纵向深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