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苏州集》)
  【解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最后担任的官职是苏州刺史,他的诗文集被称作《韦苏州集》。
  韦应物出身于高门士族京兆韦氏,依靠家族的门荫,他十五岁就担任唐玄宗的护卫,年少轻狂,倍受荣宠,颇干了些荒唐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退位,韦应物也失去了原有的荣耀职务,自以为潇洒的行为,都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他从二十岁开始,才认真读书、认真履职。也许是经历过盛世的辉煌,也体验过放纵的荒诞,从而不再为浮华所动,他为官之后,清廉正直,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韦应物的诗歌意味淡远,词句简朴,与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接近,在文学史上并称为“陶韦”“王孟韦柳”。
  这首诗是五言古体,韦应物作于滁州刺史任上。開篇平平道来,因为在郡斋当中感觉到天气寒冷,不禁想到山中的道士,他如何度过这寒秋呢?出家人的生活清苦,不过“煮白石”的行为,让人想到的是世外高人的服食修行,感到的是清高绝尘。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想进山去,和道士共饮一瓢酒。可是,深山之中,落叶飘零,积满了山路,到哪里寻找道士的行迹呢?
  山中本有人,却说是“空山”,可见这空是心境之空。在山中隐居,浑然忘却人世间的烦恼,遗世而独立,同时也大化于自然当中。这首诗的色调偏于萧瑟,像一幅水墨山水。但是,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并不枯寂。那一瓢酒,不是寂寥时的无奈宽慰,而是知己之间的印证。“何处寻行迹”,也不是失望,而是悠然神往。(吕玉华)
其他文献
江出西陵(峡名,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miǎn),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张怀民,字梦得,苏轼友人)谪居齐安(黄州古称),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苏轼字子瞻)名之曰“快哉”。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风耳
期刊
1945年8月15日,发动野蛮侵略战争的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中国还直接间接参加了东南亚、欧洲、太平洋、北非等重大战役,以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滇缅作战,13万中国远征军埋骨异乡  日本于1940年9月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直接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同
期刊
什么是中年?不容易说得清楚,只说我暂时见到的罢。  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或者不很轻微更是人情。)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往。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  我也是关怀生死颇切的人,直到近年方才渐渐淡漠起来,看看从前的文章,有些觉得已颇渺茫,有隔世之感。莫非就是中年到了的缘故么?
期刊
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它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由聚在一起的欧洲山毛榉、欧洲白桦、杨树和欧洲白蜡树构成的村子坐落在一块稍微凸起的土地上,它们的树冠都倒垂下来,摇动不息,仿佛不断颤抖的海浪。大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直到使它们发出怒吼声。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似乎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
期刊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①,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②,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吕氏春秋·去宥
期刊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执政时的酷吏。有一次,他和主管刑法的徐有功一起审理一宗“叛逆案”,经过查访,纯属冤案,徐有功便把犯人放了。谁知,皇甫文备因此诬陷徐有功勾结叛贼,并上书给武则天,要求定他死罪。幸好武則天了解情况后将其特赦出狱。  不久,皇甫文备被他人告发,受陷害入狱,徐有功经过调查,对他做了宽大处理。有人十分不解地问:“皇甫文备从前要陷害你致死,如今正是你报复的好机会,为什么反而对他宽大处理呢?”徐
期刊
“博士”和“教授”在古代是官职——官学与私学  中国最早的学校,是伴随贵族制度而产生的。贵族阶层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便把子弟集中起来统一教育,传授知识技术。校、序、庠,都是古代贵族学校的称呼。由于年代久远,夏商两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今人已不太能够了解,而周代的学校制度,则在古籍中有较完善的记载。  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
期刊
初,卫太子纳鲁国史良娣①,生子进,号史皇孙。皇孙纳涿郡王夫人,生子病已,号皇曾孙。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②,太子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皇曾孙在,亦坐收系郡邸狱①。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渭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②,置闲燥处。吉日再省视③。  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
期刊
汉字最早是怎么出现的呢?有结绳记事、八卦、河图洛书、仓颉造字等多种传说,流传最广的一种是仓颉造字。相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史官仓颉,因为工作需要,受天地万物形状的启发,创造了汉字。其实,任何民族的文字都不可能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完成,而是在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根据考古和文献记载,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经过不断的演变积累,到商代已成体系。甲骨文是迄今中国能看到
期刊
如今,“雾霾”在新闻报道与街谈巷议中频频出现。都说英国人搭话离不开天气,现在,中国人的话题则成了“雾霾天”,出门前,总要查一查“雾霾指数”。  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雾霾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说的是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发生了一起乱伦案,触怒了老天爷,结果连续一个月天气阴沉昏暗,“雾霾四塞”。这起严重的雾霾灾害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了。  到了清代,北京作为首都,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