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精神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通过艺术教育,论述大学精神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文章从分析大学精神入手,阐释大学教育目的,指出关注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从而培养大学生多维度艺术鉴赏力,正确认识审美,尽快实现人生社会化的转换,为新的人生起点作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艺术教育 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50-01
  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及其教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视点,自然是千夫所指的大学精神。有大学必然有其精神。对大学精神所特有的形成原因和凝聚意义,人们有着自己深刻的看法。如果说,大学是人类文明礼貌的传播场所,那么,大学精神就是传播者的意志体现。大学精神来自一种历史的积淀,来自于一种人文的塑造——它是独立、民主、自由,也是自尊、开放、求是的集合。因此,对人的教育必须在社会要求和个人潜能的双向基础上全面地实施。在社会与个体需要的两重性中,保持人的相对完整性,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首位——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同一性,具体表现在教育上的反映就是——倡导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丰子恺在《<教育艺术论>的序曲》中说过:“……艺术教育是很重大很广泛的一种人的教育。所以如前所述,新学制度规程或各学校的学科细则等,在艺术科宗旨的项目下,必须“涵养美感”、“陶冶身心”“养成人格”一类的堂堂的话,原来是十分正当、十分远大、十分认真的宗旨……。”体会这些话,我们还可以追寻到古人在此方面的有关说法,诸如“明劝诫、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等,虽其中不乏农业文明的封闭性,但是它所倡导的和推崇的滋养心性的态度却闪烁着其思想之光。与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和归宿不同,艺术教育更关注对人道精神传递,印证着人生命过程中的欢跃,当科学技术布满每一条高速公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艺术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显而易见,艺术教育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1.和谐健康的人生态度及丰富的情感生活。
  2.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及宽阔的文化视野。
  艺术与人的关系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尤其是当它放在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平台上时,进入到全面教育的层面时,它便是一种优化的集合形成的一个有着巨大容量的集合场。艺术教育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或几种情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以一种开放、和谐和创造的态度来看待其教育的确凿价值的,而不是用回避、消极、滞后的眼光去看待的。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常常是分不开的,人的社会则会背后总是能发现除了功利以外的诸如信仰、审美、传统、习俗等精神因素。以“人”的名义切入“生活世界”,正是美术、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精神本质所体现的事。从“人文学科是以主体创造活动”这一命题来看,美术、音乐寻找着人生直接的意义,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是生命而不是机器,是个人而不是众人,是作为主体的人而不是作为客体的人。那种认为美术只是学科专业、只是花布图案设计的想法,不仅盲目而且愚蠢。正如奥班恩所认为的:“……那种许多世纪以来扼杀人天然冲动的自发创造性的教条主义教育彻底改变之时,就是我们能够充分实现‘艺术家’这个词不再是职业的名称,而是人的天生创造能力勃发的心境之日,要达到这种心境,我们必须舍弃一切先入为主之见……。”
  我们正是通过这些传统和近代的思想延伸,将那些历史上模糊或清晰的思绪注入了今天生命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我们也正是通过艺术自身所特有的意味、形式、内容,使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新的有机联系,从而获得了艺术的感受以及审美经验和判断能力,同时力图去建设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平衡、全面发展的智能构造——应该说,这个构造的远程意义和现实意义促进着我们大学精神的完善。实际上,艺术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性质和交叉意识,受益的不仅仅是被“关注”的相关学科本身,而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整体价值和意义: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明天。
  就一般而言,大学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和任务至少包括:
  1.培养人才。
  2.研究学术。
  3.制造思想。
  4.教化社会。
  重温我们教育的意义,复兴大学精神的价值,这不仅仅是对昨天历史的一个延续,同时,也是对今天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期望。在19世纪时,西方对学生在学科和学科之外的学习要求已比较全面。事实上,“通识教育”这个词即体现了其意思。在高等教育领域使用“通识教育”(Genera I Education)始出见于帕卡德在1829年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指出:“美国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通识教育。”1945年,哈佛大学制定的“红皮书”对其定义是“通识教育……是指学生所感受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它首先关注的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中国大学受西方大学的影响,在20世纪初期亦十分注意通识性的作用,努力将艺术教育看成是整个大学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1903年王国维提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之宗旨”到1912年蔡元培提出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及有关美育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当时一批人士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观念。回顾近百年来国内大学历史走过的由通才——专才教育、又由专才——到素质教育的曲折路程,无不折射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过程。俱往矣,今天的理性态度和人文精神正在惊醒之中!
  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成立;1998年,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的艺术(院)系也相继成立;清华大学也成立了艺术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兴末艾。一系列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学科的建立不仅引动了艺术学科品质与价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新的空间。这个热烈而活跃的情景在向人们表明,关注大学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弘扬人文时代气象的大学精神,成为一种趋势。值得指出,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发育和大学精神、制度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很不相同的情景和路径,所以,求是地面对具体情况,实在地做些有效的工作,认真地探讨艺术教育的问题,都是明智和重要的。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我们正面临着在大学生中加强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新课题。机遇和挑战无不说明了艺术素质和大学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它以人为出发点,构建一个全新的路径。我们由此出发,得以去全力开辟和拓展艺术教育的精彩天地!
  作者简介:
  胡新林(1972-),女,江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为了解湖北省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状况,促进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自2010年开始湖北省每两年举行一次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实
随着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发动机技术持续革新,新技术的突破以及技术的整合在不断地引领着汽车行业走向更高的高度。然而能源的日益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的引起人们的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与掺混燃料的应用将是现阶段汽车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柴油机相对于汽油机,更简单的缸内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柴油发动机热效率平均高于汽油机15%,所以在经济性方面有更好的优势。柴油机更高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2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也更凸现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更为广泛,它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是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更明显。  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突破数学教
提出了一种提升小波变换与分形相结合的图像压缩方案.充分利用小波变换后系数能量的分布特性,对提升小波变换后的低频部分采用改进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其余部分采用集合分裂嵌入
提出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第(十五)款存在的疑问,指出作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燃气厂站,不符合GB50160的适用范围,如
介绍了利用VB6.0编写的固体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输入实验数据、拟合曲线、数据处理,解决了固体导热系数数据处理过程中计算公式繁琐、散热曲线手工绘制不准确等问题,实现了由原来的手工处理到计算机自动处理的一系列计算和绘图。
社会是通过语言与话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语言使用的文明程度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状况。语言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即以言行事的功能。以言行事的功能使得语言如同人的肢体一样可以作用于他人,可以达到人们意欲之中的某种效果,由此产生了言语暴力的事实根基。由于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由此而来的压力、负面情绪增多,言语暴力越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交往中。人们运用言语暴力来发泄负面情感、施加负面影响。言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