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突变,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一期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促凝活性(FⅧ∶C、FⅨ∶C、FⅪ∶C、FⅫ∶C);ELISA法检测FⅫ抗原(FⅫ∶Ag);DNA测序分析患者F12基因的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MegAlign、PYMOL等平台或软件分析基因突变位点物种保守性和蛋白质构象改变。

结果

两家系先证者均表现为APTT明显延长,FⅫ∶C、FⅫ∶Ag明显降低,分别为126.3 s、2%、10%和122.0 s、1%、11%。对两个家系的成员进行基因分析,共发现4种突变,其中3种为未报道的突变,包括第5内含子3′端的g.5972G>A(IVS5-1 G>A)剪接突变、第14外显子g.8810_8814del GTCTA的小片段缺失、以及第7外显子g.6259G>A(p.Pro182Leu)。此外IVS13-1G>A为已报道突变。

结论

两个家系成员中发现4种基因突变,可能与这两个家系FⅫ缺陷有关,其中3种(g.5972G>A、g.8810_8814 del GTCTA及g.6259G>A)为尚未见报道的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例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和ABO等位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ABO亚型的基因分型。结果先证者红细胞包含A和B抗原,同时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PCR-SSP结果显示样本基因型为B/O2。单链测序分析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3个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Ⅰ,GA-1)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基因变异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提取3个家系3例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基因进行直接测序,确定GCDH基因变异类型。结果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大,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不同患儿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测序结果显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genetic generalized epilepsies, GGEs)是一类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癫痫综合征,少数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大部分则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研究者最初发现与GGEs相关的基因大多涉及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通道以及配体门控的γ-氨基丁酸受体通道,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些非离子通道基因也与GGEs有关,并且新生突变和拷贝数变异也在GGE
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肝病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DUOX2基因存在c.2654G>T(p.Arg885Leu)和c.943G>T(p.Gly315X)复合杂合变异。母亲携带DUOX2基因c.2654G>T(p.Arg885Leu)
目的探讨敲除小鼠Wdr1基因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Wdr1fl/fl和生殖细胞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构建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取出生14天、28天和4个月3个时间点的Wdr1fl/-;Ddx4-Cre小鼠与对照鼠(每个时间点每种1只),处死。取卵巢,拍照、石蜡连续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处
目的研究ABO血型新等位基因Ax28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样本的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血清中ABO抗体。PCR技术扩增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后测序,对第5~7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先证者红细胞有弱A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和抗B抗体。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第6外显子第261位杂合缺失,第7外显子在467C>T、830T>C杂合突变。克隆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