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修课上的诱思探究教学实践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诱思探究的课堂上,教师常常将导向性信息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自觉自主地完成课堂活动。
  “诱”,即抓住教师引导作用的要害,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思”,即抓住学生主体地位的要害,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诱思探究教学着意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认知规律,循循善诱,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被压抑的潜能。就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小二黑结婚》为例来看诱思探究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主要通过中国现当代小说《小二黑结婚》和《平凡的世界》来表现“情系乡土”这个主题。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最具魅力的作品,1943年9月出版,半年间发行4万册,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的新纪录。课文节选了小说的最后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农民中的落后人物形象。
  由于时代跨度远,学生对“乡土小说”和本课内容知之甚少,这节课旨在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作者赵树理和《小二黑结婚》做一个全面了解。重点赏析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
  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反复速读课文,熟悉节选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会通过勾画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从而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人物形象,赏析作品语言风格。
  三、教法阐述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基于此,结合这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我确定这节课采取的教法是:
  (一)速读法:反复浏览课文,寻找文字信息,理解欣赏。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积极思维。
  (三)多媒体法:增强知识直观性和兴趣性。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而新课改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也都看重这一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 课堂导入
  提问: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需要两个人情投意合,相互包容与信任,还需要什么?学生的回答必然是多方面,多角度,教师点评的同时提示补充“还需要双方父母的认可与祝福,但不是每一对情侣都能够一帆风顺地从恋爱步入婚姻殿堂,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小说《小二黑结婚》,看看这场在边区农村大地上打响的爱情保卫战!”从而把学生引入小说之中。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这篇小说本身年代久远,内容又不是学生可以从生活中认知的,所以借助婚姻幸福探讨的导入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热情。
  2.快速浏览 了解概况
  通过阅读单元提示和作品简介,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欣赏做了知识铺垫。
  (二)把握情节
  【投影】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43年,故事发生在山西某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刘家峧 ,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诸葛给小二黑收了一个童养媳,三仙姑逼小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退职军官。
  一天夜里,小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兴旺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兴旺,故事从这里开始……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最后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快速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文学的初步阅读应该是纯洁而干净的,不掺杂任何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我们提倡绿色阅读,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三)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1.分析形象 把握方法
  【投影】
  小说常常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请再次阅读课文,勾画人物描写的语句,独立思考后,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但不可重复。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由熟悉情节的浅阅读进入分析探究的深阅读环节。这个环节中学生深入文本,通过阅读、勾画、分析等活动,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了解作者 品味语言
  【投影】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山药蛋派语言特色的语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朗读,力争读出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山药蛋派”语言风格,体会小说语言特色。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朗读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借助小说语言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既可以让学生熟悉文本,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一)【投影】
  小说中精彩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语句,猜一猜1、2句写谁,3、4句是谁说的。
  1.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2.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小二黑是装病,其实是被小芹勾引住了,可以斗争他一顿。”
  4.“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
  设计意图:节选了小说其他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描写性语言猜人物,练习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观看视频】
  有选择地截取了电影《小二黑结婚》的部分视频,让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有更立体的认知,同时可以提示同学们,影视作品是导演对文本的理解与再现,或多或少会脱离原著,会有再创造,所以要更好、更全面地欣赏文学作品,就要走进文本。
  (三)【投影】
  请以“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1.50—100字左右。
  2.写本班你最熟悉的同学。
  3.不出现姓名,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手法,突出人物个性。
  写完后自由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猜猜写的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学生把分析理解人物的能力,落实到写作上,发展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为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品味作品语言。课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积极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教学思想。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散文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古代散文介于现代散文和文言文两者之间,教师教学此类文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文本,设计适合文本内容要求,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散文的效率。  关键词:古代散文;多向并进;前后贯通;内外相联  谈及文言文教学,无论教的主体,还是学的主体都怀
摘要: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表面看试题形式并无太大变化,但细看设题思路,已经和2016年截然不同,明显的变化就是:强化逻辑推断,剑指核心素养。突出人文素养,无疑代表未来选拔人才标准的转变。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创新型人才,无疑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把握这一变化,对指导日常教学和应对未来高考,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逻辑推断;核心素养;高考语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用王湾的这句诗形容今年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而在黔江区金溪镇,土地大多是“鸡窝地”“巴掌田”,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  金溪镇也被当地人戲称为“筲箕滩”,因其地形呈“筲箕”形状,山地、深丘居多,保水保肥差,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  全镇8个村,其中贫困村就有6个,虽然距离城区不远,但因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农业产业匮乏、道路交通设施不足、农民增收渠道较窄,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又到桂花飘香时节,秋高
[作者简介]  张丽钧,女,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有近百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知音》《青年博览》等文摘类杂志转载。其中《畏惧美丽》《捐赠天堂》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与爱情无关》被10余家报刊转载且被改编为广播剧。已出版散文集《畏惧美丽》《依偎那座雪峰》等。  张丽钧的作品很有特色。她的文字洗练畅达,故事简洁精练,议论精妙、充满智慧。她的一篇篇优美
银耳莲子粥  原料:银耳20克,莲子100克,香米100克。  制法:把香米煮成粥,银耳用温水泡发,莲子煮熟去心。把银耳、莲子一起放入粥锅里,用温火略煮即成。  功效: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  红枣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红枣10个,红糖适量。  制法:将糯米和红枣淘洗干净,用水浸泡30分钟。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燒开,将泡好的糯米滤水倒入开水锅中,放入红枣,煮熟后加适量红糖即可。  功效
不少女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卵巢或附件区有囊肿,就非常紧张。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囊肿内部常为液体。卵巢囊肿大部分是良性的生理性囊肿和感染性囊肿,恶性囊肿的发病率非常低,不到十万分之二。  分类   卵巢囊肿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囊肿 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卵巢黄素化囊肿等,是由于卵泡发育和排卵后黄体吸收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卵巢囊肿多为单侧,直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备受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古诗词鉴赏教学就是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鉴赏能力。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诗词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鉴赏能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教与
摘要:学习语文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益于人生的启示,汲取有益于生命成长的营养,教学中要寻找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拟以文本为依托,寻找“链接点”;推进教学进程,寻找“链接点”;在进行“链接点”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关键词:寻找;“链接点”;教学过程;多方辐射  在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陈列着他经常阅读的书籍,其中许多都是描写英雄人物和他的祖国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
随着几轮课改的实施,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应该说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较之以往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选择性的需要。但新课改绝不是教材换几篇课文、调整个顺序就能取得成功的,其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语文教育前辈于漪先生曾说过“聪明的教师用教材教,一般的老师只知道教教材”。虽然“用教材教”和“教教材”只是语序问题,实则“用教材教”则是指教师在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科
摘要: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明确了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需要形成的品格,教育就是让学生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模样,而生涯规划教育就是立足于未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拟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个要素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能力、性格、兴趣等内容的探索来认识自我,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向度;差异性;内生力;生涯规划  纵观学生成长阶段,高中时期的教育在其人格塑造、学识提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