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04-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基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这困惑着农村中学的师生。那么,如何才能训练、培养并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呢?在参考了很多资料,再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目标,确立阅读教学新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在400万字以上。笔者认为,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的前提是要先做到以下几点:
  1、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汇知识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特别注重词汇的积累。学生要能顺利地阅读,准确地获取所读材料的信息,这就依赖于大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汇知识。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在他的《漫谈语文教学》中说道:“认识的字词少,而且掌握的不充分,是造成中学生文理不通的重要原因。”这一现象,在农村中学生的身上更是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学生接触到的书籍或是阅读材料都有限,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少。二是因为教师教学方面的偏颇,对词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很少,这也是导致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词汇如同支撑人体的骨骼,词汇丰富,人体的运动性、灵活性增加。而词汇匮乏,反之运动性、灵活性就下降。学生词汇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花大力气扩大学生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们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平时读到的自己认为很实用的词汇,摘抄到这个本子上,然后造句,当然也可以把阅读中的好句子、好段落整体都摘抄下来,放到周末再慢慢细读。如果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汇知识,那么他们在阅读时,头脑中的已知与阅读材料建立“联系”的机会也越多,理解能力也就越强,与此同时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2、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来理解感悟作品。一定要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总之,阅读的训练可以参考以下三点来练习:
  (1)设疑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篇幅比较长的小说来讲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采用设疑法来完成阅读活动。
  (2)过度法 有的文章思想内容浅薄,不必一字一句地去读就能理解大意,有的文章思想博大精深,必须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这里讲到的精读,主要解决的是字词、短语等障碍;泛读主要掌握文章大意,对全文有个整体性把握。在阅读的时候把主题句、难句等可以用笔划下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3)笔记法 这是笔者最提倡的一种方法。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优美的文字做一些摘抄,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阅读能力就自然有所提高,记忆效果也会增加。
  二、以指导学生自己会读书为目标,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交流为前提。“新课标”要求老师要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即以学生为主题,以老师的引导为主导。由此看来,语文老师应把教学的视角转向学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不同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就应该发掘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激发学生的感悟力,不断从不同的角度激励他们去理解,而不应该寻求一个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首先,阅读训练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我们教师做的大量工作应该在课堂中完成,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的课堂变成真正的文学阅读天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该再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应该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探究问题所带来的乐趣,让他们逐渐自己去阅读,去理解,这样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而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更应该珍惜每周的阅读课,有意识地学习一些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扩大阅读知识面,将自己置身于阅读的乐趣之中,就一定会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限时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让学生们解答一些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自己解决,也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把课文设计成考卷上阅读材料的形式。练习有字、词、句的理解,也有篇章结构、主旨的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教师只在学生解答有问题时启发解题思路。在训练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答案是什么,更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种形式最接近考试,学生也会有兴趣。
  总之,在农村中学,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阵地。当然,阅读的训练与提高也少不了课外大量的阅读练习。
  三、积累阅读知识,扩大阅读量,掌握阅读规律和解题技巧
  初中生阅读理解的教学必须以形成阅读能力为目标,而能力的形成以具有灵活、敏捷的思维为前提。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基础知识的积累抓起。扩大阅读量,对于农村学生来讲,是极其不易的,由于学校藏书量有限,学生获取书籍,尤其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有些地区互联网还没有覆盖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畅通,导致农村中学生阅读面很狭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从文章的内容、形式、文体等多方面给学生分析清楚,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便于理解。比如,议论文的三要素,如何提出论点,论据材料如何选取,论证的类型有哪些,都是需要给学生们讲清楚的。
  四、要重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固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始终将读和写结合在一起来授课,只不过有时候阅读在课堂中占的分量比较大,有时候写作占的分量比较大,但读和写是分不开的。在平时的阅读中,准备摘抄本的目的不是把优美的字词、句子摘抄下来放在那儿就完事了,而是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教师在作文课中,也应该把班级里优秀的作文选出来,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们分析这些作为优秀的地方,定期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赏析。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督促檢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只要学生有了习惯,有了毅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一定会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下笔流畅、妙笔生花。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也是很多的,这里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但是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农村语文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希望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自身约束能力较差,对体育课的理解和认知既抽象又模糊,每个班级体育课堂中总有几个“淘气包”规矩意识薄弱,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基于这一现状,本研究深入剖析了课堂中出现的“淘气包”现象及其缘由,并从教师、学生本身、家庭环境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解决课堂“淘气包”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 体育课堂 淘气包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
本实验建立了QuEChERS样品前处理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饲料样品中5种磺胺类药物经乙腈提取,用PSA、C18和无水硫酸钠分散固相萃取方法净化,氮气吹干
去年年底,美国几家大唱片公司向纽约一家法院联合起诉有争议的俄国音乐网站Allofmp3及其背后的Mediaservices公司。
9月10日,“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厦门召开。论坛围绕我国企业在国外如何推进知识产权维权,以及如何维护我国企业利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商务部条法司司长尚明在会上指
12月1日.中国财政部发布第五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联合情况说明.双方共同重申对G20关于汇率承诺的重视.包括避免竞争性贬值。双方同意推动取消所有贸易扭曲行为.重申在互惠互
【摘 要】 初中时期,学生初识物理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的内容较比小学阶段的简易教学更加深入,是奠定物理知识基础的阶段,决定着物理学科后续学习效果是否理想。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注重这一阶段教学方法的改善与创新,为学生打好物理基础,才能让学生在下一阶段物理学习过程中更加如鱼得水,因此以下将以此课题为方向进行探讨,以得出合理且高效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革新思路。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于阅读,应当扩大小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对阅读能有拥有更加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鼓励学生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然学生自由选取阅读材料,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方式开展创造性阅读与探索性阅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覆盖面。小学生(六年制)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指导和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近日,正大康地与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号食品”)正式确立深度合作关系。根据双方沟通,在壹号食品海南区友好合作两年、成效显著的基础上,正大康地将为壹号食品广
杨育斌,1983年8月从天津轻工业学院毕业分配到太原造纸厂工作。太原造纸厂创建于1934年,许多设备是20~3O年代引进的二手设备,老掉了牙。在市场经济冲击下,1989年太原造纸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