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版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批判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美国电影《斯巴达300勇士》过分强调视觉冲击效果,放弃了电影媒介的道德责任,通过歪曲历史事实,忽视战争理由和目的,以及泯灭人性的做法,仅仅追求展现杀戮的艺术和人类生命毁灭刹间的视觉美感,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关键词] 斯巴达300勇士 战争 艺术 电影
  
  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公司2007年3月出品的战争动作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是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同名电影的重拍。该片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执导,并与弗兰克,米勒(FrankMiller)、柯特·约翰斯塔德(KurtJohnstad)以及迈克尔·戈顿(MichaelGordon)一起编剧,主演是杰拉德,布勒(Gerard Butler)、莉娜·赫迪(LenaHeadey)、大卫·温汉姆(David Wenham)、多米尼克,韦斯特(Dominic West)以及文森特,里根(Vincent Regan),片长117分钟。该片直接改编自富兰克·米勒(Frank Miller)漫画作品电影《300》讲述的是发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Thermopylae,也译为塞莫皮莱)大战。波斯国王薛西斯(Xerxes)率领投鞭断河的大军大举入侵希腊。由杰拉德,布勒(Gerard Butler)饰演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Leonidas)率领300壮士凭借温泉关隘口地势之险顽强抵抗,最后因叛徒告密而失败。这看似自杀行为的战斗为希腊各城邦联合起来抵抗波斯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历史上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这个故事其实来自古希腊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电影运用了大量数字技术,场面宏大,其亦真亦幻的影像呈现形式使影迷们饱享了一顿动漫式视觉大餐。电影在北美上映三天卷走7000万美元票房,评论也大吹大赞。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部歪曲历史事实,贬低人性,背离时代主旋律的电影。
  
  一、歪曲历史
  
  1、任意拔高参战目的。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Xerxes)继承先王大流士的遗志,亲率陆军三十万,战船千艘,号称百万大军,杀奔希腊而来,旨在炫耀武力,促使希腊各个城邦国家分裂。30多个希腊城邦组成了抵抗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因此,300勇士的参战目的很明显、很现实,那就是被迫抵抗侵略,保家卫国。但在影片中,却丝毫不提这个现实背景,而把勇士们任意拔高到为宏大而虚渺的自由而战。为保卫城邦被迫抵抗和为了自由而战固然有联系,却也很不同。而且在历史上,一个斯巴达自由人,周围往往有多名奴隶服侍。两支奴隶制的军队打仗,为利益而战,与自由何干?
  2、着装方面也不符合历史。
  在崇尚武力的当时社会,男人们的穿着固然以裸露肌肉为荣,但是在真正打仗的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士兵却是穿着厚厚的盔甲,不像影片中的斯巴达克肌肉猛男们那样身披红色单衣,肌肉半露,仍不觉得寒冷,实神而非人也。
  影片中还出现了半人半兽的魔鬼兵,还有犀牛、大象等,与历史事实也不符。而波斯国王薛西斯是个大胡子,一直坐在皇辇上观战,并不像电影里刻画的那样是个光头,还在战场上指手画脚。连导演扎克,施奈德也承认影片不是一部严格遵循历史记录的作品。
  
  二、贬低人性
  
  影片对斯巴达勇士进行了非人化处理,使他们个个看起来都不是正常人,而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战斗机器。他们寡言少语,很少交流,像野兽一样没有思想,只会为了口号而战斗,动不动就像野兽一样嘶喊。影片一开始就展示斯巴达培养战士的冷酷无情的法则。当将来成为斯巴达王的列奥尼达(Leonidas)全身赤裸于冰天雪地中并杀死体形巨大的凶狠野狼时,给人一种斯巴达人比野兽还要野兽的非人感觉。片中勇士们不苟言笑,动辄高呼口号,斯巴达勇士们的“荣誉,责任,光荣,作战和胜利”的信条虽然感天动地,但是因为缺乏“人”的内涵而使他们个个像嗜血的野兽,沉溺于刀光火溅、血肉横飞的场面中,即使知道就要被消灭,仍然豪言壮语道“今夜,我们在地狱就餐!”。甚至还有一位勇士直接说他多年来一直渴望在战场上光荣死去,这些话语虽然有助于将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涂画到极致,但也体现出了勇士们的非人性格,使观众对人物的真实性感到怀疑,对于将勇士贬低为兽性的战斗机器的做法更感郁闷。片中对立的双方人物基本都神情冷峻,不食人间烟火,只知道打打杀杀。这种将温情的人性抽离的手法,使影片人物只剩下为了口号可以随时战斗的发达躯壳,背离了人物的真实。影片这种做法同时也贬低了希腊人的智慧,有违历史事实。
  
  三、背离时代主旋律
  
  当今时代,虽然动乱不断,但是环境恶化、资源匱乏、贫困、核武器等等全球性的问题已使人们普遍意识到各国必须保持平等协商、合作互助才能解决问题,共同维持世界的和谐稳定。追求和谐稳定、共谋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该片的主题却是渲染战争,它淡化了战争双方参战的现实理由,又抽去了人物的人性,使片中的战争成为了一场只为战而战的战争。影片在这个前提下。利用电脑特技,大肆渲染无情杀戮场面的冷血美,其血腥暴力程度达到空前的残忍。战场上大批兽性的士兵在很酷很峻美的血肉横飞中被消灭,影片完全泯灭了人性,醉心于借助战争主题来展示人类生命消逝刹那间的所谓美感,实际是为战争和消灭生命唱赞歌,放弃了电影媒介的道德责任。完全背寓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颠覆了人类探索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不是自我毁灭的终极追求。
  影片虽然如《时代》杂志影评人雷父,格罗斯曼所说的“展示了战争的艺术”。但是因为充斥画面的血腥暴力而被评为“R”级,17岁以下观众需在家长陪同下才可观看。该片所给予观众的,只是一种瞬间飙到很high的激情,能让你血液沸腾的心脏狂跳,但由于缺乏人性内涵,令电影的情感冲击力大大减弱,短暂的激情刺激之后,就没剩下什么可以回味的了。正如《纽约时报》作者A·O·斯科特所言:“《300斯巴达勇士》和《启示录》一样暴力,但愚蠢程度是它的两倍。”电影空洞的主题、浅薄的基调、情节的简单、人性的湮灭、以及故事叙述的粗糙都是它愚蠢的证明。影片还受到了丑化波斯文明的指责。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文化艺术顾问沙姆卡德里批评该电影侮辱了波斯(伊朗)文化。有评论家认为,该片通过对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和波斯士兵的妖魔化描述来突出斯巴达人的英雄形象的做法,体现了西方歧视东方的西方中心主义惯性心态。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高于生活,但如果过于歪曲生活,又对生活的主体——人的本质内涵置之不顾,仅仅为了艺术而艺术,这种空中楼阁式的艺术纵非一无是处,但其精神危害不容忽视,不值得大加提倡和赞美。
其他文献
影片主要讲述了四个男女之间的悲壮、无奈的爱情故事,陈秋水和王碧云真心相爱却远隔万里无法团聚,王金娣疯狂爱上化名为徐秋云的陈秋水,但陈秋水心里却一直装着王碧云,直至王金娣追他到西藏并向他深表爱意后才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接受了王金娣,而在台北等待和寻找陈秋水的王碧云身边一直都有一个死心塌地的追求者——薛子路。好像整个故事都没有现代女孩孟晓芮什么事。但事实上,孟晓芮才是整个影片中最关键的人物,作为王碧云晚
10年前,以佳能“无敌兔”、尼康D700和索尼A900的推出,标志着全画幅数码单反普及的开始。同年,松下G1的发布则预示着去掉反光镜的微单相机正式登场。  10年后,以尼康Z7、佳能EOS R的推出,徕卡、松下和适马组成的全画幅L卡口联盟,再加上经营多年的索尼全画幅微单系统,标志着全画幅微单时代的来临。  不平凡的2018年,可以载入摄影器材史册的远不只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新年伊始,我们接下来就为你
[摘要]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用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现了后现代都市中的社会变迁和女人的命运,既富有充满人性色彩的故事情节,又不缺乏深刻的文化批判,本文简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井试图挖掘其本质内涵。  [关键词]城市女性 后现代 黑色幽默    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华语影坛引起不小的轰动,甚至被某些媒体誉为是华人影坛的一朵奇葩。大约是《无极》、《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带来的视觉和情感
邹森  麦架坪村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凉山州美术馆)的精准扶贫村。在精准扶贫实施之前,这里交通闭塞,无通信网,经济发展落后,海拔从1900米到3800米,集中聚居地3180米,温差大,村民赶集往返需3天时间,靠背水或积攒屋檐水生产生活,属典型的贫困村。未通公路时的麦架坪村。 邹森 摄  实施精准扶贫后,麦架坪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村民一起找问题、
合影与群像似乎有区别,在我们的印象中,合影多以简单记录的纪念照为主,好像不算艺术创作。群像我们往往是带着创作的态度去拍摄,表现的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的群体,不是随便一拍了。其实,也不尽然。合影作品用心稍稍前进一步,就可能成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群像照片水平也参差不齐,想拍出一张佳作也不容易。合影群像的拍摄方法,简单地看分為摆拍、抓拍、摆中抓三大类。只要运用得当,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有获
[摘要]孙犁一生留下了若干小说批评文章,这是他文学世界的重要构成。他以现实土义理论精神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卓有见地的探讨;在理论批评同时,他还开展了一定的实用批评工作——作家作品批评,在长期的理论实践中,孙犁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表现出一种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和悲壮情怀,现实土义理论使他的小说批评显示出灼人的热力和咄咄逼人的光辉,但同时也遭遇了一种批评的尴尬。  [关键词]孙犁 现实主
玉带绕金秋 尚将军 摄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像。摄影中光线的判断与选择与色彩直接相关,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和控制画面色彩是摄影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技巧。《玉带绕金秋》采用垂直视角,将光线的明暗关系和冷暖对比充分地体现出来;《风雪归途》在散射光下利用增加曝光量营造出简洁的高调效果;《大地密码》以线条及透视关系刻画出冬季梯田的独特地貌;《回归》将飞舞的鹤群及远景的风电设备涵盖在同一画面中,展现
平顶山 尧山 刘鲁豫 摄  4月28日上午,刘鲁豫摄影作品展《大相中原》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承办,集中展出了50幅摄影作品。  这次展览的内容涵盖了河南的“ 三山一河”,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营造出别具精彩的山川风物,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故事。体现河南山水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文化河南、厚重河南和历史河南。  Q:您创作这批摄影作品,初衷是什
与会领导嘉宾和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合影留念,将颁奖典礼推向高潮。 车万坤 摄  中国摄影艺术节是经中央批准创办、关注度持久、影响力广泛的摄影节,是促进中国摄影艺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具有引领创作、举贤荐优的重要作用,为当代最优秀的中国摄影家搭建了展示卓越才华的舞台。本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由中国文联、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河南省文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承办,以“战疫脱贫润初心 培
宽容度指的是照相机的感光元件能记录下来的环境中亮部与暗部的信息范围,尤其在光比大的场景里进行拍摄,往往会出现天空曝光正常而地面却是严重欠曝光;或者地面得到了正确曝光,而天空却又曝光过度。如果照相机的宽容度足够,那么就可以同时容纳亮部和暗部的所有信息,不会丢失记录的细节和层次。  在日出日落的某一段时间段光比会比较大,尤其是太阳已经升起或者还没有落下地平线的时候,限于不同照相机不同宽容度的原因,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