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传统体育的尚武特色及其成因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要]本文从回族传统体育“武”的多方面展现了回族体育的尚武特色,从文化人类学和体育史学角度分析了这一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民族竞争和中华文化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回族传统体育 尚武特色 民族竞争
  
  一、回族传统体育所表现的尚武特色
  
  (一)回族武术家人材辈出
  回族武术至清代,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回族武术家,他们之中,有些人是某些重要武术流派和类系的主要建构者:有些人则对武术的传播与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回族聚集地区还出现一些重要的“武术之乡”、“摔跤之乡”,晚近以来,一些回族武学精英人材的产生,同这些地区浓郁的尚武氛围和世代传承的训练经验密切相关。
  大致乾隆、嘉庆间,在山东庆云县后庄科村(旧属河北省盐山县)出了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家吴钟(字弘声),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对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的技术构成和传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至今被海内外八极拳爱好者奉为八极始祖。后来,八极拳传向沧州所属各县,中心传播区是沧州东南的回民聚居区,清末民初间逐渐传向全国,目前已发展成为名闻世界的著名拳种。
  在清末,回族军人马良就提出“中华新武术”的概念,以武术、摔跤为主体,建构“新武术”,体系。民国初,他在山东编定出版了多种新武术教材,使之成为山东军警教材,并进入学校。这套教材于民国6年(1917年)被北洋政府正式颁定为全国军警“必修术”:不久又被教育部颁定为全国中、高等学校“正式体操教范”。
  (二)古代教育和科考制度表现的尚武精神
  唐建科举,至明中期,建武乡试、武会试之制,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行废止。清代情况大不相同。从制度上看,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并无多少变化,但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科举次之,但科举出身者數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
  (三)回族家庭教育对民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坚守,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回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十分独特,引人注目。同时,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逾千年而不变。顾炎武曾在《天下郡国得病书》中写到:“回回世守其旧俗,终不肯变。”许多连同国外的的一些学者认识回族是从认识回族的风俗、生活习惯开始的。
  (四)内容丰富的回族武术
  回族武术一向以种类繁多、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富于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它们都是在吸收其他民族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将中华武术各门各派融会贯通,结合回族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风俗习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钻研和实践,逐步形成、丰富、完备和发展起来的。回族武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主要项目有散打、长兵、短兵、拳术,包括对练、器械、拳术等几十种。所练项目既有中华武术的共同特色,也有与回族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民族特色。
  
  二、民族人格与体育尚武特色的形成
  
  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经济生活、生活习俗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较其他民族有更多的一致性。回族的人格特征是以爱教、爱国、爱族的思想为价值标准,并由此积淀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表现在尚武的方面,祟尚武功、勇敢顽强、面对强敌宁死不屈。它造就了回族强健的体魄和尚武的社会风气,使本民族在与自然和社会压迫的抗争中形成团结奋斗、不畏强暴的精神。
  反映回族尚武人格的实例不胜枚举,如众所周知的清末回族义侠“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慷慨侠义,在河南一带惩治贪官污吏,人皆称快。“全能爱国武术家”王子平,人称“神力千斤王为近代武林又一位回族英豪,曾多次击败沙俄、日本、美国和德国大力士。综观回族英勇强悍的尚武人格得以形成的因素,约有下列数端:
  (一)严酷的自然环境对武勇精神的促进
  文化人类学认为,要全面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应充分了解并认识民族文化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即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一个民族人格的形成是适应和改造这两种环境的结果。由于历史原因回族多聚集在苦海沿边、土地贫膺,多灾荒,战乱频繁、义举叠起之地。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求,卖儿鬻女者不鲜。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兴武事。自古燕国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于幽燕。沧州乃畿辅重地,交通要地,为历代兵家必争。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要犯,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们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养家糊口、习武防身、习武反抗一切压迫势力实属自然。回族武风历经灾难而生生不息,甚至愈演愈烈,这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应该是回族百姓宁折不弯的性格。在民族原初性格基础之上,灾难频仍应该是回族百姓韧性性格形成并发展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二)激烈的民族竞争对尚武意识的促进
  激烈的民族竞争是民族人格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一。明叶以后,国家对回族的态度发生了逆转,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在元代器重而至明清则一落千,明清国家采取一系列的制回、贬回、甚至灭回的政策,明代就取消了穆斯林的司法自治权,限制回族内部通婚以强迫其同化于汉族,至清代则由同化政策几乎到灭族灭教的政策,拆清真寺,禁衣食俗,改阿洪为乡约以达以回治回目的……等等,不一而足。
  
  三、中华文化与回族尚武精神的融汇
  
  在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回族体育始终具有浓厚的汉文化特色,考察回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不能不分析中华文化的某些历史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教精神相融合在回族武术上主要体现在,一重德。即以武德作为授徒传艺的根本原则和门规。二是尚义,尚义作为回族武术界的共识和美德世代相传。
  中国回族汤瓶文化以“采得天地浩然气,汤瓶壶中留妙泉”为精华,它包含着回族医学、养生、修行、自我保健、传统医疗、武术技击等文化内涵。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汤瓶功,其名源于“汤瓶”,“汤瓶”系用以洗大净和小净的水壶。为使之外清内真,内心净化,表皮爽洁,毛孔畅通,神志专一。
  
  四、结 论
  
  回族传统体育中与武有关的项目成为训练军队,教育青少年,养成民族强烈爱国意识的有力手段,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尚武是回族传统体育的突出特色。回族武术现正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它已从过去封建社会中卫族、卫教、卫身手段变成增强人民体质、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正常体育活动。群众性回族武术活动的普遍开展,武林专家的著书立说,标志着回族穆斯林武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回族武术会像整个中华武术样,被世界人民所认识和喜爱。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人格的载体之一。回族的尚武人格在早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斗争中被激发和磨炼,传统体育对民族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尚武特色是民族人格在体育上的反映。
  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中华的文化为回族的尚武人格和传统的体育特色赋予了忠、孝、义的内涵,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说中华文化是回族传统体育尚武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马明达,试论“回族武术”[J],回族研究,2001,(3)
  [2]马明达,清代武举制度[A],说剑丛稿,[M]兰州:兰州大学
  [3]刘汉杰,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1997,(1)
  [4]吴丕清,沧州回族武术[J],回族研究,1997,(31)
  [5]宁夏新闻网,2008年2月25日。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割晒机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多,但常因各种原因造成工作效率偏低,为确保割晒机正常的工作和维护,现将其在工作中常见的
通过对均值质控图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发现将其制作成逐月均值质控表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同月水样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可疑值出现的原因。同时,能第一时间向领导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污染的种类及浓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污染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
综采工作面在回采中遇到断层、陷落柱、冲刷带、火成岩侵入等地质构造,造成煤层错位、变薄、缺失时,基本采用打眼放炮进行处理。但放炮对综采设备构成严重威胁,极易发生损坏设备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厂基建项目也不短断增加,节约成本是现代企业的永恒追求。对于电厂项目而言,其基建的资金控制具有不同之处,电厂的基建项目的资金控制和成本管理还必须
本文主要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联系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几个具体事例,展示导数在我们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导数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学习,更应该应
牛食管阻塞,俗称“草噎”,是食管被食物或异物阻塞的一种严重食管疾病。1病因容易引发牛食管阻塞的物质有甘薯、马铃薯、甜菜、苹果、玉米穗、豆饼块、花生饼等大块的饲料和破
【正】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一旦感染,80%以上患者会转为慢性,尚无疫苗可预防。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并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在西方国家已经替代乙肝成为同
<正>"手无缚鸡之力",往往用来评价一个人力量的状况。而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却说,握力大小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在5万被调查者中,握力最弱者在被跟踪调查期间的死亡风
3i集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成立于1945年,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其悠久历史远远超过美国著名的KKR、黑石、华平、贝恩资本。3i集团经历了美国1987年经济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