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物教学中的创新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教学的希望所在。创新能力的体现过程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操作过程。作为生物课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从课堂教学着手。
   一、运用创新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教学就是主张生物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问。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课本的“阅读”材料之后,可启发学生结合身边常见的植物实例,来验证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还可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点拨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学生提出的质疑交给学生讨论、辨析,最后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二、注重知识拓展,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具有创新能力,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创新能力也只能是空谈,创造推动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还不能只局限于教材,通过教师的备课让学生有宽广的知识面,要让学生理解学科内外知识的联系。这样就需要打破教学常规,开放课堂教学,可以把社会生活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中,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人生、关心生存环境、了解生物科技,通过课堂折射大面,使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修养,为学生培育创新思维的沃土。
  三、加强生物实验实习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实验是生物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课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从而发现新知,可适时鼓励学生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实践表明,生物实验课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的独特效应,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实验,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
   四、运用多媒體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能跨越时空,展现常规教具无法展示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另一方面把抽象的、微观的内容直观化、宏观化,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跨越变得容易。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案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生物电子标本,来辅助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
   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不止如上所述,可能有失片面、偏颇,还请同仁、专家多多框正。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不能只局限于口头和理论,而应更多地付诸于平时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和发展。教学实践中会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新问题,帮助我们学会更多的方法。甘做激素去催化更多的创新人才,方是我们为师之乐、执教之本。
  (赤水市安丙学校)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以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23例顽固性便秘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90例顽固性便秘患者,男36例,女54例;年龄3个月~82岁;均曾口服果导片或番泻叶治疗,效
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敬业爱岗,具有创新能力,又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一代?本人认为关键在于培养专业兴趣。教育教学的许多理论与实践,已验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创造的源泉与动力。下面谈谈我在机电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 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氛围    当前,职校生
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如果这只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那他便不是大师级李安的作品了,大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文龙特别指出,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他们“听话”,但其实这种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创新发展,“听话”的孩子未必成才。  徐院长指出,不少父母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听话,在家要听父母或爷爷奶奶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每天下班回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也总是:“你今天听不听话啊?”长期在这种“听话”教育的熏陶下,孩子会从小就循规蹈矩,对许多事情不敢作理性思考,不敢挑战权
2000年3月~2006年11月,我们对113例开胸患者实施胸部小切口入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