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慈善家李春平接受本刊专访:让世界充满爱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捐几百元和捐几万元性质是一样的,慈善本身是献爱心的高尚事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什么也不图,我只是在回报社会
  捐了就捐了,如果还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捐出去的钱,那就没有诚意了。
  我选择了慈善事业,我觉得它使我的生活更健康、更有意义。
  爱是人与人之间的搀扶,爱是心与心之间的律动。
  像我这样经历了太多事情的人,才会发现:人生最后所能留下的还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
  
  他被称为中国“百年慈善第一人”,连续16年无偿捐助社会,如今已捐赠现金1.6亿多元,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几经约访,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慈善家——李春平。
  


  在了解他历史的人看来,已经58岁的李春平简直就是“传奇”的代名词,他的那段旷世情缘让世人猜测不已,感叹不止。37年前,因为和他人打架被劳教,他不但丢了工作,还被赶出家门,穷困潦倒的李春平偶然遇到了大自己38岁的好莱坞女影星,在她的帮助下,李春平远渡美利坚,与之结合并继承了这位女影星的巨额遗产。这段离奇的异国姻缘成就了他的财富人生,也成就了他的慈善事业。从一个两手空空的莽撞青年,到拥有巨额财产的亿万富翁,因了这段经历,一直到今天,人们说起他,仍然饶有兴趣。
  
  一个纯粹的慈善家
  
  李春平的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建国门外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办公室内古朴,幽静,墙壁上悬挂着他个人的几幅彩色大照片,还有几幅是黑白的,与室内的氛围协调统一,隐隐中透出主人的怀旧情绪。照片下方的茶几上放着一尊北京慈善协会赠送的铜牛,底座上刻有四行诗句,每行开头的第一个字串起来是“春平大爱”四个字。
  与事先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李春平的谦谨随和让记者颇感意外,就像是在邻居大叔家串门聊天一样,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交谈……
  “现在人们说起李春平,最感兴趣的还是我那段所谓的传奇经历,其实探究这些毫无意义,就像你见到一枚鸡蛋,是不是一定要知道是哪只鸡下的呢?”走过坎坷曲折,又经过一拨又一拨媒体造访后的李春平坐在宽大的单人沙发中很随意。
  1990年,继承了女影星巨额遗产的李春平回到了北京,回来五个月后,北京密云遇到泥石流的冲击,很多民房被毁坏,村民们建不起房子,买不起被子,无家可归,李春平找到密云县政府,提出买被子给这些农民们。说起第一次向社会捐助的情形,李春平显得很高兴。之后,当他看到国内民众贫富悬殊较大,弱势群体的生活艰辛时,一种报恩与扶弱的情怀,暗合了他原本善良、朴实的秉性。李春平开始逐年向国家、社会和个人无偿捐款,以平均每天1.5万元的速度燃起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火炬。
  自李春平回国后第二年起,每年的六月一日,他都要去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那些被遗弃的孩子,他说这些无生存能力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爱。当他得知北京福利院的老人们需要帮助时,当即通过北京市慈善协会向福利院的老人们捐款200万元。福利院的一位103岁的老人做寿,李春平特地让司机开来三辆劳斯莱斯,让这位老人以及其他的老人们坐着他的车逛北京。李春平的善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他的行为带动一批人加入到了中国的慈善事业中。
  


  李春平的慈善捐赠没有针对性,只要他觉得需要帮助,就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1998年抗洪赈灾,他在现场捐赠210万元人民币。2003年,在《万众一心抗“非典”直播节目》上,现场捐赠300万元人民币;同年,李春平得知北京市延庆县胡家营村的居民,打井急需35万元,他毫不犹豫地将款项亲自送到了老百姓手中;还有一次,李春平在报纸上得知一名女大学生得了白血病,急需50万元的手术费。他当即与学生的家长联系,并一次性捐款40万元,并再三嘱咐孩子的家长,要尽快做手术,别耽搁了孩子看病。北京市政协主席陈广文得知此事后称赞李春平:他是位有钱人,同时又是一位有爱心的人,这样的有钱人很难得,不愧是老红军的后代。
  2004年1月11日,在“爱心与我同在”的大型义演活动中,李春平现场捐款500万元,被北京市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家”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2005年,东南亚海啸发生后,李春平捐款150万元;同年又向北京市低保老人捐赠500万元,并设立低保救助基金;2006年“5·8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为《北京青年报》的“扶贫列车”行动捐款130万元;2007年1月16日,向北京市公安系统捐赠了15辆警车……2月26日,李春平又拿出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北京慈善协会李春平个人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专门负责对社会捐款事宜。
  为什么要选择在2月26日成立个人基金会呢?对这个问题,李春平笑着说,因为这一天是他58岁的生日,就算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2007年7月19日,李春平看到报纸上一则消息说,一个六旬老汉进京为儿子送住院费下车被骗1万元后,随即致电解放军309医院,表示愿为在这里就医的老汉父子提供帮助……
  16年来,李春平的捐款遍及全国,并且多是以现金形式捐出,包括他自己在内,任何人都无法统计他所捐赠的准确数额,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为1.6亿元人民币,事实上,这些数额对李春平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觉得没必要统计,“既然捐助,那就真心实意地捐,如果还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捐出去的钱,就没有诚意了。”
  
  心态平和宽以待人
  
  “树大招风”,李春平的财富传奇自然引来无数人的关注,回国后一掷千金地捐助社会,他的经历、行为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这些争议中还伴有各种各样的谣传。有好事者质疑:李春平的这些巨额财富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简单吗?他是否在国外靠不正当手段暴富的呢?更有人说,李春平的财富是做“鸭子”得来的,对这样的言论,李春平表现的很坦然:“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是1977年,那时候哪来的‘鸭子’,连‘鸡’都没有!”虽然对这样的谣言李春平并不放心上,但他还是感觉很无奈。
  平时李春平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就借机说李春平倒卖文物发财,然后编造一个离奇的故事惑众,企图把不义之财,变成理所当然的所得,甚至有媒体报道认为李春平卷入了文物大案。后来李春平把这家媒体告上法庭,最终,法院终审裁定李春平胜诉。
  李春平的巨额财富的确如他本人所说,是继承得来的,有人认为这很不可思议,但在美国是很平常的。那里富有但孤独的老人很多,他们会把遗产留给对自己好的人,哪怕非亲非故。但李春平的解释并无多大作用,很多人还是认为他的经历只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传奇。
  对于外面不同版本的谣传,李春平说,以前这些谣传很多,现在人们慢慢了解后,也就理解了,谣传慢慢就少多了。
  李春平的宽容不仅体现在别人对他的误解上,就连骗取帮助的人,在骗术被识破后,李春平也没有为难他们。
  起初,在李春平决定为社会上弱势群体和需要救助的人提供帮助的时候,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寻求帮助的电话,甚至还有不少人登门造访,最多时候,围在李春平门口的求助人群就像是小型晚会的现场。对于这些人的求助,李春平在问明情况后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数额不等的现金。
  让李春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个东北人,那天推着三轮车拉着老婆找到李春平求助。看着眼前这对夫妻的窘境和渴望的眼神,李春平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一万元钱。后来,这对夫妻又来过李家几次,每次来,李春平都给。
  由于名声在外,上门向李春平求助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很多时候,他根本无法判断这些人究竟值不值得帮助。“这没法去一一核实,不可能跑到他们家去查看。我看到他们说的挺可怜的就让秘书给他们一些钱。比如那东北人,人家老婆瘫痪了,还躺在三轮车上,你能说要她站起来看看吗?人家都那样子了,只能给啊。”李春平说,“有时即使怀疑是假冒的,我也觉得无所谓,能帮就帮一把。”
  其实,在向李春平求助的人群中也确实有不少借机行骗的。曾经有一个女孩去找李春平,一进门就跪下,说母亲得了白血病,需要8万元做手术。李春平对她的话有些质疑,但是看到女孩声泪俱下的样子,决定让秘书给她两万元,但是当秘书把两万现金递给她时,女孩并没有伸手去接,原来,女孩嫌少,随后李春平又让秘书加了两万,总共四万元人民币,女孩这才接过钱说了声谢谢离去。当天晚上,李春平的司机去长城饭店送人,却看到白天声泪俱下地求助的这个女孩居然在歌厅里跳舞。这件事情让李春平很不开心,但也没有追究。
  


  有人说,富人都对别人表现出的热情和微笑保持警惕,但李春平不是这样,“我不怕别人对我有所企图,”李春平说,“我对朋友都很坦诚。如果我对谁都保持警惕,那我就交不到朋友了。别人就是对我真有所图,我也看他是图什么。如果我能帮他们,就尽量去帮,如果帮不了,我就告诉他,这个忙我帮不了。我也知道我有时被人利用,那就大智若愚呗,知道怎么回事,装傻就行了。难得糊涂是很高尚的境界。其实,有很多事情我心里都明白,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去理论什么,就当没有看见一样。”
  熟悉李春平的人大都这么评价他:他太好了,非常有意思,有人情味,善良得不得了,善良得就像东郭先生一样。
  在一次对河北科技大学的捐赠仪式上,有记者问李春平:“能捐多久?”李春平说:“捐到我离开这个人间。”记者又问:“这些年你没有经商却依然慷慨地向社会捐助,总有一天会花光所有的钱。把钱捐光了怎么办?”李春平说,“这个问题我想过了,我现在把这个问题交给接受捐助的这一千名大学生。”全场的一千名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养活你。”那一刻,李春平的心里油然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安慰和幸福。
  李春平说:“我的钱不可能会用完,就算真有这么一天,我没钱了,我帮助过的那么多人,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叫李伯伯或者李叔叔的人帮过他。”
  
  有爱才有温暖
  
  在李春平的办公室里,还摆放着几尊造型各异的佛像,他说,看到佛像,心就能静下来,也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淡定,虽然这些所谓的传奇经历和财富让我出名,但是在内心,我更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做事,自由自在地在大街上散步。
  关于江湖上的各种传说,最让李春平难过的是:他这样把钞票大把大把地无偿给社会究竟有什么企图?“我能有什么企图?第一,我不经商;第二,不参与政治。我一点目的都没有。我曾经多次讲过,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捐钱的人太少,而且我们国家需要帮助的穷人还非常多。我现在这样做就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帮助那些应该帮助的人,如果连这个都不认可,我们民族的美德去哪儿了呢?”李春平说,“实际上我的身世已经很透明了,几乎全国的媒体都报道过我,现在我没有隐私,就我一个人。也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李春平是不是在洗黑钱,绝不是。我出国到现在已经30年了,没有犯罪的记录,没有过任何不良的记录。我现在这样做就是为了回报社会,就是这样简单。”
  


  其实,李春平如此慷慨地为捐助社会,源于早年的一段经历。当年他走投无路时周围的人不仅没有歧视他,还有不少人对他有过实质性的帮助,最让他不能忘怀的是早年军旅生涯中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李春平刚到部队当上工程兵,一次,他奉命在贵州遵义一座大山里挖山洞。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工程机械,有的只是雷管和炸药,开工之前先在石头上凿个眼儿,然后把雷管和炸药放进去进行爆破。有的时候,一些炮是还没有爆破的哑炮,等作业的时候,撞到哑炮就会爆炸,非常危险。当时,李春平是一个班的班长,在他们前面作业的另一个班的战士不小心撞倒了一枚哑炮,全班15名战士全部牺牲在了坍塌的山洞里,烈士们的遗体,都是用雨衣包着血和肉这样抬出来的,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李春平说:“我们班跟着进洞作业后,不幸也撞在了一枚哑炮上,把他们也全部埋在里面了,当时李春平就跟战友们说,大家都躺着不要动,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时间在他们焦急等待中一分一秒的流逝,有限的空间里,空气越来越稀薄,生还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随着氧气的不足,大家就慢慢的迷糊起来了。不知过了多久,李春平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响彻山谷的欢呼声,洞口打开了!李春平他们得救了!当李春平被担架抬到外面的时候,看到满山遍野都是素不相识的当地老百姓,他们手上全都滴着鲜血——没有工具,他们是用手扒开山洞的,好多人的手指甲都扒掉了,但是他们好像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疼痛,依然在大声的欢呼着。死里逃生的李春平和战友们抱头痛哭。这段经历,李春平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如果没有这些父老兄弟,没有贵州人民给予我的第二次生命,我根本不可能活到现在,我现在为老百姓做点儿实事,太应该了。
  后来,当他被劳教释放后,虽然体验了一番世态炎凉,尤其是当被赶出家门的时候,特别能体会到父母当时的心情。那时候,只有19岁的李春平无路可去又身患肝病,被街坊居民大妈们救助,给他吃的、穿的,帮他度过了难关,但他并没有记恨谁,相反却能站在对方立场看待问题,一直到今天,李春平还保持着坚毅、朴实、真诚、善良的秉性,也因为有了这段深切的体会,李春平才打心眼里明白,当一个人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是怎样的让人温暖,这种温暖的力量足以让一个人铭记一辈子。所以,如今当他有钱的时候,当他看到有人需要救助的时候,是如此的慷慨,一掷千金而不求任何回报。
  李春平曾数次谈到当年好心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每次说起,他的声音就有些哽咽:“他们当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没有他们的帮助,也许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当年那可是救命之恩啊,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所以我要报恩,我要回报给社会,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任何时候,李春平都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平静眼神,在豪宅里坐拥数量高级轿车,但在他的脸上却并看不到快乐的痕迹,他说,财富如果不能用来为社会做点什么,那也不过就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数字而已。人生最后所能留下的,还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这是无价的。无论是得到别人的关爱,还是把关爱奉献给他人,都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其他文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千多年来广为传颂。我自小就会背诵,随着年龄的增长,愈益体会它感情上的真挚深刻。特别是后两句,感慨尤深:谁说儿子的心不想报答母亲的恩义,但就像是一棵小草,怎么能报答春天的阳光对它慷慨的赐予!   “母亲节”那天,我又默默吟诵这首小诗,心中思念我那一辈子为儿女含辛茹苦的母亲。忽然,接到臧
期刊
今年81岁的王仁民曾是一位革命家,12岁上街宣传革命,率10名同学投奔延安,解放后,深入伏牛山剿匪屡立战功。   20年前,王仁民倡议建设炎黄巨塑,并梦想建成“地球第一雕”、东方的“麦加”。炎黄巨塑共106米高,它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   之后,老人将价值1200万元的炎黄巨塑工程资产、6000万元的无形资产,以及注册的38个商标的知识产权全部移交给了黄河风景名胜区。  
期刊
2006年5月18日,中共温州市委组织召开全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会议,特邀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先生在会上畅谈加强民企党建工作的体会。他说:“正泰能有今天,与我们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分不开的。这些年来,正泰党委以其富有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为我们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存辉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不寻常的党建历程    1984年7月4日是个不同寻
期刊
2006年11月16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主办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研讨会,承办单位为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文艺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该作品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农业部联合推荐为三农优秀图书,并被选入中宣部万村书库工程。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为研讨会致词。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代表中宣部文艺局、
期刊
杨澜,阳光体育媒体集团董事会执行董事、副主席。曾两次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和“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 2001年,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2002年被评为“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和年度(2001年)海内外十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自2003年3月起,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7年8月8日晚7点,“我们邀请世界”北京20
期刊
李保存,艺名李宝存,1948年10月生,中国天津蓟县人,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擅长水彩画、油画、中国画。l987年、1994年、2002年在乌鲁木齐举办个人美展和联展。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全国、省级美展并有获奖,百余幅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新疆各报均以专版或专题介绍其绘画风格与作品,许多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收藏,艺术简历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
期刊
中国西部,多彩贵州,魅力惠水—— 一首布依民歌《好花红》唱红的地方。  惠水,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溯千年,这里的先民就在这片沃土、这条河流繁衍生息,炼就了高原的宽阔胸襟,大山的厚重情怀。  惠水,一片神奇的土地,历经沧桑,像一位长者饱经风霜,像一位智者,成熟从容,如今,又像一位青少年朝气蓬勃。  惠水,一片多情的土地,那翩跹的舞姿,是力与美的结合,那天籁般的歌声,承载着数十万子民的千年梦想,正在谱写
期刊
提起王西京,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他的画家身份以及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斐然成就。从王西京的画里倾情表现的众多历史人物中,人们可以看到,王西京对传统文化中中国文人的风骨精神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情结。中国的传统文人和有志之士,历来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情怀。现实中的王西京,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时刻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十年中,王西京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关心国计民生,提交了多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2005年正月初,人们都兴高采烈地走亲访友,我八十岁的老父卧床不起已整个冬天。“八十是人的一个大坎。”母亲说,“你们姊妹几个谁也不能给你爸庆寿,人家都说越庆寿限越短。”.在我的记忆中,辛苦一生的父母从来没有庆过寿。说心里话,我看到越来越虚弱的父亲,能度过漫长的严冬,过上新年,我们就很满足了。为弥补二老没有过生、庆寿的遗憾,我瞒着父母,与两个哥一个姐商量,确定正月初八不请外人,我们家破例为二老庆一次
期刊
中国西南有一个贫苦的待识别民族,叫穿青人。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现在北京工作的李从国先生,是穿青人的第一个博士。李博士不是名流,但却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李博士是个豪放之人,然而情感的细腻却让你目瞪口呆。贵州人李从国中的“贵州”二字,不是籍贯,而是概念。通过本刊记者与李从国博士的对话,将引领你走进一个“以真正承载思想,用执着支撑事业,任自由放飞生活”的经济学家、战略策划家、社会活动家李从国。    记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