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铝业重心东移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何黎
  全球铝业的格局正在转变。几十年来,西欧和北美企业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和交易。
  美国铝业(Alcoa)和加拿大铝业(Alcan) 主导这个行业多年,随着加拿大铝业在2003年收购法国法铝集团(Pechiney),这种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这笔收购使加拿大铝业在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
  但该行业正日益放眼于东方。10年前,中国的铝产量仅排名世界第四,但到现在,除了钢铁产量排名全球首位,中国也成为最大的铝生产国。在全球铝业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长给人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
  在公司层面,铝市场的焦点也在向东方转移。
  
  俄罗斯打造铝业“冠军企业”
  俄罗斯的Rusal和Sual近两年显露出进军全球的雄心,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扩张计划,但它们在2006年10月采取了迄今最具决定性的举措。Sual同意被规模更大的Rusal收购,组成United Company Rusal,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
  Rusal和Sual的所有者——俄罗斯寡头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和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Victor Vekselberg)之间的谈判,既冗长又不透明。双方此前曾进行过谈判,但未能达成协议。
  不过,整合俄罗斯铝业的产业逻辑是强有力的,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双方的合并表示赞许,意味着这次两人已达成协议。
  Rusal与Sual在2005年共生产380万吨铝,总产量略高于美国铝业(Alcoa)。然而,两家俄罗斯企业拥有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冶炼厂建设计划,使其可在未来与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差距。
  Rusal在西伯利亚南部Khakassia新建的一家炼铝厂不久将投产,这是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即将投产的第一家炼铝厂。该公司还计划在靠近西伯利亚Krasnoyarsk的Boguchansk建设一家新炼铝厂,年产能可能高达60万吨。
  Rusal还在与俄罗斯原子能机构(Rosatom)商谈合作,以帮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建一家核电站。该公司将在附近建立一家炼铝厂,并从俄罗斯东部的一处港口向亚洲客户出口铝。对于Rusal收购Sual的交易,俄罗斯以外的铝生产商担心,建立这样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国家冠军企业,将使外国集团更难打入俄罗斯市场。
  
  西方铝业是否还有未来
  许多业内人士现在正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西方世界的铝生产是否还有未来。炼铝是一个能源密集型产业,而能源成本高涨是近年推动铝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厂商无法在本土签订低成本电力供应合同,它们会把生产迁至世界上能源资源充足的地方。
  与许多西欧国家一样,美国作为铝生产国的地位也在没落,这反映出一个事实:中东和俄罗斯等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正在建设新产能。
  过去12个月来,Hydro已关闭了两家挪威炼铝厂,原因是它们缺乏竞争力;而加拿大铝业(Alcan)也关闭了一家瑞士炼铝厂,并计划2007年关闭一家法国工厂。
  加拿大铝业(Alcan)最近曾表示,该集团与能源供应商就一项新供应合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谈判,但未能取得理想结果,因此,该集团正对其年产量为20万吨的荷兰弗利辛恩工厂的未来进行评估。弗利辛恩工厂目前的能源供应合同将于2007年到期。
  在西方国家中,加拿大似乎拥有一个发展良好的铝产业,得益于该国丰富的水电供应。1996年,加拿大的铝产量为230万,预计今年将达到300万吨。
  加拿大铝业(Alcan)计划斥资18亿美元,扩建其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Kitimat炼铝厂,使年产量达到40万吨,提高63%。该集团表示,在扩大规模之后,Kitimat将成为全球成本最低的炼铝厂之一。
  
   全球铝产量将继续增长
  无论在哪里生产铝,有一点是明确的:全球的铝产量将会增长。CRU Analysis的咨询师罗斯·斯特罗恩(Ross Strachan)表示:“全球2007年的铝产量增幅将达到创纪录的270万吨。”
  预计铝的需求也将保持强劲,从而为高企的铝价提供支撑。目前的铝价接近每吨2800美元,大大高于12个月前的每吨2000美元。而分析师已预测,铝价在2007年仅会小幅下降。决定铝需求量的关键行业包括航空、汽车、建筑和包装业等。
  2006年全球市场的铝供应缺口大约为30万吨,这是铝价大幅上涨,并在5月份触及每吨3300美元高点的原因之一。
  加拿大铝业首席执行官迪克·埃文斯(Dick Evans)表示:“2007年的供需将基本持平。”他表示,氧化铝价格下跌和铝金属供应量增长,将小幅打压铝价,但市场的周期性不会像过去那样明显。他表示:“我们预计,在中期内,铝价不会暴跌。”
  埃文斯补充道,如果铝价真的大幅下跌,那么中国在铝生产方面的领先地位可能受到威胁。“如果价格跌至每吨2000美元,我们认为,中国和西欧的很多产能可能被迫停产。”
其他文献
买家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有钱、有阅历、有眼光,国内达标的人群基本以中年人为主,因此,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很容易产生共鸣。  在正式采访前,记者就收到了华辰本年度秋拍“影像专场”的拍卖图录,电话中李欣曾意味深长的说:要好好保存呀。见面后一聊,才知道了其中原委:  华辰2006年秋拍中,“影像艺术专场”是国内第一次正式举办以摄影作品为主的艺术品专场拍卖,记载这一里程碑事件的拍卖图录本身,随即也具有了珍贵
期刊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将发生在高端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上。外资银行带来了先进的财富管理理念和技术,中资银行利用本土网络优势积极应对。本刊将关注这一历史性的碰撞和交锋,记录下中资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乃至高端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中信银行这两年在零售业务领域异军突起,并积极构建私人银行服务体系。中信银行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变的呢,本刊就此专访了中信银行行长陈
期刊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系正在转型,我们应加倍留意他们对亚太区经济及对我们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首先在日本方面,本地生产总值在2006年9月份只按年微升0.2%,升幅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另外,由于工资的停滞以及失业率上升至4.2% ,9月份个人消费亦下跌6%,是5年来最大的跌幅。  一个月的资料虽不能代表整体方向,但日本股市过往的升幅全赖日本经济的复苏,所以市场十分重视上述两项资料。日本的投资主题主要是其
期刊
信用理财的学问    我爱信用卡,因为它确实是一张神奇而复杂的塑料卡片,据说不但能免息透支还能赚钱……  我爱信用卡,喜欢它身上贴着的复杂的各式LOGO,喜欢它能够港澳通行、全球通行……  我爱信用卡,因为我真的有十几二十张,而且还打算继续收集下去……  我爱信用卡,我准备根据建议,考虑一下,如何让信用卡实现我的理财梦想……  曾经有一个理财专家告诉我说,成为有钱人的第一步是先有钱,我相信了,如果
期刊
年金险产品一览之四:“钟爱一生”   这是平安的一款主打养老险产品,属于终身养老保险,被保险人可以领取养老金至100岁。领取额度采取递增方式,首年给付养老保险金按保险金额的10%确定,每给付满3次递增保险金额的0.6%。越到后来领取的年金越多,88岁时给付相当于保额的祝寿金。  这款保险有20年的保证领取,如果被保险人在保证期内身故,受益人可以领取未领完的保险金。    年金险产品一览之五:“安裕
期刊
在我们眼里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牛肉,在很多韩国人眼里,却是奢侈品。这是需求定律起作用。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活元素。吃,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级别的生理需求。而韩国,我们所共知,“亚洲四小龙”之一,现代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已经可比西方不少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均收入,按照2005年的统计数据,已经超过16000美元。  这样的一个人均收入是我们10倍的国家,为什么“吃”的问题
期刊
策划/王雪吟问题提供/郑强解答/钱经编辑部漫画/damon    PREFACE  这里有100个关于信用卡的问题和答案,分别是那些对信用卡常怀戒心的人、小心翼翼的使用者、手大脚大的“马大哈”和一众信用卡的拥趸最想知道的内容。  信用卡的诞生虽然已经跨越百年,进入中国后又在高端金融工具的“大位”上坐了很多年,普及却只是近二三年的事请。有些事物,拥有了广泛的受众,才真正具备了讨论的价值,抛掉了“王谢
期刊
策划/王雪吟  “第一次去丈母娘家拜访,怎会送牛肉?”  “生活富裕的家庭谈起吃肉,也眉飞色舞的?”  ——被铺天盖地的 “击中”后,我的大脑在徘徊于缠绵悱恻的爱情之余,还想了一些专业的问题:  从经济发展来说,韩国位列发达国家阵营,与我们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不同。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韩国加入WTO时间比中国早,国际自由贸易程度应该比中国高。  从人民生活水平分析,人家人均GDP是我们的10
期刊
威客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810mm、1985mm、1760mm,轴距为2890mm。与一般MPV车型不同,威客的设计带有浓重的未来气息,同时融入了纯粹的古典设计元素,在古典和现代中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前后组合尾灯,高可视性极高,保证了夜间驾驶安全;细节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在降低气流干扰和风燥的同时,提高燃油经济性。  威客的内舱设计十分人性完美,浅色调内饰,凸显宁静与舒适。富有高科技感的蓝白仪表
期刊
私募基金在国外的标准定义是:  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募集的基金,它是相对公募基金而言的。由于它的募集对象很有限,因此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不像公募基金一样严格。    提及“私募”,大多数人的反应是  ——神秘。    他们是地下的、隐匿的、非法融资、地下钱庄,  种种莫衷一是的形容词加诸其身,  更专业一些的误读来自于业内,  私募基金必然是某次股价飙升的幕后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