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模式探讨

来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人才培养供给侧需与产业需求侧相适应,高等教育如何避免“两张皮”问题?现今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为满足创新经济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将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交叉融合的“课创交融”五步教学模型与专业课程教育-“双创”教育-“大创”项目训练-科研成果转化-“互联网+”大赛的耦合实践模型,以及“课创交融”的教学与实践整合模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以上领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按照同一模式进行培养,无法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前8%的学生组成拔尖人
目的 探讨简化OSCE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级312名护理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简化OSCE考核模式编写病例,设计考站进行考核,自行设计
在分析学院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基础上,开展“两双一结合”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省部级科研平台或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或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两类平台,紧密结合导师的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开展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着力提高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打造具有“两双一结合”特色的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材料工程领域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他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悲悯底层命运,他笔指官僚权贵秉持道义。拒绝浮躁喧嚣,时代却夺去读者耐心;关注现实民生,他为民
青年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无穷的动力,我们的青春才会放出绚丽的光彩,自己的事业也才能成功  2016年2月1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关键卫星”成功发射。卫星采用了具有抗辐照能力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身为龙芯CPU首席科学家,看着这个长大的孩子,胡武伟倍感欣慰。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M103诞生。它的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M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逐步由高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经济领域内各行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重新思考
“教育案例开发+梯度”是以自主专业成长为目标,幼儿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案例开发的梯级难度,在洞察教育生活、采集信息素材的基础上,撰写、交流、研讨教育案例,并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更新人员配备.其中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双创”和“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仪器分析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从小就是热心肠  苏阳,1989年出生于青岛一个普通家庭,家里虽说不是特别富有但是吃穿从来没愁着,父母对他家教严格,母亲经常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幼小的苏阳懵懂的点点头,从那个时候他心里就埋下了助人的种子。  1995年,苏阳6岁,有一次他在外面玩耍,看到张奶奶费力的提着一桶水艰难的走着,懂事的苏阳快步跑过去帮忙,但是尽管他用尽力气还是不能提起这桶满满的水,张奶奶抚摸着他的头并不停的夸赞。最后,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