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内容,提出了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对于实现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能力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对策
  急诊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的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风险预见很难,存在着很多风险因素,这就导致护理工作难度加大,护理质量受到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患者生命安危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管理者需要加强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对策,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护患矛盾问题的出现。研究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其管理策略及进展对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有效控制護理风险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急诊护理风险识别
  要加强急诊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要完善风险识别方法和内容,具体而言,目前较为通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经验法,通过对常年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一定的技术分析法,明确急诊护理各项工作易发生风险的环节,人员及时间段。第二,调查法,通过设置专门的调查表,对关键人员开展调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信息进行全面把握。第三,流程图法,通过分析综合流程图及高风险部分的流程图,对总体护理风险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而综合分析出急诊护理各环节的风险问题。第四,逆向思考法,按照逆向分析法,对实践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探究,探究导致意外问题的成因。第五,头脑风暴法,通过会议方式,创设自由轻松的会议氛围,鼓励每一位护士能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护理工作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交流,探究。这几种方法对于急诊科风险识别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急诊护理风险中也会常用到这几种方法,这也是有效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
  风险识别内容。风险识别主要是对急诊过程中的一些高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具体而言,急诊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高危患者,在急诊过程中,一些吸毒,酗酒的患者,一些不配合治疗,性格暴躁的患者,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急诊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第二,高危护理者,高危护理者主要包括的有一些新护士,技能水平不高的护士,情绪容易激动的护士及一些实习期不长的护士,这些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护理风险问题。第三,高危环节,急诊护理的高危环节主要包括急诊就诊环节,危重患者转运环节等,在这些环节,涉及到的程序很多,患者及家属心情不稳定,如果护理者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就容易产生护患纠纷问题。另外,在转运过程中,危重患者的病情极不稳定,如果某个护理环节出现疏忽,会很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二、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1、加强法律教育
  医院要加强护理者的法律教育工作,能够定期开展法律学习班,引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还需要鼓励护理人员自觉主动地通过网络途径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并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的考评活动,将集中教育与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有效丰富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只有这样,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才能得到提升,护理人员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风险识别经验,其风险识别及评估的能力才能提升,这样,才能做好风险的有效控制。
  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是预防护理风险的制度保障。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很多,护理工作繁琐,难度也很大,因此,医院需要结合急诊护理的特点,依据各环节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医院要能够组织专业人员,对急诊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整理一些资料对风险进行识别,对急诊过程中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详细的资料分析,整理出风险类型,制定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后,要严格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每一位护理人员都需要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根据相关程序开展护理工作,避免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3、提升急诊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高低关系到安全风险管理质量的优劣,对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有效控制急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必须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护理水平和素养。要保障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就需要为护理人员提供必需的培训,提供一些进修学习的机会,要能够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学习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提升其能力。作为护理人员个人也需要主动加强学习,能够学习一些护理新知识和新技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对各种疾病的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有准确的把握。对于一些新手,医院更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另外,医院还需要根据护理人力资源情况,分层次的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再培训,实现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 王萍.中国临床护理. 2012(04)
  [2]提高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 毛海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7)
  [3]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核心制度落实的影响[J]. 张伟利.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32例神经外科患者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化护理.观察2组住院时间、术后并
摘 要: 计算存在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重要一环恰恰是老师们最头疼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数与计算课程同样有自己新的特点,计算作为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它有效的准确性不仅会影响和制约数学学习进程和质量,还会影响和制约其他自然学科的学习质量,现实生活中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对
目的: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接受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核医学测定,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
摘 要: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和评价不再如传统那般,简单地照搬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或者从数学练习册中选取,而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具体接受情况,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布置。可以说,如何有效地设计和评价小学数学作业不仅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必需,更是检验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执教小学数学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布置
摘 要: 数学学困生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信心不足,严重影响身心发展。研究和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是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学困生 转化策略  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学困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输液室优质护理方法,观察其对于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纠纷及投诉率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对所有急诊输液患儿
摘要:收集84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护围术期舒适护理,对照组给护围术期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舒适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舒适率都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护理  为了研究
摘要:目的: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方法下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5.12-2016.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共计22例。所有的患者中,年龄最大为65周岁,最小为26周岁,其平均年龄为40.1周岁。以上患者在本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局麻+监护C型臂X线机透视下靶向穿刺技术,且在初次手术之后的6-8个月的时间内,所
摘 要: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注重交际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对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当今高校英语公共课的变化趋势,讨论了高校英语公共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教学能力 构成要素 高校英语公共课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工作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贯穿整个教育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占3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