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恋,我的羁绊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是个自私又爱“作妖”的父亲。自从苏母去世,这位爸爸就不断“作妖”,而在这之前他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想作也作不起来——苏母才是家庭的中心。
  苏家是一个典型的拥有“自恋型母亲”的家庭——父亲围着母亲转,孩子也围着母亲转。她的喜怒哀乐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的生态。即使在苏母去世后,苏家人还要去处理因之产生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什么是自恋?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西瑟斯。纳西瑟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他出于对自己倒影的迷恋,为与之合一,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
  从“自恋”一词的起源可以看到,自恋的显著特点就是过分自我关注,以自我为中心。

自恋型母女关系


  一个自恋型的母亲,需要不断从家庭内部获得关注和认可来维持自己的自尊,而遭殃的往往是女儿。自恋型母亲会把女儿当成自己的反射和延伸,让女儿成为满足自己自恋需要的工具。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提到了10种与“自恋”母亲的相处模式:
  女儿常常想得到母亲的爱、注意、赞许,却没办法取悦她;
  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女儿的感受;
  母亲嫉妒女儿;
  母親并不支持女儿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母亲的需要相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着母亲转;
  母亲没有同情心;
  母亲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为了满足母亲的情感需要,把女儿当成朋友,而不是女儿;
  母女之间没有界限、没有隐私。

自恋型母女关系中的错误信念


  女性通常是从母亲那里学会如何做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拥有健康人格的母亲会帮助女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女儿信心、勇气、坚强的内心、爱和同情的能力。而自恋型母亲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1我的价值取决于我做了什么


  为了赢得母亲的赞许和爱,女儿会自觉寻找“正确”的方法迎合她。
  此间,不同的女性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我定会让你满意”,成为“成就导向型”;另一种是“我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你的要求”,成为“自我破坏型”。
  “成就导向型”女性依赖外部环境的认可,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不能肯定自己的成就,贬低自我。
  “自我破坏型”女性挫败感很强,易放弃,甚至用酒精等成瘾物麻痹痛苦,其自我破坏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内心的声音“你做不到”。

2“你能为我做什么”和“我能为你做什么”


  自恋型母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爱和支持,使得女儿在伴侣的选择上,抱有“从母亲身上没有得到的爱,我想从另一半那里得到”的想法,期望遇到“你能为我做什么”的另一半,希望对方能无微不至照顾自己,时时刻刻依赖对方。
  “成就导向型”女性往往会寻找需要被照顾的男士做伴侣,让自己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期望“我能为你做什么”。
  两种结果,都是与母亲相处模式的重复。

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成为母亲后,若对自己的遭遇没有觉察和认识,自己的遭遇将可能在女儿身上重演。
  当她意识到与母亲的相处模式所带来的极大困扰并对此保持警觉时,又容易矫枉过正,比如你的母亲经常忽视你的感受,你在对待自己女儿时过分关心,害怕女儿产生“母亲不在乎我”的想法。

为改善自恋型母女关系支几招


  如果你受到了自恋型母亲带来的不良影响,希望以下五点能助你摆脱困境。

1接受困扰的存在


  摆脱困境的第一步就是承认母亲对自己造成的困扰。在这里你可能会陷入讨价还价的纠结中,不断否认和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但你必须要这样做。
  在心中设想一个理想母亲,尽可能多列举她应该有的特征,和自己的母亲做对比,承认自己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真实体验这种痛苦和失望,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直到它们慢慢消失。

2反驳内心的消极信息


  要摆脱以母亲为中心的状态,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就要努力消除母亲内化给你的消极信息,当批评、讽刺等消极声音出现时,要做出反驳,指出错误,不断重复这样的练习,让头脑里产生正确的观念。尤其当母亲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转移给你时,要警惕这是母亲的情绪而不是你的情绪,告诉自己不应该是“替罪羊”。

3创造“内在母亲”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通常极度敏感,对别人的言行反应十分强烈,其实这是由于某些事情引起她不好的记忆而造成的“情绪崩溃”。
  可以在内心设想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她来自你的母性本能,让来自内心的声音帮助你、安慰你、支持你。和你的“内在母亲”列一张“我是怎样的人”的清单,一起回顾自己的优点和个性,多与“内在母亲”交流沟通,让她成为你的力量源泉。

4重新定义自我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往往依赖于母亲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所以你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定义自己。给自己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玩一个关于“我”的游戏,从喜好、憎恶、观念、理想、信仰、欲求、兴趣、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详细描述自己,让这个练习帮助你认清真实的自己。
  从“我”的描述中,找出自己的兴趣,付诸行动,让兴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激情,实现梦想。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事情,会使你快乐,让你获得深深的满足感,从而树立信心。

5建立健康的相处模式


  对自恋特质少的母亲,直言不讳地告诉她,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刚开始这样做时,可能会遭遇来自母亲的阻力,她会试图突破底线,让你遵从她的意志,这时你要坚守底线并温和地处理问题,让母亲慢慢接受现在的你。
  而对于有严重自恋特质的母亲,就很难期望她做出改变了,那你可以试着减少与母亲的接触。或者一起寻求心理师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当你从过去的困扰中走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发展出爱的能力,你将迎来生命的曙光。
其他文献
每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之所以定在这个日子,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就是在2008年8月8日开幕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运动健身的理念扎根于大家心中不断萌发,从未停止。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运动健身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不过你可知道,身体的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身体锻炼会同时作用于心理层面?健身如何帮人们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和常見心理疾患?高风险运动中哪些心理因
期刊
强迫型人格常常会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还是对待生活和情感的一板一眼,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过于控制”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从现實层面看是种优势,因为会让事情趋于稳定和落地,令人放心。可从精神层面说,它就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所以当焦虑升高,一切变得不受控时,强迫型人格的内心体系就会崩塌。控制能降低强迫吗?  随着对来访者小优(化名)的咨询进行(案例接2021年07期
期刊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期刊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  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
期刊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面向社区则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现以通辽市某旗H社区为例,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些经验。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形成工作特色  通辽市某旗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于2018年年底启动实施。在试点建设的这段时间里,结合当地
期刊
从工作压力说起  为什么非工作时间总是无法放松心情?为什么下班后的休息也无法让你精力充沛?为什么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处理起来总是那么棘手?仔细体谅,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下班后在家远程办公已经不再鲜见。员工无须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是以一种更加自如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灵活性大大提高。同时,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私人生活被“入侵”也成为员工面临的恼人问题。这种种现象导致个体无论
期刊
调整不合理的家庭关系,实属不易。这个过程考验的是每一个成员。只要有人“霸着位置不动”,那必然会阻碍其他人回归原位。而霸着的人,也有其霸着的原因,欲追根溯源可能又得回到其原生家庭。一代接一代,环环相扣,解开一个锁,还有另一个锁等着你去解……  第三次咨询,坐下后,我开门见山地问:“两人的散步,最近还在进行吗?”  “走了几天,后来孩子又不来上学了,就停了。儿子一不上学,他爸就着急上火了,又冲我发火…
期刊
小k同学的绘画表达、绘画治愈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将这部分爱好发展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的专业坚持从事着。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投射行为,依托大脑半球分工功能理论,以艺术的形式给予展现,从而形成一种自然丰满的心理治疗形式,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用大脑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更直接地处理情绪问题,间接改善认知相关偏差。同时绘画治疗也融合了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治疗以及结构化治疗等流派的基础理论,集各家治疗思想
期刊
《禁闭岛》被誉为“世界十大悬疑心理电影”之一,可谓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1954年,联邦司法官泰德和搭档查克奉命前往远离大陆的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寻找意外失踪的女病人瑞秋。但他的另一个目的是想要查找害死妻子的纵火犯莱迪斯的行踪。通过调查,泰德相信凶手莱迪斯就关在岛上的C区病院。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这个岛很可能是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实验的秘密基地,他想揭开这个阴谋,解救无辜的病人。  历经
期刊
自2018年起,国家设立了“中国医师节”,定为每年的8月19日。提起医师,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治病救人的临床医师,但自新冠疫情暴发,公共卫生医师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每当一个地区出现疫情,除了临床医师救治患者外,公共卫生医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冲锋陷阵,进驻疫区采集样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而,这只是他们工作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在本期热点追踪栏目,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闫芳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