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肝脾肿大原因待查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史摘要  患儿男,22个月,于1999年8月1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9℃,无咳嗽、吐泻、皮疹等,外院治疗时发现患儿肝脾肿大,经抗感染治疗热退后,肝脾仍肿大。转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肝肋下3.5 em,脾肋下5 cm,质地硬,无触痛,骨髓穿刺示“缺铁性贫血骨髓象”,予速力菲(琥珀酸亚铁)等治疗后,血红蛋白略有上升,但肝脾无缩小趋势,于1999年9月23日出院,出院后继续补铁治疗。1999年11月7日患儿出现咳嗽、发热,体温最高达40.5℃,遂第2次入院。入院时查体肝肋下4 cm,脾肋下8 cm,质地硬,触痛明显,予多种抗生素治疗1周后热退,再次行骨髓穿刺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脾亢骨髓象”。患儿住院期间,面色渐苍白,考虑恶性病可能性大,诊断性行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1周后脾脏缩小至肋下5 cm,血象三系均上升。1999年12月5日出院,并继续VP方案化疗。2000年1月14日患儿患水痘,遂停服泼尼松。2000年2月1日又出现发热、咳嗽、声嘶,外院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2月11日入本院后予抗感染、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2月14日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且皮肤有出血点,当晚咳嗽加剧,气促明显,予强心、利尿、平喘治疗无效。2月16日患儿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第3次入院时查体:T 39℃,P 130次/min,R 34次/min,BP 12/8 kPa,营养欠佳,中度贫血貌,声嘶,无三凹征,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脏肋下2 cm,脾脏平脐,质地硬,稍有触痛,肛左处可见分币大小皮损,有渗血。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频2月余于1997年11月14日入院,体检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尿液膀胱肿瘤抗原(BTA)试验(+),尿脱落细胞3次找到肿瘤细胞;B超:膀胱前壁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效果及供者捐肾后的恢复情况。结果:4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9~11d出院。4例受者经8~20个月随访,术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炎性混合痔进行手法复位后行内痔枯痔术 ,加中药内服外洗 ,从而使炎性混合痔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大部份患者 (98% )经 1次治疗疼痛立刻消失 ,活动
微卫星(MS)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由于微卫星在肿瘤及相关疾病中表现出的不稳定性(MSI),因而使之成为肿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
回顾 5 0例脑转移瘤全脑照射加多次瘤体内放疗的情况 ,探索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 41例 85个病灶经治疗后 3~ 6个月随访表明 ,肿瘤总控制率为 82 .4%。综合 1次全脑照射加多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是心肌的结构蛋白,具有高度的心肌组织特异性,但缺乏种属特异性。cTn Ⅰ现被证明是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疾病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可以为心肌损伤
丁香油是名贵药物,其主要成分是丁香酚(约占90%),具有抗菌、健胃等作用[1]。由于丁香油不稳定且很难溶于水,在制剂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失,影响其制剂质量。我们采用环糊精包封技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该病起病隐匿,病变范围广泛,临床表现各异,确诊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现对我院1990年9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15例MM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