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发散思维训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的突破作用,是创新思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不追求问题的唯一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强调的是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对于创新性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关心的是,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思维,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进行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是改革传统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发散思维,利于语言的活学活用,提高发音的正确度,提高写作能力、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的多种表达方式,在不断地辨别读音、转换表达、了解语法知识、大胆写作当中,达到熟练使用英语的目的。发散思维训练方式很多,可以通过发散提问,要求学生讲出所想到的全部办法来解决某一问题,或列出所想到的全部事物,达到提高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目的。
  
  一、语言发散思维训练
  
  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学习英语,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更为重要了,所以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尤为重要。多年来,传统的语音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教认“国际音标”,拼读单词,或写出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发音、字母组合的发音,但由于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地方口语等多种因素,造成一部分中国人讲出的英语无法使外国人听明白,所以英语教师们正努力改进自己的语音教法;探讨发散思维训练。教认国际音标是在初一阶段让学生说了一些简单的语句,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上述原因我先从“听”人手,采用放录音带的方式,让学生先反复听,然后四人一组,互听互说,再个人争取在班上读,老师不评价谁好谁坏,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敢发言,然后老师把发音好的同学请几位到黑板前,让他们向全班发音,然后再放录音带,再由老师指示让同学们观察他们的口形,听发音位置。这样一来,学生的好胜心很强,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听录音,模仿发音,希望自己的语音能胜过别人,能更像录音带中的发音,形成一种好奇、求知欲强的创新精神,敢于怀疑教师、他人的观点,主动追求最好的东西。了解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培养了他们学习上细心、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二、写作发散思维训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前些年的教本都没要求写作训练,即使有一点,都是简单的看图写话、完成短文所缺单词。这种编排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2001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初中三年制教科书,对写作要求明显提高,除一些常规的单纯抄写、填空、组成句子、看图写话、段落改写、句子翻译外。鼓励学生使用他们已学的语言,不仅做课堂里写的练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况。例如,写自己或同学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或写自己的家庭、班级、回信、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这一训练应从初一就开始,直到初三,坚持不断,由易到难。这些练习要尽可能做到有意义,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定期开展作文比赛,鼓励、支持学生向校报、杂志社投稿等,这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例如,教学初三课本MAKE OUR WORLDMORE BEAUTIFUL这-文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首先提出To protect ourenvironment what.we should do and what we mush't do? What have you'done? What you haven't done?在不违反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行为和言论的“自由”。学生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随时站起来向老师提问,可以几人一组讨论,可以对话、表演,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想说就说。采取这种发散思维训练,学生可拓宽无穷的知识面,再布置作文题:“How to make our home town beautiful.”由于学生发散了思维,掌握了更多的语言材料,所以写出的文章真实、有意义,同时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语法发散思维训练
  
  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而不是让学生死记背语法规则。传统教学中,往往由老师讲解归纳语法。这种教法,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听课过程中往往走神,即使能背规则,也不会用。所以,在教学语法时,发散思维训练也很重要,如教名词复数,老师拿出实物或图片展示并板书abook, twoboods; abus, three buses;six babies; a boy,sever boys; a knife, eight knives;a photo,nine photos;atomato;ten tomatoes。通过实物图片的展示和板书,让学生们观察讨论;发现所观察到的规律,小结名词变复数的规律,提醒学生注意相同处与不同处。
  又如,讲宾语从句有关时态的变化这一点,教师问学生,转述他的话并板书。例如,问:“When did you buy this pen?”答“I bought it last week.”转述为“She says that she bought the pen last week. ”又“They say they will go to Mdunt Emei next week可转述为“They said they would go to Mount Emei the next week.”但如果说“The geography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and the moon”等比较典型的一些句型时就要特别注意启发、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小结时态有哪些变化,找出特殊性并多问几个为什么,发散学生思维,再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点记忆牢固,更能实践于听、说、读、写之中。
  总之,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体现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英语学活、学好,同时发散思维品质也是教师自身保持教学思想以及学术思想青春活力的源泉之一。
其他文献
做高中数学题一定要有好的方法,还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会做数学具体就是要会理解数学概念与性质,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外延与内含。做数学就必须懂得做数学的方法,特征,本质与目的。  一、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  数学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基本形态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高度社会化。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定量化研究的学术性发展
期刊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的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的观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制约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课改能健康稳步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实际问题。跨入21
期刊
美育渗透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个任务,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丑美善恶的能力。它是培养一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它能使人精神充实,开朗活泼,也是一个人品位的体现,对学生的德、智、体、劳等方面也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遵循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以人为本    教学教研,不论如何改革,怎样大胆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没有兴趣,那就谈不上怎样去观察、实践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笔者在此结
期刊
现代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持续地听课,数学学习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思维迟延,跟不上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 乱”和“怪”;长期以来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长期使用“八个培养”教学法
期刊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提高词汇复习质量,分析长难句,加强阅读基础;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扩大阅读量;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做好各种题型的指导,比如主旨大意题,判断推理题,猜测词义题,事实细节题。综合应用上述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高考成绩。  一、高考命题原则  国家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说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实验观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为生物教师必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多观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而实验教学是各类学校实现
期刊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特征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那么,如何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呢?    一、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教
期刊
内容摘要: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学习新的理论,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小组活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组形式、操作方法和教学意义;也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小组活动教学法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 小组活动 学生     一、引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1、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