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系统分析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新媒介传播相适应,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系统,把握新媒体语境中的传播生态,使传播要素精准化,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率的切实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传播系统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概述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涉及平面媒体传播、电子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数字化传播等,也有丰富的个案实例研究。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传播情境下非物质文化的流变和生存呈现出新的样貌,集体价值身份与个体审美价值的二元对立是传播机理的实践症结。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不足;大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模糊,传播中存在隐性偏向。新媒介的兴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平台。但是,数字媒介更有利于弱语境文化的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存在形成新的文化霸权的危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重视“点”的描述,甚于重视“面”的建设,研究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够。一是研究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不仅是一个自律的体系,更是一个关系性的网络”的研究前提把握不力。二是研究滞后于传播实践,未能提供可行性较强的指导方略。三是研究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和深入性,大多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简单重复。因此,关注网络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系统,以计算机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行为,能够从更接近本真的视角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规律。
  2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系统构建措施
  2.1加强媒介融合运用,增强受众接触的整体性
  在媒介高度融合的今天,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手机通讯网络等多方面的合作,保证受众能够更加便捷的接收。同时结合当地的受众接触习惯,加强传播媒介的融合运用,实现无缝传播,系统传播,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加强受众的接触度,真正实现受众的全面接触,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其非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愈来愈多地运用移动终端接收信息,因此,除了采用短片的方式以外,还可以运用网络平台的互动,引起话题讨论、社区论坛的互动,增强碎片化时间的运用,让大众能够随时随地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中。同时还要根据网络流行文化的特性,加强传播信息的通俗化,让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松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通过不同媒体的结合,为受众建造起更加形象、立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加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形成认同感,增强参与感。
  2.2与VR技术相结合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即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受众可以通过VR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浸入式的体验某一环境。2016年是VR技术飞速发展的一年,“2016首届全球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预计未来VR技术将应用于医疗、教育、科技等行业,发展前景广阔。VR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多样化的数字技术可将无形的非遗信息转换为可观、可听、可触的数据,为观展环节的信息传播与互动体验提供了内容与技术上的支持。观展过程中可采用基于室内精准定位的智慧展览App,它能够根据观众位置的变化,建立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智能传输渠道,实现非遗信息的智能化推送。⑦通过VR技术,用户可以参与到体验感知中。与网络直播相比,VR技术将虚拟与现实更加完美的融合,受众不再以“第三者”的角度“旁观”,而是通过“第一视角”以“当事人”的感知参与其中。VR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受众的参与感,还可以将娱乐、健身、休闲与非物质文化传播的教育功能相融合。目前,最广为人知的VR技术应用在VR游戏中,VR游戏是体感游戏的升级版,包括体育类游戏、探险类游戏、学习类游戏等等。游戏开发者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VR游戏相结合,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VR游戏。比如,备受民众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赛龙舟就可以与VR技术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健身休闲功能的VR游戏。
  2.3加强新媒体手段的引入和受众接触的密度
  在传统媒体中加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了解,能够在受众心中形成一种印象,即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然而传统媒体的覆盖毕竟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应该引入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增强无缝传播。同时根据新媒体用户的使用特点,可以结合区域的文化、历史,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更加通俗易懂,采用网络短片、微电影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可以加强网络互动,以有奖竞猜等方式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同时增强社交网络的使用强度,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建立公众账号,增强网络互动。利用社交网络的群体性,以群体为单位进行信息传播,增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了解。
  2.4与网络游戏相结合
  在Web2.0的时代背景之下,网络游戏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空间。现在电竞游戏已经成为了一项受广大玩家欢迎的运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将电子竞技运动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国际上也有许多知名的比赛,CPL电子竞技职业联盟、ESWC电子运动世界杯、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子竞技赛事。目前最火爆的网络游戏为暴雪公司出品的《魔兽争霸》及其延伸游戏DOTA、美国RiotGames开发的英雄联盟、同样为暴雪公司出品的《守望先锋》。研究这些游戏的故事背景不难发现,故事的母题多为西方的传说故事,如魔兽争霸中的种族分类为人类、兽族、精灵、不死,这与西方玄幻故事相似。这一种通过游戏进行的文化输出,其影响不容小觑。我国现在游戏产业的文化输出能力有限,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部分电脑游戏已经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比如曾经风靡全国的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1》中就多次出现了关于少数民族祭祀的场景,但是单机版游戏动程单一、简单,对于玩家吸引力有限。网络游戏变化繁多,对于游戏玩家吸引更大,并且通过完成游戏任务的形式,引发玩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与网络游戏的情节相结合,不仅让游戏玩家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打造出极具“中国风”的网络游戏,事实上,游戏产业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网络游戏的输出,使中国“走出去”也成为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重要的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网络游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结语
  随着流行文化的介入,大众对于傳统文化关注越来越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具有自己特色,也是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通过新的媒体组合传播方式,能够创造出更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方式,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通过多元化传播渠道,将传统的文化遗产融合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增强其被接受的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芸.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J].传媒观察,2010(8):42-44.
  [2]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19):44-45.
其他文献
作品十
期刊
作品八
期刊
作品十一
期刊
作品十四
期刊
作品十二
期刊
作品九
期刊
摘 要:旗袍是服饰,服饰是符号,依托文化得以延续,一种服饰从符号演变成文化需要服饰本身是否具备以下特性:潮流性:被大众接受并喜爱、艺术性:标签化,得到审美和认同,被冠以文化的头衔、长久的生命力:紧随时代发展,既保留又创新,生命力更多是依托穿着人群。从旗袍的演变看时尚文化發展的轨迹,同样是传统服饰,汉服和旗袍一样,都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第一章 旗袍的起始时间和社会背景  1.1旗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国力的逐渐增强,科技成果也屡创佳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也出现了持续进步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园林施工新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园林新工艺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园林设计过程中自身的施工水平和所在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品质,深刻的影响了园林工艺的发展道路。但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园林景观的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现代女性相对传统的古代女性更加自由、没有束缚,思想亦更加开放,因此女性艺术家在绘画群体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师法传统,并且尝试突破与创新,无论是在题材、绘画技法、绘画材料,还是绘画媒介等方面,都在寻找具有标识性的现代语汇。  关键词:女性;工笔画;传统;现代;女性绘画  一、影响女性绘画发展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期刊
摘 要:闽南民间信仰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国情的影响,我国建国初期对于闽南民间信仰研究的发展速度较慢,但近些年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回顾多年来对闽南民间信仰的研究,既有成功也有不足。  关键词:闽南民间信仰;信仰研究;回顾  引言:  由于闽南民间信仰文化对于我国而言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所以我国学界对于闽南民间信仰的研究和调查也相对较多。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我国学界已经彻底将闽南民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