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隐形教育载体的使用优化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社会大众中的广泛普及并占主导地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在该时代背景下,从大学生毕业季隐形教育谈起,以广东省5所全国排名前100的重点高校(涵盖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和农业类四种学校类别)的学生工作官方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毕业季发布的81篇推文为例,通过充分详实的数据及案例分析,探究不同学校通知类、通讯类和情怀类推文的表达形式与受欢迎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為改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隐形教育的载体优化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媒体;大学生;隐形教育;毕业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2-0056-02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是未来推动科学进步,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毕业季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里程碑。在此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大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为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心理辅导,教育大学生更充分地了解社会,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个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自媒体(We Media)对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产生着愈来愈强烈的影响。若能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特点来传达学校通知、发布相关新闻及辅助课堂教学,将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将隐形教育运用到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掌握自媒体传播规律并加以充分运用会事半功倍。
  本文从使用人群最为广泛的微信平台入手,整理了广东省5所全国排名前100的重点高校学工官微2018年毕业季期间所推送的与毕业相关的文章,对不同类型推文的表达形式进行统计和分析,期望能从中发现规律,深入探讨大学生教育新载体——自媒体平台在开展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1  推文内容类型分析
  平均阅读量统计结果表明,三类文章中,A校、B校、D校“通知”类推文平均阅读量最高,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的各项通知更为关注,因为这和自己学业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对这类文章的敏感度更高。平均点赞数统计结果表明,三类文章中,B校、C校、E校“情怀”类文章平均点赞数最高,说明大学生对情怀类文章的认可度更高,情怀类文章更容易激发读者共鸣,情感生活是大学生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精神生活的来源。毕业季期间,需及时向学生推送各类通知(有关答辩工作、学位授予工作等),学生们对通知类信息较为敏感,毕业季也是众多情绪涌现的时期,情怀类的文章常常能够唤起毕业的欣喜,离别的不舍,引发共鸣(图1~图5)。提示我们如能将情怀类元素融入通知类文章中,既能提高文章阅读量,又可增加读者对文章的认可度,提高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质量。
  2  推文表达形式分析
  隐形教育的开展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一个能够深入受教育者思想和生活的有效载体是教育者探索隐形教育的关键。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受众最广泛(尤其是大学生)的自媒体平台,无疑是开展隐形教育工作良好的载体。现将选取各校学工官微2018年上半年毕业季推文中阅读量及点赞数均排名前三的文章,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运用学工官微更好地开展隐形教育。
  共有10篇文章纳入分析(情怀类5篇,通知类3篇,通讯类2篇)。其中,“我即将走向新的旅程,但我永远爱你”“毕业前一定要做的十件事”“我们与D校的故事,仍在继续” “作品展播|青春不散场,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这4篇均为抒情类的文章,且均围绕毕业季“热点话题”展开。题目具有感染力,戳中泪点,一下子将读者带入毕业各情境中,一时间,在求学路上的一个终点,职业生涯的崭新起点,对大学生活的眷念与不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便随着对自己学业有成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许,纷纷涌上心头。内容上,以毕业季各场景切入,拍毕业照留念、准备毕业答辩、回忆大学生活,引发同学们感恩过去、憧憬未来的共鸣。图文形式罗列出毕业前必须做的十件事,每件事都在帮助学生回忆大学生活中的各个瞬间,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回忆了大学生活,表达了感恩、不舍、期待之情,校友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对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期望。同时配以具有感染力笑容的照片,将读者情绪带入文中。
  “毕业照在康乐园的前世今生——A校毕业照特辑”,题目点金,文笔清新自然,诗情画意,具有文采。内容丰富,且具历史价值,结合热点话题“拍毕业照”,通展示A校历年毕业照,讲述其背后的故事,科普了A校部分历史,宣传了A校的精神——做到了隐形教育。“毕业盛典全攻略:参加如此盛会,你准备好了吗?”“@所有人,最全华师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暨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时间表来袭!”均是在通知类文章中融入科普教育,实用性强。后者语言幽默,学生容易接受,在通知学位授予仪式时间的同时,科普了拨穗礼、学位服的知识,完美地做到了隐形教育。这提示,在通知类推文中将热点话题、情怀因素与科普教育相结合,既有吸引力,又能引起读者共鸣、获得认同,同时做到学生工作的核心部分——教育,这是学生工作的一种理想模式。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目前运用学工官微开展高校学生工作侧重于“管理”方面,但“教育”才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将教育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且不显得突兀,以渗透式、隐形化的形式进行,将是探索运通自媒体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
  通讯类文章,仅两篇上榜,“超接地气,实力圈粉的毕业典礼尽在华南鲤工芒果莲雾大
  学!|2018届毕业典礼”,运用朋友圈流行用语,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表达,配以现场图、音频、视频,完美地还原了毕业典礼现场的情景。将通讯和学生们感兴趣、实用的话题相结合,既起到宣传作用,又使同学们获得有用信息,相得益彰。这提示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可以适当改变传统通讯稿写作方式,结合学生兴趣、习惯,采取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结论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平台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形式,但如何从内容类型和表达形式上提高公众号运营质量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教育融入到自媒体平台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以渗透式、隐形化的形式进行,将是探索运通自媒体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就毕业季而言,以“热点话题”入手,将情怀因素融入通知类文章,并适当进行科普教育,能够提高关注度和认可度,同时做到隐形教育;推文语言可以适当幽默,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形式上应采用新颖而充满活力的排版方式,并以图文、视频、音频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7(4):1-25.
  [2]李杨,柴腾,张久珍.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育人功能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57-164.
  [3]何哲,黄璜,刘文宇,等.建设网络强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指南——《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体会[J].电子政务,2016(6):2-25.
  [4]朱峰奇.我国德育教育研究25年的趋势与脉络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8,6(6):67-7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方政务微信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化。为了形成良好和持久的传播效应,地方政务微信可以从做好内容定位、做好日常报道、做好涉地宣传、做好特色凝练、做好受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地方;政务微信;提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71-03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地方政务微信从遍地开花阶段,逐渐向分
期刊
摘 要 主旋律作品难传播,是影视创作者历来面对的困境。而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主旋律作品如何俘获年轻受众的注意力,更是对创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在青少年观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利用其特有的青春基因,推出一大批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青春派”纪录片,并且大胆创新传播模式,从互联网平台率先发力,继而通过电视媒体助推,产出了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爆款,成为媒体融合生态下
期刊
摘 要 教育类网络舆情是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南省2018年度教育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地域和时间相对集中,中小学是热点舆情事件的主要涉事主体,师德师风、校园管理和教育公平类事件是教育舆情的高发类别。从传播规律上看,社交媒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孵化器,传统媒体在舆论场仍具有重要话语权,相关部门的舆情管理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育;网络舆情;社交媒体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虚假新闻的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呈现扑朔迷离的面貌,尤其是隐性失实新闻,识别、规避更为困难。在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发展的过渡阶段,传统媒体要守住新闻专业主义的品格,做好“把关人”,网络新闻媒体也要净化自有平台UGC内容,提升内容审查水平,制定健全的补救制度。  关键词 电视新闻;隐性失实;扩散机制;防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
期刊
摘 要 该研究是以中国虚拟偶像“洛天依”为案例的个案研究,通过虚拟民族志法,从身份认同理论为切入点,对中国虚拟偶像迷群进行研究。研究探析了该群体如何在日常传播过程中完成身份认同的建构,试图揭示新时代网络原住民在面对新型偶像时所呈现出的异质粉丝心理。  关键词 虚拟偶像;身份认同;粉丝;洛天依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01-03 
期刊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营销模式进一步创新,传统综艺节目的选秀方式与宣传策略难以适应当下时代的传播特点。近几年,偶像养成类节目掀起热潮,引发了大量粉丝关注与参与。文章以《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为例,从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产品文化与价值主张、打造粉丝经济、广告植入与节目融为一体、多平台联合营销等方面分析其营销策略,以期探索在新媒体语境下,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更好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新媒体;
期刊
摘 要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带来了媒介生态变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媒介发展的趋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光明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既在时代发展中变化,顺应潮流,更新传播思维和方式;也在大环境的变化中保持初心,坚守新闻工作者抱负和专业主义,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确保内容的优质和特色。唯变不变,变而不忘本,这是光明日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应对之道,同样,可
期刊
摘 要 面对抖音、短视频、网红直播等新媒体群雄崛起的媒体生态,主流媒体的受众被分流,主流宣传的传播力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变化的时代,总要有些不变,尤其是这个社会必须坚持的主流价值不能变,主流媒体做好主流宣传的职责使命不能丢。作者从湖南卫视呼应“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出《连线红土地》大型直播的经验和教训出发,试图梳理出融媒体时代,主流宣传如何通过叩击人心、提高新闻黏度,从而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期刊
摘 要 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下进行解读的史实性新闻报道,最能检验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报道实力和水平。《河南日报》在“不忘初心,筑梦中原”系列宣传教育中积极作为、主动策划,以融合的视野、历史照进现实的视角重新审视重大历史事件,调动了融媒合力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  关键词 新闻策划;历史照进实;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
期刊
摘 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中,泉州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重新定位,明确目标受众,在传承内容原创性的基础上拓展了立体传播方式,对内融合立足于社区运营,对外融合致力于周边传播,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道路,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媒体融合;社区;周边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92-02  泉州广播电视台是地方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