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野下的史实性新闻报道探微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下进行解读的史实性新闻报道,最能检验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报道实力和水平。《河南日报》在“不忘初心,筑梦中原”系列宣传教育中积极作为、主动策划,以融合的视野、历史照进现实的视角重新审视重大历史事件,调动了融媒合力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
  关键词  新闻策划;历史照进实;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37-0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党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时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唱响主旋律?河南省是红色资源大省。重温历史,让历史照进现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养分、从英模典型身上感悟初心,是省级党报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当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1  策划先行——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新闻规律
  近年来,《河南日报》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历史节点推出了一系列史实性题材新闻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前奏,我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于2018年6月起在全省开展“不忘初心,筑梦中原”系列宣传教育。在新时代的召唤声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迅速行动、积极策划,调动全媒体力量,力图全方位展示党在河南孕育、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前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
  史实性新闻报道不同于突发性新闻报道,策划先行才能做出高品质、高水准的新闻产品。
  面对史实性新闻报道,首先要确定报道方向、明确采访对象、积累史料素材、制定报道方案。在各级党史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80个在河南党史上有重要影响且旧址保存较好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事件发生地被初步遴选出来。二七大罢工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5个旧址、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5个旧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改革开放新时期10个重大事件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与此同时,那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作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张星江等新中国成立前的英模50名、史来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英模50名成为重点关注
  对象。当这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历史事件和传递着红色基因的英模人物出现在前期策划方案里时,“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系列报道的高起点高站位高规格已初现端倪:
  “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信仰的力量——河南英模风采录”这两个并行不悖的专栏将涵盖那些历史事件和时代英模,并通过专题报道等方式,深入发掘历史事实的现实意义。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系列报道就是要从政治的高度、新闻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引导广大的受众自觉感悟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2  古今融合——立足时代前沿,追寻历史印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每个时代有怎样的新闻和艺术需求,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闻和艺术形式[1]。当前进的脚步敲击着时代的大门,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那些曾经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和阅读需求,要用新视野去认识历史、用新方法去讲述故事,将历史题材转化为新闻报道对象,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要激励广大读者从历史的追寻中汲取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找到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
  历史题材的新闻采写离不开资料的使用,但如果仅仅简单罗列事件的发生经过和人物的生平简历,难免会让读者感到枯燥和乏味。史实性新闻报道的难点在于从中发掘出现代的意义,使之与当下发生联系,让已发生的历史为今人借鉴,这才是史实性报道的现实意义[2]。在历史题材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要有發现新闻价值的眼光和能力,用古今交融的视角去关照现实,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从而达到关照历史、着眼现实、启迪未来的目的。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系列报道一开始就有清晰的作定位:站在时代的思想高度讲述历史。这种讲述并不简单重复,而是让历史照进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推向纵深,并提炼出历史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指导、推动现实生活的发展。“初夏时节的古都洛阳,万物并秀,蕴含着无限生机。在洛阳机务段院内,一座百年历史的青砖红瓦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显现出它的古朴与沧桑……”这是记者走访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后,站在当下追寻历史的一个缩影。该组系列报道的首篇《星火播河洛 光辉照中原》,以读者熟悉的场景起笔,文中既有对现实场景的扫描,又有对历史事件的追忆。这种让历史与现实交融,继而打通历史与现实阻隔的写作手法,不仅能引导读者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穿梭,还能让带着厚重感的史实性新闻报道脱离旧有的面貌生动起来。
  为了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记者们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访历史事件的知情者、英模烈士的后代,试图通过他们的讲述让历史带着“现场感”来到读者面前。在采写革命烈士司文德时,记者辗转多地采访了司文德的孙子司炳克。司炳克的亲身体会和真情讲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犹如火种已播撒大地、代代相传。
  作为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历史中蕴藏着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3]。历史题材的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事件的回顾和人物的追访,要站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高度,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承载的精神力量挖掘出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养分,从而使报道承担“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3  媒体融合——立足时代前沿,追寻历史印记  全方位立体化
  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不断创新,这其中既包含新闻写作手法的创新,也包含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近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河南日报不断把新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中,H5、海报等一系列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融媒产品通过图文并茂等形式丰富了新闻的表达形式,扩展了新闻的传播渠道。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媒报道,也唤醒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推动了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型升级。
  在“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系列报道推进的过程中,河南日报及其“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各自发挥平台优势,发挥共振效应,将报道信息进行整合优化,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组报道由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组合而成,在策划、采编、制作等各个环节体现了纸媒和新媒体的密切配合。在报道即将刊登时,一张印有二维码的专题海报在“两微一端”上推送,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开机页面展示,共同启动了霸屏模式。“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这八个大字以及这组系列报道的精髓就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预发的、立体的形态呈现在读者眼前。
  融媒报道的关键在于“融”字。“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系列报道除了适时推出海报这种深受读者喜爱的融媒产品外,更注重通过走心的包装,持续推出重要产品。拥有数百万用户的河南日报客户端,在重要位置开设“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专题,下设“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和“信仰的力量——河南英模风采录”两个子专栏。该专栏在转发报纸稿件的同时,穿插使用视频等视觉表现形式,让历史在媒体平台上真正“活”起来。目前,该专题的点击量已超过百万次,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功能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无论技术形式如何更新换代,都是为了表达内容。因此,融媒时代依旧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面对史实性新闻题材,新闻工作者既要用纵深的视角、融合的视野去看待历史,采写出有分量的稿件或文本,还要制作出融媒产品,以全媒体形态讲好河南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追寻党的历史中加深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明剛.史实性题材新闻“冷”与“热”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24.
  [2]黄旭辉.历史题材新闻报道探微[J].中国地市报人,2012(5):78.
  [3]林小宇.用新视野看历史 用新手法写新闻[J].东南传播,2014(9):161.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反转,结合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得出社会心理在一次舆论过程中有以下作用:首先,社会心理起到了舆论反转的奠基作用。由于社会心理的暗示与虚假投射等特点,第一次产生的舆论往往就偏离了真相,是情绪的集合,为之后的舆论反转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加剧了舆论转向的速度。法兰克福学派反思资本主义对个人的入侵和媒介技术导致的“单向度的人”。
期刊
摘 要 文章在对“荆门发布”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5W模式分析了“荆门发布”的传播特点,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中小城市;政务微信;“荆门发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41-02  政务微信是政府利用微信平台,发布权威信息、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民互动的一种电子政务手段。政务微信给政府形象塑造和传播带来了机
期刊
摘 要 地方政务微信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化。为了形成良好和持久的传播效应,地方政务微信可以从做好内容定位、做好日常报道、做好涉地宣传、做好特色凝练、做好受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地方;政务微信;提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71-03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地方政务微信从遍地开花阶段,逐渐向分
期刊
摘 要 主旋律作品难传播,是影视创作者历来面对的困境。而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主旋律作品如何俘获年轻受众的注意力,更是对创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在青少年观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利用其特有的青春基因,推出一大批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青春派”纪录片,并且大胆创新传播模式,从互联网平台率先发力,继而通过电视媒体助推,产出了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爆款,成为媒体融合生态下
期刊
摘 要 教育类网络舆情是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南省2018年度教育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地域和时间相对集中,中小学是热点舆情事件的主要涉事主体,师德师风、校园管理和教育公平类事件是教育舆情的高发类别。从传播规律上看,社交媒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孵化器,传统媒体在舆论场仍具有重要话语权,相关部门的舆情管理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育;网络舆情;社交媒体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虚假新闻的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呈现扑朔迷离的面貌,尤其是隐性失实新闻,识别、规避更为困难。在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发展的过渡阶段,传统媒体要守住新闻专业主义的品格,做好“把关人”,网络新闻媒体也要净化自有平台UGC内容,提升内容审查水平,制定健全的补救制度。  关键词 电视新闻;隐性失实;扩散机制;防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
期刊
摘 要 该研究是以中国虚拟偶像“洛天依”为案例的个案研究,通过虚拟民族志法,从身份认同理论为切入点,对中国虚拟偶像迷群进行研究。研究探析了该群体如何在日常传播过程中完成身份认同的建构,试图揭示新时代网络原住民在面对新型偶像时所呈现出的异质粉丝心理。  关键词 虚拟偶像;身份认同;粉丝;洛天依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01-03 
期刊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营销模式进一步创新,传统综艺节目的选秀方式与宣传策略难以适应当下时代的传播特点。近几年,偶像养成类节目掀起热潮,引发了大量粉丝关注与参与。文章以《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为例,从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产品文化与价值主张、打造粉丝经济、广告植入与节目融为一体、多平台联合营销等方面分析其营销策略,以期探索在新媒体语境下,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更好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新媒体;
期刊
摘 要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带来了媒介生态变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媒介发展的趋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光明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既在时代发展中变化,顺应潮流,更新传播思维和方式;也在大环境的变化中保持初心,坚守新闻工作者抱负和专业主义,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确保内容的优质和特色。唯变不变,变而不忘本,这是光明日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应对之道,同样,可
期刊
摘 要 面对抖音、短视频、网红直播等新媒体群雄崛起的媒体生态,主流媒体的受众被分流,主流宣传的传播力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变化的时代,总要有些不变,尤其是这个社会必须坚持的主流价值不能变,主流媒体做好主流宣传的职责使命不能丢。作者从湖南卫视呼应“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出《连线红土地》大型直播的经验和教训出发,试图梳理出融媒体时代,主流宣传如何通过叩击人心、提高新闻黏度,从而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