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粪污的减量化排放与无害化处理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采用发酵床的规模养猪场,每天产生大量粪尿以及冲洗污水,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不仅危害猪的健康,降低生产水平,而且会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畜产公害。本文简要阐述猪场粪污的危害与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技术。
   一、猪场粪污的危害
   猪粪尿及其有机物分解后,可产生多种恶臭物质,其中大多对人、畜有毒性和刺激性,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眼病。猪粪尿中的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使生活环境中病菌种类增多,菌量增加。猪粪中有毒有害成分渗透到地下水中,使水的溶解氧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而失去利用价值。猪粪尿中药物残留不仅是动物细菌耐药性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而且有的有很大毒性。猪饲料中的2/3左右氮、磷通过粪尿排泄,大量进入水体后会使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通过粪尿排出的还有大量铜、铁、锌、砷等矿物质元素,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土壤质地和微生物结构,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养分含量。
   二、减少猪场粪污排放量的措施
   1. 以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饲料,降低氮的排泄
   饲料在猪的消化道内可因微生物的腐败分解而产生臭气,没有消化吸收的部分排出体外被微生物降解也产生臭气,粪污越多,产生的臭气越多。因此,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减少干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排出量,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猪场应根据猪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原料营养价值,以理想蛋白质模式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为基础设计饲料配方,从而提高配方的准确性,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未消化蛋白质的排出。
   2. 减少磷和重金属元素的排泄量
   有关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显著提高猪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减少磷的排泄量;在日粮中应用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可以防止金属元素被吸附在有碍元素吸收的不溶胶体上,从而使金属离子的排出量减少。
   3. 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残留
   对猪进行药物保健时,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并可利用中草药取代部分抗生素,或添加盖生素、糖萜素等,以减少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排泄量。
   4. 合理加工日粮,提高饲料转化率
   猪饲料粉碎粒度控制在700~800微米之间,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养分的含量和消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粪便中干物质排放量减少1/3。
   5. 增加猪场绿化面积,改善大气环境
   猪场一般应在上风向种植5~8米宽的防风林,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在场内外道路两旁与猪舍之间种植树冠整齐的乔木或亚乔木1~2行,在猪舍墙外种植藤蔓植物,在裸露的地面种草、种花、种菜。据有关研究报道,猪场绿化、美化良好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减轻热辐射80%,冬季风速降低75%~80%,有毒有害气体减少25%,恶臭减少50%,尘埃减少35%~65%,细菌数量减少20%~70%,还可消除和减少噪声,使猪场员工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
   三、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1. 猪粪尿的资源化利用
   一是直接利用。建设规模猪场时,可根据土地(包括果、林、菜、粮地)消纳猪粪的数量确定饲养规模,让鲜粪在土壤中进行分解;还可以通过配方辅料改变猪粪碳、氮比例,使之成为适宜生产食用菌的养料。另外,鲜猪粪还可用于田间无水工厂化养殖水蚯蚓,利用水蚯蚓这种高蛋白饵料养殖名贵水产品,如黄鳝、鳗鱼、胭脂鱼等,形成“猪-猪粪-名贵水产品-浮游生物-鲢、鳙鱼”循环生物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猪场粪污问题。二是间接利用。①生产腐熟堆肥。通过生产腐熟堆肥既可消除污染源,还可产生有机肥,创造经济效益。腐熟堆肥法主要是通过控制水分、酸碱度、碳氮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好气微生物分解猪粪中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质化和腐殖质化的过程。②生产沼气。猪场粪尿通过固液分离后,其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即沼气。沼气可做燃料、用于照明,也可做分娩舍、保育舍加温的能源,还可发电。沼气发酵后的沼渣可做肥料。
   2. 污水的净化处理
   ①氧化塘处理法。该法是利用天然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活动来降解水中有机物的过程。猪场可根据污水排放量的多少,利用适当面积的氧化塘,通过沉淀和净化后再排放。一般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一是厌氧塘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被再次分解产生沼气,沼气将污泥带到水面,形成一层浮渣,以保持水温和阻止光合作用,维持水体的厌氧环境,逐步净化水体。二是曝氧塘处理。曝氧塘是指在水面安装人工曝气设备的氧化塘。曝气塘水深3~5米,塘内种植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中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进行净化降氨处理。三是好氧塘植物消化。好氧塘水深0.2~0.4米,阳光透至塘底,塘内生长藻类,菌藻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可向水体提供氧气,水面大气也可向水体供氧。塘中的好氧菌在有氧环境中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四是兼性塘处理。兼性塘水深0.6~1.5米,水体上层含氧量高,中层和下层含氧量低。池塘上部水层有藻类生长,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上层水体处于好氧状态;而在中层和下部,由于阳光透入深度的限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少,大气层中的氧气也难以进入,使水体处于厌氧状态。中层为兼性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为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②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法。此法是将沼气池流出的污水经水解调节池处理,使其有机物降解80%以上,然后再经高效生物反应器作深度处理(即二级生化处理),使污水进一步脱磷、脱氨,最后经集水沉淀池沉淀后,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工艺流程由武汉华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各省级环保部门也能进行同类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施工。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湘乡市畜牧水产局 邮编:411400)
其他文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基础单元和细胞,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最后一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近年来,南京市秦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调研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使现代农业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撑。”现代化大农业勾勒了中
为培育氢氰酸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利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散穗高粱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选
利用野外观测数据和室内测定分析方法对宁夏东部荒漠草原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封育、补播沙打旺、补播黑沙蒿、柠条地以及补播苜蓿)下的土壤呼吸、水分、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呼吸强度范围为0.01~1.47CO_2g/m~2·h,苜蓿地、柠条地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措施草地(P<0.05);0~20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在9.22%~21.36%之间,柠条地、补播沙打旺草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苹果树腐烂病又进入了新一轮高发期,对于这一具有毁灭性的疫情灾害,做好预防并积极治疗刻不容缓。  1. 发病条件 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抗病力下降等都会引起发病。如疏花疏果不到位造成大小年现象严重;叶部病虫害严重;病毒侵染;园内、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差;肥水供应不足造成的缺水缺肥、偏施氮肥;冻害、雹灾、日灼等均可加重腐烂病的发生。  2. 防治技术  ①建园选址。园址选择
通过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让农产品拥有一个“身份证”,已经成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农产品经营者来说,农产品地理标志究竟是啥?能起到什么作用?又该如何申请和利
选择什么样的运营模式,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生存发展之路.农业企业也不例外。随着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松动。国家对农业项目的持续投入,解渎一号文件的背后真谛,对农业企业而言,是挑战
基于改进CASA模型估算得到的草地NPP,分析了2000-2009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9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NPP总量在8.46~11.22TgC之间,平均值为9
金顶侧耳别名榆黄蘑、玉皇蘑,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很高,因此,金顶侧耳既是美味食用菌,又是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用真菌。  一、培养料配制  1. 培养料配方 栽培原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①三级菌种配方:阔叶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石膏各1%。  ②栽培种配方:玉米芯(粉碎成指甲大的颗粒状)4
矿物质添加剂已在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其生物和经济作用明显,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和养殖效益的提高。不过,乱用、滥用矿物质添加剂养猪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对猪自身及其产品和环境带来危害,也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应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  一、主要矿物质过量使用的危害与防控  1. 钠和氯  猪饲料中过量加入食盐(Nacl)、使用含盐量高的鱼粉、大量饲喂含盐高的剩菜剩饭等,都易导致猪发生中毒。饲粮中食盐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