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App平台传播学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引导了一场关于媒介生态环境的改革,三网融合、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介发展的趋势。作为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媒介,手机客户端(App)在借助4G移动数据环境被用户和开发者所追捧。手机App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深化加速了媒体环境的变革。文章以都市快报App为例,通过大众传播学的5个基本内容去研究概括手机App的传播应用模式和运营发展策略。
  关键词 全媒体;App;资源整;传播学;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17-0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愈加频繁。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也开始转型进军新媒体市场,信息技术推动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这既是技术问题,又是战略任务。手机App作为涵盖新闻、生活、娱乐资讯等方面的软件,为用户提供着实时、持续、全方位的资讯。
  都市快报手机App是《都市快报》这一陕西名牌电视栏目的新媒体延伸,是陕西广播电视台二套重点打造的手机移动平台。都市快报在频道组织机构内首次成立了新媒体部门,这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次融合跨界,从组织机构到媒体本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呈现出全媒体融合的态势。本文试结合传播学研究5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去分析手机App的传播应用模式。
  1 控制研究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是信息的主要发布者,是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的中心。在陕西二套都市快报App的传播活动中媒体和受众身兼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角色。打破传统新闻传播过程,UGC(用户创造内容)将个人用户纳入传播者的范畴,媒体变成受传者,在接受个人的信息后再加强信息的整合力度,进行二次传播。
  都市快报手机App的新闻来源大部分是由网友通过客户端提供,在海量的线索中,后台编辑筛选出有新闻价值的提供给记者,记者再根据线索去了解情况进行事实报道。虽然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但是,媒体作为传播主体地位的弱化和受众传播地位的提升并不说明两者之间在信息源上的完全对等。媒体依然是信息的把关人,借助新媒体将最重要的新闻推送给大众,权威媒体代表权威发布,更具公信力。
  2 内容分析
  在大众传播学中,内容分析是指传播内容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是传受双方间互动反馈的有机载体。传统媒体下的内容分析只是信息内容和表现形态,而手机App则更多地表现在差异性的设计和功能方面。
  2.1 板块构成
  都市快报手机App专门设有本地、最热、萌宝、追赶超越、微孝行动、微影、快收看、都2家、原创、寻找、咖、奖、竞、恋、咥、影、行、聘等18个板塊。本地是为了凸显新闻的接近性,是陕西本地的新闻;最热是为了凸显新闻的显著性和时效性,是各种热门时事新闻、娱乐新闻等;萌宝是陕西二套的亲子板块。追赶超越是时事政策或党政建设的实质性发展;微孝行动是陕西二套的孝行板块;微影是微影联盟,微电影形式;快收看是和线上《都市快报》同步的新闻资讯;都2家是陕西二套建立的电商会员平台,是其从官方媒体走向商业市场的实验雏形;原创是关于网上热门段子的集锦吐槽;寻找是失物招领和寻人;咖是展示都市青春主播风采的板块;奖是奖品福利区;竞是准备建立的手游平台;恋是恋爱板块,各种求偶的资料介绍;咥是美食板块,打造西安美食服务;影是西安各大电影院的场次时间整合;行是旅行板块,聘是应聘和招聘,主要针对企业和应聘者。
  2.2 产品功能
  增强App的核心竞争力,需对产品功能的开发力度进行加大。根据目标受众进行精准化功能对位,从而优化用户的体验度,加大App用户的黏连度。
  都市快报手机App在产品功能上体现在以下方面。1)多媒体信息体验,信息聚合与UGC内容整合,精确对位,已成为集视、听、触觉于一体的综合性移动信息服务体。App提供给受众不只是一个读图时代,更是一个多媒体形式时代。2)受众窄播,细分人群,根据用户的自主定制,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投其所好的信息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3)LBS功能,虽然都市快报App在这个方面体现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跟帖处就可以看到定位服务,利用新闻资讯的接近性提升用户的兴趣。
  2.3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的视觉展示对于受众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稍有不慎,便会形成受众使用的刻板印象。这就要求开发者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采用交互设计。
  都市快报App的界面色彩较传统保守,在用户操作中存在系统选择障碍,所以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是手机客户端能够大受追捧的执行准入。手机客户端成为媒体及时获知受众反馈并进一步作出回应的渠道,增强传受双方的反馈互动,延伸信息的有效到达,提高和深化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
  3 媒介研究
  手机App是移动传播时代的补偿媒体,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优势资源进行传播活动。打开移动终端的软件市场,应用商店成为App服务产业链中最关键的分销渠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传递和识别技术,二维码的出现,更便于媒体的传播。它是连接各类讯息线上线下的通道,转换时的记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利。App推广似乎成了微博微信下的衍生,通过微博、微信的导流对粉丝细分。
  都市快报App推广主要分为3个阶段:1)应用商店的软件投放,打开安卓和苹果手机用户市场;2)二维码的线上线下推广;3)通过各种微博微信进行粉丝导流。
  3.1 受众研究
  根据手机App的受众定位,确定受众群体类型和受众偏好习惯,以精准化的定制服务扩大受众群体。
  都市快报App的定位是陕西第一移动门户。对于目标受众,锁定三大人群:1)年轻受众:电视受众虽然面临老龄化趋势,但是都市青春频道通过电视导流App的受众还是有一大部分年轻受众。2)高端群体:截至2015年3月,陕西智能手机用户近800万人,并且以年均44%的速度继续增长。超过半数的智能手机用户均有较强消费能力,对新事物新讯息接受度更高。3)都市碎片时间:主导陕西、覆盖全国,品牌内容线上线下的有机关联实现了从电视到手机的多屏无缝链接,强势抢占、聚集都市人的碎片时间。   3.2 效果研究
  效果研究在大众传播学中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更注重的是受眾反馈。
  通过都市快报手机客户端在媒介融合中的创意活动去分析其产生的传播效果。1)线上线下联动:利用自有平台进行联动,在线上进行宣传片、新闻等报道。线下通过4G直播导流到新媒体的方式,以4G手机为奖品,一条跟帖数量达到7万,每日约有4000人下载,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2)亲子产业:借由亲子浪潮,都市快报运作了亲子微信账号,增加了用户间的黏连度。晚会联系了50多所幼儿园,成功举办了萌宝春晚,影响全省萌宝家庭。3)陕西妈妈大数据发布:一年半的时间,新媒体进入大数据模式,近万人参与问卷调查,实现了样本多样化。4)电商活动:新媒体受众人数增多到一定基础,致力于对受众人群细分,打造会员建造体系,进行大数据整合,为以后的收视以及节目运作提供便捷的嫁接平台。
  4 结束语
  手机App改变了传受双方的地位与角色,去中心化特征突出,一对多的传播结构,媒体与用户都具有信息发布和获取的双重功能,使传播关系变得复杂化、多维化。这种应用传播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在App的传播过程中,用户生产内容的UGC模式使传播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
  随时随地的传播方式是手机App区别于其他媒体传播的特性之一。提高更新频率,随时提醒用户推送的新消息。
  手机App为多向实时交互的人际关系提供可能。用户的参与交互是手机App全力打造的特色媒体
  项目。
  虽然新媒体借助技术的信息整合、个性化定制、互动体验以及社交场景吸引了很多受众,但是手机App在大众传播中仍存在同质化问题,因此,要想在海量App市场中独树一帜,必须根据受众调查进行手机App的深度开发和个性化互动,让大众传播形成有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锐,靖鹏.手机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陆小华.新媒体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兵.传媒生态视阈中的移动互联网生存策略[J].中国出版,2011(16).
  [4]杨艺.“融媒时代”基于手机渠道的微电影传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5]许劲峰.以全媒体融合促进媒体转型[J].视听纵横,2015(1):30-32.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新闻中心”上线使用,到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通过“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河南大象融媒“打造24小时‘新闻中央厨房’、向受众奉送‘新闻盛宴’”,再到现如今传统媒体不断整合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从原创走向聚合,内容生产者不断多元化。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在打造各自中央厨房模式的实践中,平台化思维逐渐增强。  关键词 全媒体新闻中心;中央
期刊
摘 要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把关行为进行研究,选取澎湃新闻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016年10月澎湃新闻的部分首页新闻作为样本,通过新闻主题、新闻来源、首发媒体平台的维度来探究“把关人”的偏向性。研究发现,澎湃新闻在新闻主题上对时政新闻的偏向性很高,这符合其自身的媒体定位,在新闻来源上原创比例较高,同时对中央媒体的转载较多。此外,在新闻的首发媒体平台选择上,澎湃新闻更多偏向线上消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来,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剧,在当前融媒环境的大趋势下,国内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越发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愈发关注网络综艺节目的鲜活特色进行元素移植,电视节目的制作人也不再安于传统电视媒体的稳定环境,大批电视制作人转战互联网,一批优秀网络综艺节目的成功,给未来的综艺节目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媒介融合;“网络综艺”;
期刊
摘 要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随着内容营销在广告传播行业的兴起,微电影作为一种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消费的内容载体,传播影响力愈增,商家开始重视微电影的广告传播与品牌营销价值。2011年首届微电影节金瞳奖诞生,众多商业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兼具广告、品牌的传播效果,征服了广大受众。那么,成功的商
期刊
摘 要 在传媒的“两微一端”时代,处于我国电视传媒最基层的区县级电视台不甘现状,挖潜力,求转变,积极建立自己的“两微一端”平台,谋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红塔区电视台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以“地方特色”的内容打出新媒体宣传的“品牌”,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全能型人才”,为实现新媒体新闻生产奠定基础,为迈进传统媒体“两微一端”时代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区县级电视台;媒体融合;两微一端;地方特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的发展日渐成熟,其中自媒体如雨后春笋,通过“两维一端”闯入公众视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是舆论的引领者。在这种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纷纷转型,调整生产流程、组织架构,不吝人力物力,攻占“新媒体”这座山头。而作为三、四线城市电视台,在当地属于主流媒体,一般具有“唯一”性,但从多项调查报告显示,受新媒体冲击,这类城市台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笔者认为必须结合自身“独一无
期刊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推动了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正在逼迫传统媒体的重新构架与体制的解放和创新。文章以弥勒电视台的新媒体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县市级广电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微信新媒体。  关键词 县市;广电;新媒体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59-02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推动了互联网多元化新媒体飞速发展,正在逼迫传统
期刊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电视媒体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在全媒体时代下,三网融合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给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得到了更广阔的平台支持。为此,在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实现自己的转型发展得到了有关人员的重视。文章以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为例,具体为该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下的转型发展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永川手机台;全媒体时代;转
期刊
摘 要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暴走”表情包与本土新生网络表情一道,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亚文化。表情包的传播因素很多,文章以“暴漫”为例,从“表情包”可以满足公众的情绪表达需要,寻求群体间的身份认同,以及制作简单,传播方便这三点原因分析表情包的流行传播。  关键词 表情包;“暴走漫画”;身份认同;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0
期刊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讨传统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沧州木板大鼓属于传统曲艺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面临失传的境遇,现今对木板大鼓有所了解的年轻人所剩无几,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文章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探索沧州木板大鼓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对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