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电视媒体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在全媒体时代下,三网融合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给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得到了更广阔的平台支持。为此,在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实现自己的转型发展得到了有关人员的重视。文章以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为例,具体为该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下的转型发展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永川手机台;全媒体时代;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1-0080-02
  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是一家国家批准设立的地方电视台,拥有永川综合、科教、生活三个电视频道,涵盖两个广播频率,包括永川之声都市活力调频和永川之声音乐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下,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应用的新媒体包括永川手机台、永川网络广播电视台(永川生活网)网站、“永川之声”微信公众号。全媒体支持下的新闻栏目有《永川新闻》《城市扫描》《胖哥说事儿》《重庆10分》《城际新闻》。长期发展以来,地市级的广播电视台在一个多频率、多频道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在省级媒体的扩张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市场空间逐渐变小,受到全媒体的冲击也较大。为此,需要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对地市级的广播电视台频道进行重新定位,调整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经营发展战略。
  1 全媒体时代概述
  全媒体最早出现在美国一家家政公司中,该公司通过网站、广播、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方式对自己家政服务产品进行宣传。这个时期的全媒体在应用上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多媒体的性质。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得到了融合发展,全媒体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现阶段,全媒体主要指的是在媒介信息传播上应用文字、声音、动画、网页制作等多种表现方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最终在电视、电脑、手机上进行信息的融合和接收,实现信息获取和应用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定。
  2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发展以来,地市级的广播电视台发展面临一种多频率、多频道的市场竞争环境,省级电视媒体不断扩张发展,使得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受到强烈的冲击。地市级电视台为了重新获得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对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重新调整。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在对本土收视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之后,掌握群众收视习惯之后,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调整,开设了很多和百姓生活贴近的电视节目,比如《永川新闻》《城市扫描》《胖哥说事儿》《重庆10分》《城际新闻》。为了实现这些电视节目更好的发展,需要在节目的策划、制作、发布等工作上进行媒介的融合。通过应用无线互联网技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扩展节目的收听范围、收听区域,还可以将电视广播和电脑、手机终端结合为听众提供更为精确化的服务。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想要实现更稳定的发展需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技术实现转型。
  3 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路径
  3.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守新闻宣传工作底线
  地级广播电视台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使命,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在全媒体时代下,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要深化“走转改”,将更多的镜头对镜基层、对准群众、对准社会,挖掘群众身边的热点、焦点新闻,及时反映人民群众诉求,弘扬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3.2 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发挥传统媒体优势
  永川区广播电视台在技术设备、人才应用等方面和中央广播电视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地级广播电视台发展也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表现在地级广播电视台能够和群众进行密切交流配合,在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同時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永川区广播电视台需要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从广播电视节目形式、节目设置、节目内容上进行创新,充分体现地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地域优势。比如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10分》日播节目,带领人们感受巴山渝水,尝尽重庆美味。《胖哥说事儿》作为周六播节目,在人们休闲之余应用人们熟悉的永川话,侃四方天下的新鲜事儿,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3.3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运营手机台
  手机台作为新媒体,和微信、网站相比对信息的获取速度更为快捷,涉及的信息量也更大,在应用上比传统的App方便,且能够涉及到的内容更为丰富,由此手机台成为永川区广播电视台的新型传播平台、经营创收平台和新的增长点。手机台需要一定访问量、关注度和强大粉丝的支持。但是现阶段永川手机台存在注册用户少、点击量低、增长速度慢等诸多问题。为此,在发展永川手机台的时候需要抓好内容、做好营销工作,同时在发展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新闻自身的卖点、价值观,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创新播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新闻,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用好用活手机台直播。在全媒体时代,微博带来了扩散革命,微信带来了交流革命,手机台直播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秀场,直观的场景展示和实时互动,给用户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感观体验革命。此外,一场简单的传统电视直播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而手机台直播仅“一位主播+一台智能手机”,比传统电视直播更方便、快捷、更高效,更适合信息的快速传播。运用好、营销好手机台直播,也是处于收视困境中的地方广播电视台迎难而上、创新发展、强势突围的突破口。第二,永川手机台要发挥地域特色,注重原创新闻信息的采编。特别是要及时关注发生在观众用户身边的新鲜事、突发事、不平事、有趣事,及时发布有价值、有态度、有意义的新闻,要围绕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游购娱,及时发布有趣、适用的生活服务信息,让手机台真正成为观众用户“掌控天下大事、方便日常生活”的信息窗口、服务平台。第三,永川手机台要创新思维,精准营销,要瞄准用户信息消费需求,采取广播电视宣传引流、线下现场体验、网上支付购买相结合的媒体电商经营模式,推出土特产品、餐饮食品、休闲娱乐等电商产品,搞好新媒体经营,发展媒体电商新兴业态,增加手机台的服务功能,提升永川手机台品牌价值。
  3.4 实现对广播电视台用人机制的改革
  在全媒体时代下, 电视传媒业发展面临新的改革和整合,地方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调动一切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改革现有的广播电视台用人制度,多引进新媒体技术型人才。第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广播电视台用人机制要打破身份、学历、专业、性别、地域等限制因素,按品德、业绩、能力开展选拔、任用、晋升。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抓好全员培训,重点培养全媒体记者编辑、记者型播音员主持人、复合型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并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淘汰机制。第二,建立广播电视台人才多重互补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种传媒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永川区广播电视台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充分整合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广电”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融合发展不动摇,重构互联网思维和扁平化组织,一手抓内容生产,一手抓营销推广,齐头并进,全媒体互动,实现广播电视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等.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M]//吴信训.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69.
  [2]李申建.城市广电媒体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转型升级——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为例[J].传媒,2016(6):72-74.
  [3]陈瑜东.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24):144,152.
  [4]洪昕.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之路——以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发展为例[J].东南传播,2015(8):66-68.
其他文献
摘 要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工业时代的大眾传播帮助人们拓展了信息的扩散潜力,信息传递不受参与者在场与否的影响,传播时空得以延展。然而,这种延伸并非是沿着技术单维度的线性发展,互联网环境下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媒介融合不仅强调技术平台整合以加强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复制了原始传播交流媒介的模式,重获人际传播中互动与多元化的特征,呈现了传播“人性化的回归”。纪录片《穹顶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转型,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在新闻行业的方方面面,新闻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转型,对新闻从业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接收新知识、新技能,又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文章以澎湃新闻对“5·23上海中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探究融合媒介背景下的新闻职业素养。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职业素养;澎湃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3-0083-0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脚步日益加快的背景之下,媒体行业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广泛普及之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媒体,在推动传媒业态进行改变创新的同时,也对新闻编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传媒业态变化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也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一大话题,在此背景之下,文章通过对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为新闻
期刊
摘 要 从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新闻中心”上线使用,到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通过“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河南大象融媒“打造24小时‘新闻中央厨房’、向受众奉送‘新闻盛宴’”,再到现如今传统媒体不断整合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从原创走向聚合,内容生产者不断多元化。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在打造各自中央厨房模式的实践中,平台化思维逐渐增强。  关键词 全媒体新闻中心;中央
期刊
摘 要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把关行为进行研究,选取澎湃新闻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016年10月澎湃新闻的部分首页新闻作为样本,通过新闻主题、新闻来源、首发媒体平台的维度来探究“把关人”的偏向性。研究发现,澎湃新闻在新闻主题上对时政新闻的偏向性很高,这符合其自身的媒体定位,在新闻来源上原创比例较高,同时对中央媒体的转载较多。此外,在新闻的首发媒体平台选择上,澎湃新闻更多偏向线上消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来,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剧,在当前融媒环境的大趋势下,国内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越发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愈发关注网络综艺节目的鲜活特色进行元素移植,电视节目的制作人也不再安于传统电视媒体的稳定环境,大批电视制作人转战互联网,一批优秀网络综艺节目的成功,给未来的综艺节目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媒介融合;“网络综艺”;
期刊
摘 要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随着内容营销在广告传播行业的兴起,微电影作为一种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消费的内容载体,传播影响力愈增,商家开始重视微电影的广告传播与品牌营销价值。2011年首届微电影节金瞳奖诞生,众多商业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兼具广告、品牌的传播效果,征服了广大受众。那么,成功的商
期刊
摘 要 在传媒的“两微一端”时代,处于我国电视传媒最基层的区县级电视台不甘现状,挖潜力,求转变,积极建立自己的“两微一端”平台,谋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红塔区电视台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以“地方特色”的内容打出新媒体宣传的“品牌”,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全能型人才”,为实现新媒体新闻生产奠定基础,为迈进传统媒体“两微一端”时代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区县级电视台;媒体融合;两微一端;地方特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的发展日渐成熟,其中自媒体如雨后春笋,通过“两维一端”闯入公众视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是舆论的引领者。在这种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纷纷转型,调整生产流程、组织架构,不吝人力物力,攻占“新媒体”这座山头。而作为三、四线城市电视台,在当地属于主流媒体,一般具有“唯一”性,但从多项调查报告显示,受新媒体冲击,这类城市台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笔者认为必须结合自身“独一无
期刊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推动了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正在逼迫传统媒体的重新构架与体制的解放和创新。文章以弥勒电视台的新媒体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县市级广电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微信新媒体。  关键词 县市;广电;新媒体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59-02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推动了互联网多元化新媒体飞速发展,正在逼迫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