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就是指老师在刚上课时切入该课教学内容的导入语,或者叫开场白。虽然,它在语文教学中只起一个或承上或启下的过渡作用,但其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开课时老师一番饶有趣味、引人入胜、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导语设计,定能迅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导入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怎样有效地导入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导入技巧,以便共同探讨。
  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这种方法方便快捷,简单易行。如我在教学《雪》这一课时,采用了直接导入的形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雪》,首先老师请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雪景,或者诵读描写雪景的诗文并感受这银白的世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去领悟一下鲁迅笔下的雪景吧。
  2 作者导入
  运用有关作者知识导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对作者产生仰慕崇拜之情,有利于激励学生奋进,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课文。
  如我在教学《爱莲说》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朝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之祖,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的老师。他家几代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长江,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为“濂溪先生”。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最能反映他道德品质的文章《爱莲说》。
  又如教学《海燕》一课时的导入是这样的,《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我们在课后名著中已经了解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以及作品三部曲。请同学们说出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3 文体导入
  文体导入有利于学生掌握文体知识,更好的把握课文。
  如《爱莲说》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马说》,知道“说”是一种文体。《马说》是一篇议论性文章,相当于今天的杂文。吴纳《文体辩体序说》中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从中可知,“说”作为一种古代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还可以叙事抒情。《爱莲说》就是一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的百字散文。
  4 故事導入
  对于学生而言,故事具备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教师结合课文实际,讲述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兴趣倍增。例如:教《女娲补天》时,可先生动形象的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然后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同样是有关于女娲的故事。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
  5 迁移导入法
  这是一种从旧知向新知过渡的导入法,是一种传统的导入法。如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作者在诗中遭受政治打击,长期被贬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而《陋室铭》一文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和节操?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6 歌曲导入
  歌曲,现在学生特别感兴趣,在课堂导入中引进一些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歌曲,并加以引导,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的。
  如我在教学《敕勒歌》这一课时,我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然后声情并茂的诉说: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同样,教读《春》可播放《春天在哪里》;教读《水调歌头》也可播放音乐。
  7 影视、动画导入
  影视、动画导入法比图片和声效导入法更具感染力,它是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体,而且具有连贯性,因此给人更直观的感觉。例如:教《云南的歌会》一课时,可以播放几段民歌表演的录像,让学生体会其表演的精彩。又如:教《海燕》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观看与内容贴合的动画。动画不仅是学生的挚爱,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8 诗词、格言导入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诗词、格言语言精练,含意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诗词格言开讲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启迪意义,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
  教学《背影》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真是母子情深!可是,你们知道“父子之情大如天”这句俗语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又是怎样表达父子之情的呢?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设计,巧妙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节约资源最直接的体现是不要以牺牲学生的业余时间或身体健康为代价,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就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认识上,从
期刊
【摘 要】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質等。  【关键词】语文;创新;思维  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
期刊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就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谈谈以下的几点看法。  1 有效备课  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2
期刊
【摘 要】课堂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会出现一些意外而具有意义的情况,即动态生成。设境导入是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前提;追问启思是构建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关键;互动交流是构建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动态生成  1问题的提出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
期刊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该说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越来越多地被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所代替。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讲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灵活组
期刊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一堂好课不是精心设计的做秀,而是一次敞开心扉的自然朴实的交流;一堂好课不是精美教案的展示,而是积极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过程;一堂好课不仅要看热闹,更应关注有价值的提问、思考、讨论与交流的联动;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师的精彩纷呈,而是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美妙结合.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体现它的自然与深刻,规范与活跃,平等與洒脱。教师要积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中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
期刊
【摘 要】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立  1 深入钻研文本,课前充分准备是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课
期刊
【摘 要】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关键词】生物课堂;兴趣;实验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 都比较理想。因此,
期刊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考:这个时候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呢?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遵循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