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是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而对于学生来讲,要想学好数学,数学基础必须夯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和老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现阶段,教师在教学时偏重于讲解,忽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和老师必须摆正数学教学态度,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引导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这一基础学科,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与学生学好数学有关系,而且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学生在未来能否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数学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全程教学学生一直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难以得到锻炼。对此,老师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关系。
  例如,在讲到圆这一章节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老师会直接给到圆的定义,然后由学生将定义记住,最后靠刷题来帮助学生稳固知识点。但是这种做法很明显是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参与感差,一直是被动接收知识信息,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圆,然后让学生们认真思考,尝试画出一个“圆”的图形,观察在圆这一图形的特点,最后再将学生认识圆的过程与课本的定义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自我思考,数学思维也能够得以发展和培育。
  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思维教学这一过程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為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小学阶段又是起步阶段、基础期,这一阶段的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将来数学思维成长空间的大小。只有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才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数学思维也才得以拥有被培养的机会。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迸发足够的热情。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渲染学习数学的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学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到一些圆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观察思考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数量关系。经过多次的试验,学生就会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大都在3.14这个数值的附近,此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3.14”这个数值的意义。如果有对数学感兴趣,或者提前预习了这一章节的学生就会知道,“3.14”又叫做“圆周率”。然后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对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和讲解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了教学,还完成了独立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重视引导教学
  引导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性教学,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和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如:“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的过程中,公式是什么啊?”学生:“S=πr2。”老师:“那么我们在这道题里已知的是什么啊”学生:“π和r”老师:“所以面积是……”通过这种语言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被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和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逻辑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言,在小学数学思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则作为监督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共同学习数学的良好环境,渲染学习数学的氛围,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老师还要重视引导教学,锻炼学生在解题时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佩刚  谭善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60
  [2]田淑香.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8(05):33
  [3]朱阳金.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40):102-103.
  [4]税忠.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2):73-74.
  作者简介:林妙练;女;出生于1967年9月,籍贯: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广西百色市田阳县第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思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出行,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减轻备课负担,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应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更多教师开始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较多,体系性更强,对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对知识重点反复强调、着重于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观察、发现、推理等探究过程,让其在创新教学中具有独立、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故此,笔者
期刊
摘要: 现代信息化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已越来越为众多的语文教师所青睐。它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为释疑解难打开突破口;可以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总之,只要合理的使用,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效率,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现代信息化技术;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体育课程相较于初中,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高中生由于高考的缘故,在文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增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致降低,给教师的教学也增加了很多压力。那么,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难度增加,与学生学习压力加大体育训练时间较少存在矛盾。这对要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提升教学效率,要求体育教育必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有重要位置,习作能力作为农村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时,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其不仅需要对习作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当中利用观察法来实现对学生的习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要利用阅读法来实现对学生的习作能力的锻炼,此外,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应该利用评价法来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成
期刊
摘要:幼儿园课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传统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构建民间游戏课程时,诸城市辛兴镇中心幼儿园遵循生活课程论的基本理念,在课程学习中关注幼儿的直接经验,使幼儿在传统的民间游戏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真实的生活气息,让游戏与幼儿原本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索与学习的愿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游戏课程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幼儿园
期刊
摘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需要学生对教师尊敬和信赖。以爱为本,关注学生;改革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的眼光。  关键词:彼此约定;相互信任;给予关爱;塑造完美  天真、活泼、善良是人的本性,在7、8岁小孩身上呈现的淋漓尽致。想起这两件事,我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一、钱不见了  一大清早,我赶快走
期刊
摘要: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在数学学习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计算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随处可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小学生在做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计算失误。本文从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探究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起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大为增加,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很多方面。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才能将课本中的知识得到扩展与补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将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课本学习上,导致课外阅读无法开展。但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优異的考试,还需要充足的阅读来解决成长中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针对问题设计、提问方式及驱动策略等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合理运用问题来建构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驱动;探究式课堂  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是具有多功能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灵活思维和学习兴趣等进行培养;适当地问题驱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要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