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自身综合素养,并确保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详细分析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相关策略,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希望全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初中生物;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10
   由于初中生物作為初中教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初中生对生命和自然奥秘进行了解。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时,注重培养初中生发散性思维,可以逐渐提升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物习惯,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
  1鼓励初中生学会质疑,注重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
  为了更好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进行设问,并鼓励初中生主动质疑,并组织学生进行详细探讨,能够确保生物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学生对于学习上的质疑,教师需要给学生耐心、积极的进行相应解答。合理应用学生质疑,有利于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课堂教学体系,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内容。例如,对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生物知识,教师应对生物实验进行质疑。初中生提出的多样化形式问题:如果没有开展口腔温度模拟,温室下进行这项实验活动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给予肯定,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做好完善的总结。通过集中质疑的方式,对问题集中解决,能够对初中生质疑意识进行培养,并延伸初中生生物知识体系[1]。
  2引导初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初中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合理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引导初中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对生物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初中生发散性思维。生物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合理设计具体针对性的生物问题。通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发初中生对问题的探讨,逐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消化与吸收知识时,需要教师根据消化系统具备的特征,理设计一系列问题:口腔中的食物进入到排除,经过人体哪些部位?哪些营养物质在胃中消化?等,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消化系统组织知识,并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有助于更好的对初中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优化初中生物课堂学习环境
  为了更好的培养初中生发散性思维,需要注重初中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并在教学时尊重初中生在个体上存在的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可以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讲解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生物知识时,教师合理进行提问,室外尘埃多?还是室内尘埃多?楼的高低和尘埃多少有关系吗?通过设置的问题,教师应和初中生一起进行探究。在激烈讨论过程中,得出结果,并根据解决尘埃的问题,很多学生提出了一些小建议。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给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生物课堂,学生在主动、积极发表自己观点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
  4完善初中生物课后习题内容
  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以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应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去实际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并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本质,优化解题思路。第一,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避免将学习内容停留在书本上,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发现,合理布置生物课后习题,教师应布置和初中生日常生活有关生物题目。第二,教师需要给学生合理选择生物练习题目,使生物习题具备针对性,有效保障初中生物习题练习质量。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比较新颖题目,要求初中生利用所学习的相关生物知识,对生物课题进行自主选择,并做好分析和完善课题工作。初中生可以研究不同的生物课题,一些学生研究:长日照和短日照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不同。部分学生研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具备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查阅相关资料,采集实验素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教材以外的知识,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初中生发散性思维[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发散性思维培养,可以帮助初中生对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自主性,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初中生自身综合素养。因此,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和生物教材内容,不断优化培养初中生发散性思维教学方法,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以及学习生物知识能力,有助于给学生在今后的生物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娜.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践探索[D].喀什大学,2019.
  [2]黄慧.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成功(教育),2010(10):128.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以《鸭子》教学案例为例,就小班语言活动游戏化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班语言;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5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期是
期刊
摘要:在机床加工工作的开展背景下,车削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操作技术,对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撑。由于车削技术应用较为方便,且操作的难度较低,所以受到了广大车工的一致好评与认可。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针对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做深入的分析与讲解,通过车削蜗杆加工技术的讲解与阐释,探索并研究当前车工在车削蜗杆加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车床加工;蜗杆加工;技术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着重调整阅读教学策略,合理渗透情境教学法。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将课文内容与相应情境有机结合,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53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沒有情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教学方面也不例外。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但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帮助教师提升课堂学生的专注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汉字有更加形象、深入的理解,加深记忆。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带来的帮助展开讨论,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进行举例说明,以期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在初中生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法制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教师要将法制教育与政治学科进行一定的结合,让学生们学习法律,并且懂得法律,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政治课程中,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法懂法,明白法律的意义,那么本文将探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法制教育;实际探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07  法制
期刊
摘要:改革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大的主体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呼声。新课改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实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时代能力、自学能力、作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从知识的海洋里获取营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引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03  素质教育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04  一、触发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让所有人难忘的而又煎熬的日子,在我们的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1月23日,武汉封城。在党中央,习主席的亲自部署和亲自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下,在所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全国医务人员的不休奋斗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教育部决定延迟开学,但停课不停学,老师将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中,教学幼儿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增长幼儿见识有着重要作用。礼仪教育是教育部重点关注的一项教育内容,需要幼儿教师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并且转变为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指导方式,形成正确的礼仪规范。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05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化,国家注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对
期刊
摘要: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由原来的口头传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变为现在由多媒体,PPT辅助授课,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更能让学生展现自主学习,创新精神等意识。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网络环境下高中地理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现状问题,提出什么是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第二部分通过提炼各中学教师对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议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提出针对网络环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师要做好自身定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整合家长资源,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以及探究能力的养成,使科学课堂由“有效”走向“高效”、“长效”。  关键词:培养;探索;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02  探究释义为探索研究。探索就是索求真理;研究即为探讨原因。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是指小学生以课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