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表扬和批评的“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扬和批评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方法,在实施班级教育时,班主任应善于把握“度”,做到表扬有“度”,批评有“度”。
  关键词:表扬  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方法,其“度”的把握程度好坏,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质”。因此,在实施班级教育时,班主任应善于把握“度”,做到表扬有“度”,批评有“度”。
  一、表扬有“度”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正面强化,是通过外部动机的作用,使被表扬者造成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引发行为动机,强化其正确的思想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塑造值”。若表扬等于“期望值”则效果一般,若表扬小于“期望值”则效果差,若表扬大于“期望值”则效果好。若表扬过度、过频,会给人以“廉价表扬”之感。多年的实践使我感觉到,表扬学生应该讲究分寸、客观、合理、公正。对于“后进生”应优先表扬,重点表扬。可能班主任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便能激发“后进生”的上进热情,从而促进转化。对于“优生”应慎表扬,多激励。表扬基调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该高不高,就不能激励后进,发挥典型示范效能。言过其实,任意拨高,会贬低表扬的价值。因此,真诚善意,适当有“度”的表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典型性
  表扬要考虑到在学生中的参照性,受表扬的学生实际表现应确实比班里一般同学突出,付出的努力多,或是带有某些需要肯定的特点。这样使“典型引路”学有榜样,既教育个体,又教育集体。
  (二)及时性
  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时,班主任应该抓住动机立即做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不仅能维护做出先进事例者本人积极性,还能促进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心理产生。如一个调皮的学生做了一件好事,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其行为。
  (三)发展性
  作为班主任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注重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如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点进步,班主任应该仔细归因,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四)范围性
  表扬面如何掌握,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良好的班集体实施表扬的范围应该“窄”一点,以突出“个性典型”,使大部分学生向榜样学习,而班级氛围较差的班级,实施表扬时范围宜“宽”一点。因为,这样的班级中,不良习惯和风气有一定的市场,如果表扬过窄,就会使受表扬者陷入孤立之中,不能充分发挥典型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大表扬范围,使典型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教育后进,一起进步。
  总之,班主任在实施表扬时应该注意研究学生身心和个性发展特点,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有分寸地实施表扬,切不可“一粒芝麻众人香”或是吝啬表扬之语,“千呼万换难出来”。
  二、批评有“度”
  批评是对个体的某种行为采取否定性评价的一种负强化。它使个体在情绪上产生被罚的体验,而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其不良行为。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了抑制和纠正学生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必要的批评要支持,但若处理不慎,運用不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常会使学生产生防范心理,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把激愤归罪于他人的消极不良情绪。造成心理抵触,往往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乃至“负效应”。因此,班主任在对身心尚不成熟的学生实施批评时,应该注意有节有度,力求批评恰如其分。
  (一)场合适度
  批评学生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场合,能单独批评的不当众批评,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有时单独进行和风细雨的批评,学生往往较乐意接受。其次能当面批评的不背后批评,因为,当犯错的学生不在场时批评,即使批评正确无误,也可能因人为因素造成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误解与矛盾,从而影响批评的效果。批评时应注意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明知错了也不认错的现象。
  (二)语言适度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在批评语言的运用上应本着文明,健康的宗旨,既准确又入情入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且注意针对性,就是论事,不夸大也不缩小。忌讽刺挖苦、语言粗鲁,真正使语言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语言里。
  (三)时机适度
  常言道:“种田不违农时,打铁须看火候。”批评要把握好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出现僵局。批评迟了就会时过境迁,失去批评意义,使错误发展,危害增大。批评的动机得当,就能一语中的,动人心弦,促其改正,时机把握不当,纵使千言万语也于事无补,可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四)方法适度
  班主任在实施批评时,如果方法不对路,效果往往会走向愿望的反面。所以班主任必须十分讲究批评方法,应以暗示、疏导为原则,可采取旁敲侧击,反向诱导,长善救失等方法,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特点“对症下药”。如果当场及时批评的可“热处理”,如果可缓一缓或需进一步澄清原因和事实的,可“冷处理”。
  三、结语
  总之,把握表扬和批评的“度”,就是把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关心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过的:“我的教育原则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班主任成功地把握这个“度”班级工作才会有声有色,才能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国校内教育》 《推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的教学和管理单位,班级的管理的好坏决定学校各项工作的好坏。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具备“三心”,注意“三表”。  关键词:班主任 三心 三表 沟通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天真幼稚的学生。他们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要求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及时掌握动态,主动沟通联系,善于因势利导,服务全体学生。集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
期刊
课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为教育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天真的孩子夺回了他们应有的权利。我们的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多了鲜活,还时有孩子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这是令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的事情。那么,还有一些人呢?他们积极地参与了吗?他们学会了新知吗?是否我们的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热热闹闹”地学习;这样的审视就不得不引起
期刊
建国至今,我们看到了祖国的美丽蜕变,同时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带给我们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及憧憬。党的十九大更是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下,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期刊
小风是我们班的随读生,刚入学时不爱说话,发音不准,当着众人胆小害怕,意志薄弱,性格孤僻。针对他的特点,我们开展了用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關心爱护是唤起随读生自信心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随读的学生,用炽热的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1.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而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较为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期刊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老师对学生应该象母亲对待孩子,充满爱心,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作为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在做班主任时,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
期刊
《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健康的运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运动中也充满了乐趣,如何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有所乐、有所思,是我们这次项目式学习活动中一直在探索的。  一、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点,我们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我们爱运动”一共分为四个版块,分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由于大部分农村人员来到城市务工,因此在农村就产生了很多的留守儿童。我是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在鹿寨县平山镇大阳小学任教,我们的学校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我在这里从教了22 年,亲眼目睹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真是令人担忧。  一、思想道德容易出现危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
期刊
父母是伟大的,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的引导作用就开始发生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然面由于地理环境等影响,许多农民很无奈,他们为了增收致富,无可耐何地痛心扔下自己的孩子,双双外出务工。我在农村工作已有20年,留守儿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所带班级学生60%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父母长年不在家,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他们有的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生活。 因缺乏父母关爱和有效的家庭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群体,要处理好协调好各种问题。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渐领会到,良好的班风能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通过不断地探索,这些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一、老师关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让爱成就师生  关心爱护学生既是教师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取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