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动画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动画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必要。为此,必须克服各种模糊认识,构建含概艺术韵味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使其不仅在塑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功能与价值,而且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惯常措施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O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The Animation Majors
  WangShoumin
  Abstract:It is essential to enhanc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animation majors.Therefore,we must overcome all kinds of fuzzy understanding,Construction of cover art char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urse system,update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not only in shaping the course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the potential and value of the function,but also to develop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the usual measures and effective way.
  Keywords:Humanistic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ethodsinnovative thinking Creat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58-03
  
  1.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
  
  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下有不同的领会和阐述。在中国,“人文”一词始于古代周易,从词源上看,“文”的意思是纹理,引申可指事物本有的内在特质和构成法则。“人文”则是人自身固有的本质和特性,亦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就是追求“仁爱”,即注重“仁爱”、“忠孝”礼仪以及个人修身养性,但往往忽视对人的自由个性的培养。例如,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里孔子实质上对于人的本质是禀持着性善的判定和认可。性善即是说每个人都固有仁爱之心,经过教育引导,人人都可以通过人性的自觉,遵循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对于人性的乐观自信,使孔子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弟子,施以言教,积极推行仁义于天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对性善论做了全面发扬。他认为,仁爱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作为人的天性,乃是人异于禽兽的关键:“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他认为只要能够扩充人性中本有的仁爱之“端”,人人都可以成为品节高标的君子或圣人。
  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他们认为自由是对一切压制人的自由性的障碍的超越和解脱。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总是把自由与人性概念相联系,并视之为人所以为人的根本。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为自由不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一切人的价值、尊严、理想、美德,都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怎样才是一个自由人?柏拉图强调,惟有当人由其理性而不时由情欲引导时,他才是自由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茅头直指中世纪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肯定人、人性、人欲、人的现世价值,主张还人以尊严,使人成为自由的人。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后至19世纪中叶以前的西方教育基本上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提出:“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育服务人员,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文主义在西方道德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帕森斯认为:学生的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和道德两个方面,而道德的核心又可归结为责任感。学生必须形成两个方面的责任感:一是“履行广泛的社会价值的责任感”;二是“完成社会结构中某一特定类型角色的责任感”。前者是讲社会责任感,后者是讲做好本职工作。
  在当代,中西方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内涵既有区别又有某些联系。我们认为所谓人文素质,就是指人的人格、气质以及人的政治理论知识、社会科学知识、音乐、美学等综合知识修养。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指将人类优秀人文社科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而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具体说,是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以人为中心,它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人文知识的核心是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哲理。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教会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做人教育,换言之,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是“成人”教育,它是一种提升人性,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社会活动。康德说过:“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教育的功能,一是教人懂事(知识),二是教人做事(能力、知识的应用),三是教人做人(如何做人,为何做人)。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是第三个功能。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学校的任务既要教学生懂事、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加强动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某些弊端,决定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仍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有:一些在校生存在着严重的重自然、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等倾向。一些大学毕业生人文素质较差,职业道德急待提高。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培养了不少只懂科学枝术而缺乏人文素养的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科学枝术、缺乏科学素养,只能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人都没有完整地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都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灵。因为“空心人”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变化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事实判断,但是,他们不能对周围的一切乃至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他们缺少终极关怀,不能领悟人生的价值,灵魂残缺,故称作“空心人”。“边缘人”虽然拥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但他们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他们是被科学枝术发展的浪潮推到社会边缘的多余人,故称作“边缘人”。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其一是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人文社科知识一般难于直接地、明显地显示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难以满足人们立竿见影的功利需要,因此,有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还有人把人文社科课程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述各种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严重地影响和限制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产业化对人文素质教育构成了严峻挑战。虽然目前理论界在大学教育是否需要以及怎样实现产业化的问题上尚有分歧,但是,产业化实质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现实趋势。高等教育产业化显示了现代大学的经济功能: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创新知识和实用人才的培养,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另一方面标志着高等教育转入企业化方式经营教育。产业化运作虽然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也会产生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良后果,人文知识和精神本质上不仅是非功利的,而且还常常对功利和实用构成批判和否定。因此,在狭隘的市场取向和经济动机支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漠视人文素质教育。其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课程功能有限。在全国各类高校中,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主要是政治理论课,其学时虽然不少,但涉及意识形态的东西太多,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其三是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略显脱节。即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缺少整体上的整合,有些人文社科课程只考虑人文自身的系统性,忽视了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虽然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是互相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故而两者的整合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提高动画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大脑潜能,使学生从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只有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人文功底的人,即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会有创造力。动画专业的二维、三维、卡通漫画、游戏设计、镜头设计稿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尤其需要这种创造力。否则,他们的发展前景将举步维艰。
  2.3 人文素质教育是沉淀动画专业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语言、文学、史学、哲学及艺术学科等方面的培养,虽然动画也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如今的动画创作不仅仅是绘画的技艺,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法展,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动画产业,是多方面素养共同完成的结晶。这就要求动画专业大学生必须多读中外文学名著、影视理论、美学原理、艺术设计等书籍,对经典著作尤其需要反复研读、细细品味,并将其精华转化为自己的艺术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此类内容正是塑造艺术修养应该积累的部分,因为一个艺术家的成就往往和他的人文素养成正比。
  2.4 人文知识是动画作品创作的重要来源。目前在艺术类院校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即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人文课程没什么用处,把专业技艺学好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专业技能的钻研上,忽视了人文知识的获取,博大精深的艺术教育被演化为口传身授的技能训练。一个艺术工作者重视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人文知识的积淀,仅凭自己的技艺和直觉去表现,艺术才思就难免枯竭,到后来就可能江郎才尽成为艺术匠人。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绘画、音乐、文学等共同合作的结果。动画作品中要体现电影的技法、绘画的精致、音乐的渲染、文字的精炼、科技的前沿等等,这就要求从事动画创作的人应该是知识复合型人才,要比其他行业人员具备更广博丰富的人文底蕴,更多融会贯通与理解表达能力,更多的掌握人文知识所暗含的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瑰丽神话故事和优秀民间传说,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与此同时,动画创作者还应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创作出具有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也就是说,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动画题材的开拓和主题的深入都是大有裨益的。
  2.5 人文素质影响动画作品的品位趋向。随着国家政策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和市场对动画作品的需求,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及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有些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看中了这个领域的就业前景,故而他们注重短期效果不思长远发展,导致一定程度上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明显欠缺,难以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人文素质低下影响了学生的人生、情感、心理和所创作动画作品的品位趋向,影响了自身对艺术创作规律的理解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从而束缚了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如何加强动画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1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地位意义的认识。
  其一,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和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交融、并行,使二者紧密结合,齐头并进。其二,激烈的国际竞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决定了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21世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的关健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高教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专业、人文兼俱的高素质人才。其三,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就必须提高其人文社科素养,使他们学会运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其四,当今社会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要求人们必须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联合攻关的现实,也足以证明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市场经济状态下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实行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广泛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如三峡工程,长江截流既涉及了自然科学中水利工程、地质、水文、土木等学科,又涉及到了社会科学中的生态平衡学、经济学等学科,可以说是各学科会战的综合结果。
  3.2 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在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上,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明确人文社科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和定位。动画院校或专业人文社科课程目标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动画设计制作人才。健全受教育者的人格,提高动画专业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动画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应的人文社科课程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其二,改革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具有时代特征、有利于动画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涵盖艺术韵味的新的课程体系。动画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符合动画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又要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内在逻辑关系。综合借鉴中外动画院校长期以来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状况分析,动画院校或专业的人文社科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教育部要求必须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②艺术类院校作为拓展专业基础开设的课程,包括艺术理论、大学语文、动画写作、军事理论、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中外美术史等;③教研部门根据人文社会科学和某些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学科课程,包括人与自然、文学与欣赏、生态与环境、人文地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等。在以上三个层面的课程中,除了第一个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作为必修课外,其余第二、第三个层面的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均可采取选开选修的形式,但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门数和学分。开设上述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沉淀时代气息和人文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前沿的动画艺术理念,塑造认真、求善、唯美、重情的人文精神。
  3.3 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因此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动画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在提高动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功能与价值,而且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惯常措施与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深化对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与时俱进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才能提高动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能够融洽学生间的各种交流,使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和锻炼,使体育教学的氛围得到极大的活跃,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体育综合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多半发病病因为患者脑循环系统出现障碍或脑部血管出现问题,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动作的障碍,相比于其他心脑血管类疾病,脑卒中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以及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道路桥梁建筑工程已成为我国物流交通、贸易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由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建筑行业之所以会成为传统行业中的赢家,是因为建筑行业可以顺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每一个关键时期均能顺利完成转型、改革、回暖等“快进键”,可以为了迎合、顺应市场的需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高票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根据该方案,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
随着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明确,开发信息化新业务、支撑业务转型成为中国电信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电信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能够
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各个行业随之兴起,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武警郑州指挥学院训练部军事理论教研室中牟451450  摘要:当前武警部队院校担负的使命和办学目的,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监督,大力推进院校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督导  [中图 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83-02    武警部队院校担负为武警部队培养和造就“打得赢”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加深了人们对信用风险度量重要性的认识,KMV模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文章运用KMV模型,比较各组样本违约距离的差异,I#-,得出了如下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