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路面结构符合性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决现验收规范中没有对SMA路面结构骨架性检测的方法及标准,研究从沥青马歇尔设计指标≯出发,推导得出了SMA路面骨架性结构检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时,混合料为骨架结构;时,混合料为悬浮结构,并依据实体工程后续观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准确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SMA结构的骨架程度对路面抵抗车辙的重要性。
  关键词:SMA;骨架密实;;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属于骨架型沥青混合料,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为了保证SMA的骨架结构,规定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粗集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在 SMA实际的生产、铺筑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拌和、摊铺、碾压工艺等使得路面结构发生结构性的变异,但在路面施工质量验收中,没有相关规定、方法对实际SMA结构的骨架性进行验收及检测,这一方表明设计指标与验收指标的脱节,另一方面无法对路面施工质量做出全面的检测与评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这一设计条件出发,提出了SMA路面骨架性的检测方法。
  1路面结构骨架性评价理论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关于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里有如下规定:
  ≯
  现对上式进行简单转换,若SMA混合料为骨架型,则在上式两侧分别加上粗集料的体积,下式(2)依然成立:
  ≯
  不难发现,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体积,而为混合料中粗骨料采用干捣成型方法所得试件的体积,则上式可写成下式(3):
  
  进一步可写成式(4)
  
  其中:
  ——SMA混合料试件的半径
  ——混合料中粗骨料采用干捣成型方法所得试件的半径
  ——SMA混合料试件的高度
  ——混合料中粗骨料采用干捣成型方法所得试件的高度
  若,则式(4)简化为下式(5)
  
  上式的意义是若SMA混合料试件的高度不大于混合料中粗骨料采用干捣成型方法所得试件的高度时,混合料骨架性便得到保证,若不满足上式,则混合料变为悬浮结构。
  2路面骨架性评价方法
  在铺筑完工3d后的SMA路面上钻心取得路面芯样,并利用切割机去除其他面层,留取SMA路面结构作为试验试件,并量取高度,芯样的直径为20cm。
  将取得的芯样至于130±15℃的烘箱中加热不少于3h,直至芯样松散成颗粒状,然后将芯样至于500±50℃的燃烧炉中充分燃烧,直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待燃烧后剩余集料冷却后,利用4.75mm方孔筛筛除4.75mm以下部分,取筛上部分留作后用。
  为了满足的条件,研究量制了直径为20cm的硬钢质掏实桶。将上述4.75mm以上粒径的集料一次性的倒入捣实桶中,并利用捣实棒由外向内捣实75次,然后量取所得试件的高度。
  将与做比较,并给出SMA路面骨架性的评判标准:
  时,混合料为骨架结构
  时,混合料为悬浮结构
  3路面骨架结构与抗车辙性能的关系
  研究利用上述理论,对某高速公路上面层5cmSMA路面进行了路面骨架结构符合性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的同时,并对检测位置的相邻的路面进行切块,并进行车辙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骨架结构检测与车辙试验结果汇总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凡是依据本文所阐述的理论鉴定为骨架结构的试件,其周边切块所测的的动稳定度均在5000~7000次/mm之间,而凡是被鉴定为悬浮结构的试件,其周边切块所测得的动稳定度则基本上不满足规范要求,这一方面说明文章所阐述的骨架结构符合性检测方法正确,另一方面也表明SMA结构的骨架性与否与其抗车辙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结论
  (1)当时,混合料为骨架结构;时,混合料为悬浮结构。
  (2)SMA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与其骨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LU Qing, HARVEYJT. Evaluation of Moisture Sensitivity of Hot Mix Asphalt by Flexural Beam Fatigue Test [C] ∥Proceedings of the R. Lytton Symposium on Mechanics of Flexible Pavements. Reston: ASCE,2006:124 - 133.
  [2] PAN T Y,TUTUMLUER E,CARPENTER S H. Effect of Coarse Aggregate Morphology on Permanen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ot Mix Asphalt [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ASCE,2006,132 ( 7) : 580 - 589.
  [3] 張登良. 沥青路面工程手册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 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S].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软件panda解算国家2000坐标的全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解算出坐标成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在缺少国家2000坐标控制点地区,利用该软件解算国家2000坐标可以满足一定等级控制网的起算点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
期刊
摘要:随着配电网建设的逐步升级和加强,其结构日趋成熟,但也愈加庞大复杂,电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故障的影响而导致停电,影响社会生活生产,甚至可导致危害国家安全的重大事故。本文阐述了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模块的作用和特点,并通过对人员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组合等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系统结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项目中,确保用于控制工程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和工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其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环节。  关键词:工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在改造项目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能启动、或启动后又莫名其妙地停车、或调速等问题,对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的优劣程度直接联系着每一个家庭,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切实的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优劣程度经管的方案,就变得非常的有意义。本文针对建筑施工的特别性能、关键意义及发展上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含有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施工工作者的整体素养,保证材料优劣程度和施工达到最佳成果的方案。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优劣程度经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激增,我国建筑技术也进入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模式,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理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分析仿生技术、生态技术、高新材料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我国建筑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黄山风景区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以奇峰怪石闻名。针对景区特点,制作大比例尺彩色正射影像挂图,无疑是个技术难题,因此选择制作平台以及制定合理的制作流程十分关键。本文以黄山风景区1:2000彩色正射影像制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VirtuoZo NT平台的高山彩色正射影像(DOM)的制作过程。为高山彩色正射影像的生产制
期刊
[摘要]伴随着油田企业的发展需求,运输设备就显得十分关键。下文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以及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加以说明.  [关键词]油田企业;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途径。面对新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必须
期刊
摘 要:下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实例讲述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伴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也正在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体。  关键词: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动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更是加快。高层建筑
期刊
摘要:施工的现场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很重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施工现场对技术、材料、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断的优化现场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成本目标实现的最直接的源泉,是确保项目工程以管理求效益,实现项目施工总体效益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
期刊
【摘要】:建筑給排水行业通常把同层排水看作一门新技术,视其为改进隔层排水的良方。文章分析了同层排水的优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同层排水与传统隔层排水方式相比的优势。  【关键词】:同层排水传统排水优势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的排水管(包括排污横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楼板进入下层空间,而是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在本层套内接入排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