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短信揪出个人信息“产业链”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信息遭窃取,已不算新事,且屡禁不止。在苏州,一位执拗的妈妈一路追查,历时数月终将背后黑手揪了出来,并推动教育部门出台了保护学生信息的相关办法。
  填报学校成难题,神秘短信从天降
  2013年6月27日,从中午起,家住苏州吴中区的杨岚就守在电话机前,焦灼不安。再过几小时,中考成绩就要揭晓,她祈祷女儿李雪灵能考个好成绩。
  杨岚是一家电器公司的员工,丈夫是货车司机,常外出跑长途,家中大事小事都得她操持。好在女儿李雪灵乖巧聪明,学习自觉,给她省了不少心。
  下午4点,成绩准时放榜。杨岚拨打查分热线,喜出望外地得知女儿考了678分,按往年的标准,这个成绩上重点高中没问题。
  成绩公布一个半小时之后,杨岚收到一条短信,来自以106开头的陌生号码。短信内容是苏州某重点中学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还详细列出每一个班的录取分数,称凡达到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在第二天带着分数条、准考证等,至该校办理入学手续。
  这所学校是一所知名私立中学,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十分有名,每年高考本科达标率也很高。杨岚以为信息是女儿的学校统一推荐的。女儿的分数刚好超出实验班录取线,她决定去看看。
  次日,杨岚请了假,一大早就带女儿赶往学校。学校在高新区,来之前杨岚就查过了,它属于寄宿制学校,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学生刚放假,偌大的校园格外幽静。林阴道两旁开满白色小花,一阵风吹过,燥热的空气中带来阵阵清香。
  进了校招生办,已有几位带着孩子的家长等在里面。不一会,又有十几位家长来咨询。负责招生的老师把他们请到装饰优雅的会议室,向他们详细讲解学校情况,回答疑问,之后还带大家参观了校园,整洁明亮的教室、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干净舒适的公寓宿舍,都令杨岚很满意。
  按规定,如果学生的学籍所在地与就读学校所在行政区不同,必须缴纳8000元择校费。这次来的孩子里,大半都属于非地段生。听招生老师说,今年苏州市中考成绩普遍偏高,预测报考本校的学生会超过往年,先报名就能先占一个名额,特别是重点班,多等一秒可能就进不去了。
  杨岚当即缴纳了8000元。女儿在一旁反对:“我想找一所离家近的学校。”杨岚没同意,“这么多家长都选了这所学校,证明它确实好,能考上好大学才最重要。”
  交完钱,杨岚跟其他家长聊起天来。她无意间提到招生短信,几位家长说也收到了。杨岚很惊讶,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学校,怎么会收到同样的短信?她拿出手机,翻出那条短信,众人一看,更确定收到的是同一条,甚至收信时间都一样。
  谁会知道这么多孩子的中考分数,还知道其家长的联系方式呢?杨岚心中升起谜团。
  母亲追查真相,学生信息竟被倒卖
  杨岚越想越不放心,给女儿的班主任打去电话咨询。
  班主任肯定地说:“根据往年情况分析,以李雪灵的分数,即使选择本区重点高中,也能分到很有保障的重点班。私立中学条件虽好,但学费高。而且区高中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生活。”
  挂掉电话,杨岚很后悔,女儿跟她闹,丈夫也埋怨她太冲动。杨岚憋了一肚子火,如果不是被那条短信蛊惑了,她不会贸然行事。
  随后,杨岚又到家长群里询问,竟有一大半家长都收到过这条短信。
   杨岚找到女儿的班主任,班主任说:“我没发过这条短信。学生的信息我们是统一保存的,只用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绝对不会公布给外人。”
  杨岚又跑到那家私立高中质问,招生老师最终承认短信是他找人发的,“今年2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马显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他们公司有一个短信平台,手里还有苏州地区所有中考学生的联系方式,可以帮我们学校做宣传。中考结束以后,本校要提前招生,所以我联系了马显扬,付给他5000元,让他发布短信。”
  一股凉意升起,2013年苏州中考考生有五万多人,马显扬竟能全部掌握?终于查到源头,杨岚非但没轻松,反而更沉重。这样庞大的数据,是怎么被泄露的?是否会成为有心人的牟利工具?
  杨岚联系了一批家长,把情况一说明,所有人都警惕起来。之后杨岚带头,几十位家长联名,将情况反映给了吴中区教育局。
  为保护考生个人隐私,维护招生秩序,7月2日,教育局立即发函,请吴中区公安分局调查此事。
  7月30日,案子有了突破。马显扬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9月4日被正式批捕。
  在马显扬的办公电脑里,还存有大量各类企业信息、业主信息、车主信息等。他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总共达88万余条。
  非法营销,买卖公民信息成产业链
  在警方询问下,马显扬如实供述了罪行。
  马显扬198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宿豫县,初中毕业后曾在多家信息科技公司工作,接触到了短信平台。头脑灵活的他窥得了“商机”,2011年3月离职,成立了扬帆广告公司。
  他花了两千多元,请人搭建了一个短信平台“炫彩通”。通过这个管理员账户,他可以直接管理客户,新建账户,为客户充值。这个平台可以代发短信,只要事先将手中的公民信息录入后台,就能向指定的人群发信息。
  他买来了2011年的全市学生信息,又从中筛选出当年念初一的学生,这一批学生到2013年恰好升到初三。
  马显扬十分擅长经营,一切有发布广告需要的人,都是他眼中的潜在客户。与其他广告形式比起来,马显扬发布成本更低,针对性更强。他会从手中的公民信息里甄别客户群。
  通过向指定人群代发短信,他向客户收取每条6分钱的服务费。此外,他还出售“炫彩通”客户端,客户可以通过平台自行发送短信,每次收费1200元。马显扬还向他人直接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这三种经营方式的前提,都需要掌握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为此,马显扬想尽方法。
  通过网上查找,他加入了陈山创建的“工商数据”QQ群。陈山利用自己编写的程序,从2008年开始,通过登录苏州工商服务类网站,将网页上显示的企业注册信息以图片形式保存,再将图上内容转换成文字,强行下载网站中本来不可复制的数据,一共下载江苏省工商信息90余万条。马显扬手中数万条企业信息,就是以350元~800元不等的价格,从陈山手中买来的。
  除了自己下载信息,陈山还介绍马显扬购买了二三十万条教育类个人信息。马显扬的车主、银行卡、小区业主等几万条信息,也是在向陈山购买工商信息时,陈山附赠的。
  除了网络购买,马显扬还与他人数据共享或交换。当客户使用“炫彩通”发布广告时,马显扬还能以后台管理权限,私自下载客户发过的电话号码,保存下来,当做自己的信息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精准营销”,马显扬做了一个“数据库短信分类”的表格,将信息数据整理成企业法人、业主、车主、教育等八类,内容十分详细。
  例如车主信息,不仅包括车主姓名和电话,还有车牌号码、车辆品牌、颜色等;银行卡开户人信息更包含了银行名称、开户人姓名、电话、存储金额。
  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到把信息当成“独占资源”售卖,马显扬建构了一道产业链,从中牟利。
  2014年7月,吴中区法院判决马显扬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
  2015年1月,苏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保护学生信息的相关办法,并对学校责任进行了细致要求,希望从根源上遏止学生信息流出的可能,保护学生和家长不再受到伤害。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只要醒来,那个人还在身边就很好了。  很多时候,一男一女交往,是可以观瞻的,就像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其实就是秀。但有时,却是不可以观瞻的,是原生态,如睡觉,除了再也不会醒来时被告别之外,基本上秘不可宣。  赞美一个人可以从头到脚,但如果赞美他会睡觉,不出效果不说,还容易被误解。因为睡觉和性活动联系紧密,于是这词就暧昧起来。其实也不尽然。  德国一项科研数据说,一个人一生将用24年睡觉,7年工作,而
期刊
Q:我已经离婚5年。前夫与小三结了婚,婚后五个月就生了一个儿子。我一直想,那女孩是看上了他的钱和地位,他们过不长久。可从朋友那得知,他过得很好,而且俨然成了慈父贤夫,50岁的人了天天去幼儿园接送孩子,也不再加班、应酬,而是一下班就回家,做菜,熨烫衣服,擦皮鞋,陪着娇妻幼子。  我真不服气呀!我自问也没那么差,这些温馨时刻,当年他怎么就没有给我和女儿呢?  A:亲,你与前夫结婚时他才二十几岁。那时节
期刊
段艳梅 33岁 南京 职业学校教师  春节时,胥母才知道我和她儿子已经离婚半年了。她一遍遍地打电话给我,从指责到哀求,希望我还能回去:“以前是我错了,我不该过多地干涉你们的婚姻。胥亚楠也不想跟你离婚,  这几天每天都喝醉……”  我和胥亚楠是2011年相亲认识的。他老家在苏北某个乡镇上,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初二那年,胥父病逝,胥母开了一家杂货店供养三个孩子读书。胥亚楠朴实、勤奋,第一次见面,他刚
期刊
1946年,越南河内,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正如火如荼,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阮山开罢高级军事人员联席会议后,回家路上一言不发,似乎心里压了千斤重的石头。  进了家门,他命司机把他的老部下李班接来。  “除了胡主席,只有你知道我在中国的往事。这次会议决定由你带队去苏联学习,正好取道中国。我想请你帮我打探陈剑戈的消息。”  李班严肃地点点头。虽然回到越南一年多了,但在中国追随阮山二十年,他知道自己的
期刊
人生若只初相见  樊锦诗的一生中,有两次一见钟情。第一次,是在大学时代,与同学彭金章一见钟情。第二次,是毕业前去敦煌实习,夜敦煌静美神秘,那样的吸引像“慢性中毒”。于是,毕业后,她争取到了去敦煌的名额,并对恋人做出承诺:“我只去3年,然后我们在武汉会合。”彼时,彭金章任教武汉大学。  可是,约期已到,却不见恋人的身影,彭金章从武汉一路颠簸至敦煌。他见到的,再也不是自己印象里的那个江南小女子,而是黑
期刊
在外地一所学校观看教师合唱团演出,发现一位先生始终金口不开,恰好身旁坐了那位先生的领导,遂试探性地问道:“那位缄口先生,课教得不怎么样吧?”被问者大为惊异:“咦?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我笑了,心说:隔着十万八千里,我怎会了解他?我只是从他脸上那种“不值得”的表情中看出了他是一个不幸被“不值得定律”所言中的人。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是“不值得定律”的简要表达。想想看,当我们满腹怨怼地
期刊
晴天时,骑行在树木环绕的路上,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暂时放下奔赴目的地的急促和疲惫,任思绪游移,在草木清香中神迷。或长或短的路程,在心中印上树的姿态、光的色彩。  第一次注意到路边的树,是春日午后。慢慢向家走,心不在焉踏上路过千百次的小桥。柳树挡住了去路,我弯下腰,猛然发现,柳叶已露嫩绿。这色泽虽羞怯,却牢牢粘住目光。即将喷薄的浓郁,寓于这浅淡的色彩中,静默着,蓄势待发。  呼出一口浊气,我开始注
期刊
他和她正过马路,他用手扶着她的腰,她笑着,怀着崇拜看着他。  半年前,与几个旧友吃火锅,忽然说起了爱情。因为一个朋友正在经历婚外情,而且闹得不可开交了,满城风雨。太太不肯离,情人不肯放,他十分疲惫。他对我们说,哪个我都放不下。妻是发妻,与我同甘共苦过,可没了感觉。当初说一辈子也是真的,现在没了感觉也是真的。情人也三四年了,离开半分钟就想,就想和她在一起。他焦头烂额。  对面的女友一杯又一杯地喝着啤
期刊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小说,其他都忘得差不多了,唯有一个情节记得清楚。  女主角习惯了男主角的呵护,做事任性而为。一次,她因不当心自己的身体,淋了雨发了烧,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赌气拔掉了吊水的针,偷偷跑掉,结果被男主角抓住丢回医院。她本以为,他因此会更在意她、倾听她、满足她。他却吩咐护士用力给她扎针,让她好好记住这刺痛。  她委屈,不解。  他说:所有困难和伤痛我都可以帮你分担,但身体上的痛我不能。看着
期刊
习惯性迟到包含着一种很深但不容易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  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以及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一位朋友有一半时候会迟机,然后改签机票。还有一位朋友,总在最后一刻抵达机场与火车站等,并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每次都能成功登机或坐上火车。她们两人都怕提前抵达,因为讨厌等待,等待时会有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