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济马的“四象”思维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援引包括《易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借助八卦之名并根据"《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的原理,李济马以《周易》为基础,阐释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受《周易》四象说的影响,李济马论著中多有四元结构和"四维之四象"的形态构造。他以"太极生四象"为基础,打造了"四象"思维的基本框架,又通过"事物心身""天人性命""礼仁义智"等建构了四象思维的完整体系。
其他文献
帛书易传《二三子问》所蕴含的丰富政治哲思,是在天人关系基础上展开的。其德政纲领与理想境界,都与其天道观内在相契,这昭示了其政治哲学的体系性。顺应天道时变是合理施政的前提,《二三子问》正是基于对天道客观性的警惕,充分阐扬了谦卑、忧患、尊天与重民之德。谦卑的哲学基础是人相对于天道的有限性,外在依据则是贤人辅佐之裨益、体察民情之需和执政之忧患。为政者必须倚重于心的"精白",即清明无私的觉察和洞见"几微"的能力,才能保证施政决策与实践得当。"精白"不仅是狭义的认知学说,更关乎政治实践的心性修养。尊天与"敬众"和"
会议
当前易学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主体化、多元化的特征,研究内容涉及义理、象数、诠释学多个方面,研究路向呈现出以西方哲学为主体转向回归传统的趋势。论其大体,约有如下四端:第一,引入西方哲学的范畴和方法梳理、整合易学的义理内涵;第二,通过对象数范式的重新解读,发掘《周易》象数思维模式背后的哲理内涵;第三,哲学视域下象数、义理合一的新探索;第四,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对建构易学诠释学的思考。这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回顾和反思前人成果,有助于我们回到易学哲学本身,建构符合易学哲学实际的方法论。
先天图作为卦变图系统的一支,其早期诠释以“卦变法”为主。其中,六十四卦卦变从郑夬开始,经邵伯温、张浚、张行成等人之手不断演进发展。另有陈瓘、王湜等学者对八卦卦变加以思考。此后,来源隐晦的“一阴一阳图”之阴阳相间生卦的方法流入先天图的诠释,即是日后闻名的“加一倍法”。此种诠释始于程迥,蔡元定、朱子、林至、项安世等人加以展开,最终使先天图成为了易学的主流。
马王堆帛书《昭力》“卑隃”应当读为“譬喻”,“不羞卑(譬)隃(喻)”意为不以向百姓打比方讲道理为羞耻.“咄(?)言”之“咄(?)”释为“咄”可信,应读为“出”,“出言”即说话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第一肺门型中央型肺癌安全和有效的分割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19例第一肺
会议
英语教学是当前义务教学阶段的内容,有效完成英语教学是实现义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部分。听
第一条为发挥广大羣众力量,加强公路养护工作,保证公路通车良好,以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国防的运输需要,特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五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关于员工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