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快递的失策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市场萎缩,宅急送2008年累计亏损额近亿元;同时,公司内部有3000多名员工以“放长假”的形式被“优化”掉;总裁陈平也因“身体原因”去职休养,由其兄陈显宝任执行总裁。
  作为中国本土快递的代表企业,宅急送曾被视为中国本土快递的样板。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宅急送因已签订过协议的华平投资未能获批,致使其向零散业务转型的战略决策宣告失败,并以盲目快速扩张所产生的巨额“战略性亏损”而告终。
  进一步分析宅急送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在业务转型战略失误的背后,其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运营资金来源过于单一以及公司员工服务意识的欠缺都是造成公司出现目前窘境的不利因素。
  
  内部管理不善
  
  宅急送的发展动态,也间接显示出中国本土快递企业的某些特点。家族式和家长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通病,这导致在决策层面没有相应制度去防范企业犯错。随着时间推移,各种隐患开始凸显。
  1.个人决策的主观性
  在公司内部人员看来,宅急送当年的成功与如今面临的窘境都离开不公司总裁陈平。1994年年底,陈平开始思考宅急送的市场定位问题,他把目光投向了松下、东芝、惠普等外资企业,这成为这一阶段公司发展的关键。同时,宅急送是国内第一家敢于提出24小时门到门快运服务的公司。事实也证明了陈平的选择是正确的,2000年至2004年是宅急送公司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公司营业收入逐年飙升,到2004年时已接近8亿元,“本土航母”形态初现。
  但个人决策的结果往往带有决策者的主观色彩。2004年5月宅急送就曾因陈平执意扩建大量网点出现过首次亏损,但当年的整体行情很好,宅急送的一时之亏并未引起陈平的关注。而2007年公司开始推行业务改革,则将陈平在管理中的个人主观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宣布改革那一刻起,他似乎已成了“孤胆”斗士,正如其在内部简报中所写:“改革的决心下定以后,周围人的不理解,思想的不统一,各方面的阻力和不配合,这些我不想多说,我一个人也能扛得住。关键的是改革到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改革的步伐应该怎样走,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没有参考和借鉴的范本与模式,只能靠我自己摸索和寻求,改革中出现差错和问题在所难免。”
  2.家族式管理的诟病
  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大部分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的法律环境及市场环境下,快递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资金支持外,还需要有稳定的人员及分布网点,家庭成员便成为这个时期的必然选择。纵观中国本土快递近10年来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家族企业模式在快递企业成长初期,具有其他模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一旦公司立足后想寻求新的突破,家族式管理的诟病就开始显现。
  在宅急送创业初期,为抢占市场和铺建网络,各地纷纷建立分公司,分公司沿袭了家族企业模式,吸纳亲友组建队伍。但当宅急送总公司成立起来后,这些创业元老在人才、资金、车队等自给自足的区域里呈现各自为战的势头。另外,宅急送分公司的管理相对混乱,一线员工比例失调,管理层的任命往往依靠裙带关系,使得公司在处理相关事务方面极其困难。
  3.公司构架极不合理
  为了谋求发展,宅急送采取的是子公司、分公司、营业所、营业厅的组织架构,但是各地的分公司、子公司常常在外割据一方。因为在宅急送的历史上,是先有分公司再设立总公司,因此各地分公司拥有过多的权限,从人事、行政、财务到市场开发,都是“自己管理自己”,宅急送公司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经理什么都不理,主管什么都不管。”公司构架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中铁快运曾经作为宅急送的供应商,为宅急送的货物提供铁路运输。它的工作人员反映:“宅急送的货物经常被检查出来禁运品,让我们很为难,而其他快递公司就很少出现这种状况。”据悉,在奥运期间为了安全保障,部分航空公司和铁路运输提供商甚至“封杀”了宅急送的货物。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宅急送的管理问题。
  据宅急送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宅急送已经把分公司的行政管理等职权收回,只留下客户和市场,让分公司专注做好业务。此外,宅急送管理层还新建立了三个委员会,即决策委员会,对重大政策等进行投票表决;运营委员会,对服务等进行管理;预算委员会,实现财务的科学决策。但这只是公司内部改制的一个方案,要想有效执行下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缺钱’是宅急送裁员风波的根本原因”,陈平不止一次强调。上市失败与引资搁浅,造成了宅急送的资金紧张。美国华平投资集团2007年就有意以3亿元的价格收购宅急送25%的股份,并于2008年5月与宅急送正式签约。为此,宅急送在2008年进行了一次近乎疯狂的扩张,员工数量一下子增至近2万人。但让宅急送意想不到的是,华平参股一事中途生变。
  其实,资金一直都是困扰宅急送的大问题,而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宅急送曾先后两次融资。1995年,在宅急送原有规模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其扩张时,日本长野县一城株式会社社长小林利夫以180万元入股,持有股份37.8%,公司也更名为宅急送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这一年,宅急送开始全面腾飞,营业收入达181万元,到2000年时已高达4056万元。
  2002年11月,由于数名骨干出走,宅急送再次面临困境,不得不引进物美集团化解“危局”。物美出资4000万元,其中以2000万元收购10.3%的股权,其余2000万元则为贷款。
  多次遭遇资金瓶颈,让宅急送不胜其烦,有什么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资金难题呢?陈平想到了上市融资。但宅急送的上市计划也是一波三折。2003年,宅急送曾经设想过在香港上市,却恰逢国家收紧了内地民企去香港上市的政策,公司2004年中期又突然出现了亏损,计划搁浅;2006年,在国内A股上市被宅急送提上了议程,甚至请来了财务顾问,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小组,并在2007年5月拿到了证监会受理上市批文,却因“熊猫案”的当头一棒,所有的努力又白废了。
  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今天,宅急送过于依赖董事会这唯一的融资渠道势必大大限制其业务的扩展。
  
  服务意识缺失
  
  快递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服务的态度与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宅急送如何辩称其正处在转型后的适应阶段,作为一个国内知名快递企业,起码应该保证自己的服务质量,不让人诟病,但事实是如今的宅急送却在这一方面屡遭质疑。
  打开百度的宅急送吧,对宅急送的投诉可谓漫山遍野,或请求或愤怒或无奈的留言,比比皆是。
  其实,创立15年来,宅急送的服务创新曾一度领先国内同行。1994年,当陈平怀揣着30万元启动资金回国,拷贝日本的“宅急便”模式创办了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时,国内还鲜有人涉足快递这个行业。1996年,宅急送在全国首家推出“门到门”的速递服务,打破了邮局坐等客户送货上门的格局。此后,宅急送又率先搭建了“宅急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开创了社会零散货物24小时全国门到门精品服务……
  而如今,这个曾以“快”、“创新”等服务自豪的快递公司却遭遇了运营质量低下、时效性不强等困境,其原因正如陈平向员工坦白的那样:“因为我们在用14年搭建的普件平台做一天到门的快件产品,造成快件快不了、普件起不来,结果搞成现在的‘四不像’,落到一个‘千夫所指’的境地。”
  而造成宅急送今天服务意识欠缺的原因,则要归结于宅急送相对落后的家族式管理体制,总公司之间的制衡和监控缺失,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等。
  
  ●结语
  2008年,雪灾、奥运限行、油价上涨,都对快递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暂时的亏损并不代表行业衰退,从长远看,中国的快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相关统计,目前国内快递市场可谓三分天下,邮政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各家民营快递企业占据65%,剩下则由四大快递瓜分。而国内快递市场每年都在以30%的份额增长,2008年年底中国国际和国内快递大约可以达到650亿元的市场容量,而行业平均利润在8%~20%之间。
  在快递行业,民营企业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尽早进行企业改制,减少领导者独大的现象发生;具有网点、人力等优势的本土企业,需要加强合作,通过建立联合体,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快递企业未来必须加强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预测风险的强度及不可控性,作出相应的对策,保证企业稳健经营。
其他文献
福建长乐市位于东南沿海,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的正中,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北临闽江,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作为海峡西岸省会窗口生态城市,长乐市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加快“海西”建设,在“海西”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推动长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上行通道,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效益持续提升、后劲持续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
期刊
2008年,新兴经济体——拉丁美洲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区经济总量比上年增长4.6%,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连续6年平均5%左右的增长,各国财政状况普遍好转。其中,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以高达11.5%的经济增长率位于该地区33个国家之榜首。  虽然11.5%的经济增长率令人欣喜,但乌拉圭依旧难以逃脱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由于传统欧美大国经济低迷,乌拉圭的出口贸易额持续萎缩。为减缓全球危机对
期刊
在国际投资贸易市场中,盈利永远与风险形影相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中国企业进驻乌拉圭,若想短时间内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除了提升自身资金、技术实力,还需充分了解乌拉圭市场的优势与不足。  “乌拉圭在投资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如在对资金回流方面没有限制、对投资类型项目免征税等。另外,到乌拉圭投资必须了解我国的投资促进法,这对海外投资者十分重要。”乌拉圭经济和财政部长阿尔瓦罗·加西亚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
期刊
前不久,以“创新共享光彩全球”为主题的2009中国(北京)第十届国际照明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会上第四代照明——LED照明大放异彩,大量前瞻的LED科技突破首次亮相展示,如鑫谷光电(GVO)全球首发亮相的1W\3W LED多面发光体灯泡完成了LED照明的历史性突破,实现LED单方向发光向360三维立体发光的重大变革,完全替代15W和25W传统照明,为第四代通用照明步入寻常百姓家带来可能。 
期刊
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投资已成为乌拉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我们采取了参与国际市场进行经济结构的改革的政策。”加西亚部长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乌拉圭虽然是小国,自身市场有限,但投资者若能够把握其产业优势,同样可以获取丰厚盈利并进一步地开拓拉美市场。    农牧业  由于乌拉圭的主要自然资源是肥沃的土地,因此该国重点发展的是农业和农牧业。农牧业是乌拉圭国民经济的骨干部门,耕地
期刊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多年来,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家先后把发展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布局,把黄三角作为北翼重点推进实施。日前,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25个部委组成的调研组奔赴山东,对黄三角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据悉,黄三角开发有望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期刊
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华尔街高管发布限薪令,英国政府宣布审查银行薪酬机制前后,中国财政部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另外“规范全体国企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规定”也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紧锣密鼓地规划之中。  前有平安保险董事长的“天价年薪”,后有国泰君安员工的百万薪酬,金融企业不断传出来的高薪酬事件,发生在人均收入刚刚突破2000美元大关的中国,的确撩拨着社会各
期刊
“限薪令”一出台就遭遇严重尴尬。  4月9日,在中国财政部刚刚发布“限薪令”的当天,国有控股银行浦发银行公布2008年年报数据就显示,大部分高管薪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最高年薪500.3万元,最高涨幅达118%。而中国银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更现1181.1万元“天价”薪酬。  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调查,之后,其他多家银行董事长及行长的薪酬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银行其他高管薪酬却频现上涨之
期刊
“高端白酒市场低迷,而中低端白酒却仍显强劲,白酒业将进入新的调整。”一长期观察白酒行业的业界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指出。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的白酒生产企业约有3万家,但大部分是县乡小厂,真正上规模的白酒企业仅1100家左右。    高端市场低迷    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信心不足,再加上公务招待压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高端白酒市场趋冷。  “尽管采取了降价促销,但高端酒现在
期刊
经济危机的席卷而来,引发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裁员”风潮,风潮过后,一项不得已而为的激进运动——“高管减薪”又开始流行。国内房产、电力、证券等多个行业均掀起高管减薪潮。  据中国薪酬调查网发布的最新薪情排行榜显示:在中国,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水平位居所有行业之首。2008年度,即便大部分金融机构均处于亏损、裁员的不利境况,但部分高管薪酬仍然成倍增长,一时间,“高管减薪”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财政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