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阳光 和谐育人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第二十五中学(以下简称“二十五中”)开展的 “阳光教育”实验,已走过了七个年头,在给学校带来无限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喜人的成果。学校继跻身于“湖北省学校综合实力50强”行列之后,又相继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初中”、“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
  二十五中“阳光教育”研究成果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阳光教育”的发展性和推广性研究》课题分别被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市教育局列入“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已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推介“阳光教育”理念;全国150多所中小学德育负责人莅临学校取经,学习“阳光教育”实践……
  “阳光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随即受到国内各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阳光教育”是何等的“阳光”?撒播阳光是否能授人以渔?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近了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邹伦海,以期他对“阳光教育”进行全面解读。
  
  解读“阳光教育”——创新教育理念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借用阳光的本质喻义,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
  近年来,武昌老城区拆迁改造,社区常住人口发生结构性调整带来生源的变化,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加之由完全中学改制为单设初中,学校陷入风光与风险相随的境地,二十五中同仁有了诸多的思考——
  时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色调应该是怎样?
  面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缺失与流弊,二十五中又将如何防范、克服以至规避它,实现科学、和谐而长足的发展?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局格。二十五中领导班子经过冷静思索,深刻反思,决心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于是,在2001年初,提出了“阳光教育”的初步构想,并带领全校教师作了起步阶段的探究与实验。随之,“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引起了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昌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关注,被武汉市教育局列入“十五”重点规划课题和“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
  在武汉市、武昌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又特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特聘华师大博导周洪宇教授、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以及湖北省教科所冉铁生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亲临学校指导,参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充实“阳光教育”内涵。
  邹伦海校长说:“公平普惠、温馨关爱、无私奉献、正大永恒,是阳光最基本的属性。所谓‘阳光教育’,就是借用阳光的本质喻义,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是针对‘灰色教育’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方式。”
  邹校长系统解读“阳光教育”,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解说:
  首先,“阳光教育”关注一切学生的成长而非少数尖子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一切方面的发展而非个别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非发展的最终结果,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符合教育的本质属性。
  其次,“阳光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须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也就是说教师要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教师自身阳光,给学生阳光,让大家共同阳光,体现了教育的关爱性,符合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三,“阳光教育”强调年轻一代要自强自立、合群合作合享,有助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克服孤僻、自私、自傲、冷漠、脆弱等不足,体现了教育的针对性,符合教育的现实需要。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二十五中的“阳光教育”是学校传统办学文化与新时期人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公平的大众诉求与本校的现实状况相互碰撞的火花,是二十五中全体教职员工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模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充实“阳光教育”——演绎“阳光德育”
  
  “‘阳光德育’的内容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是针对阳光德育内容走向而言的。纬线主要是针对德育内容而设计的横向序列……”
  “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支撑教育”是二十五中优良的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立项和承接的“班队会系列研究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管理研究”等课题,获得过国家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其经验曾被湖北省教育厅以现场会的形式加以推介。
  进入新世纪初,学校秉承传统,传承创新,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阳光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通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来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的新人”的育人宗旨。
  在实施“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学校要发展,德育须创新。于是 “阳光德育”作为“阳光教育”的一场重头戏在二十五中率先上演。
  邹校长介绍说:“‘阳光德育’的内容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谓经线是针对阳光德育内容走向而言的我们把它概括为:塑‘三心’、负‘三责’、争‘三好’。”
  学校开展爱心、孝心、诚心教育,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塑三心”的活动中,学校以讲孝心和诚心为重点,要求学生“孝敬父母、修身洁行、诚实守信、立志勤学”,并细化为“进门问安、临别再见、孝敬长辈、干活事先”的十六字孝亲口诀,学校还向每一位学生布置了四份特殊的实践作业——“为父母亲洗一次脚”、“陪父母亲上一次班”、“和父母亲唠一次家常话”和“上敬老院与老人们拉一次手”,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长辈劳作的辛苦和治家的不易,从而增进与长辈的感情,学会感恩。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向自己负责、向他人负责、向环境负责。为此,该校开发了“追寻父辈的足迹”、“如何避开诱惑”、“模拟法庭”、“班级公约”等数十种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充实了“负三责”的教育实践内容,从而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阳光’的概念不体现在课本上、分数中,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学校实施‘阳光德育’是对创新育人模式进行的一种有效探索。”邹校长特别强调说。
  学校引导学生争“三好”,即争做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学校尝试用新三好式的 “阳光少年”代替传统意义上的老“三好”,以“阳光少年”的评比代替“三好学生”的评比。这一措施的施行,恰当地呼应了“阳光教育”所倡导的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学校开展 “三争”活动,让不少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后劲,为学生设计今后的人生之路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实践“阳光德育”——推崇“和谐育人”
  
  “二十五中学‘阳光德育’的操作要领,可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小目标,近距离;重养成,贵体验;全方位,多渠道;会引导,善激励。”
  学校实施“阳光德育”,推崇“和谐育人”收效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阳光德育”的实施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得益于卓有成效的“二十四字操作要领”。
  “小目标,近距离”是学校实施“阳光德育”所确认操作要领之一。
  要领要求将德育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让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小目标,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从做人的底线抓起,从常规习惯抓起。这样,德育才具有针对性、可测性和实效性。如学校的《孝亲三字经》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敬长辈、弟妹亲;早晨起、问安先;被和褥、会整理……”这套“三字经”,其实是做人的起步要求,学校要求学生迈小步,不停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经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有了根本的好转。
  邹校长说:“德育的本体不是做了多少活动、做了多少课,体验才是德育教育的本体。”为此,学校将“重养成,贵体验”确立为“阳光德育”操作的又一要领。
  学校开展了“亲子运动会”、“明理好少年”、“手工大比赛”、“校园艺术节”等一个个体验活动。那些做人的道理,基本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融入在这些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感悟,这些已成为二十五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德育不能仅囿于几节德育课,或靠几位德育教师和少数班主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渠道的。阳光德育注重为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开放、全面、和谐的德育环境。”邹校长进一步补充说。在二十五中的校园里,石头会传情,墙壁能说话,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无不寓意丰富,韵味无穷,都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好场所和好教材,因而备受师生珍爱。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二十五中学的校园里,养成教育已经成为“阳光德育”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积累了第一手材料,以此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求知成才事半功倍、更好更快地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阳光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激励,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于是,学校将“会引导,善激励”确认为“阳光德育”另一操作要领。所谓“会引导”,就是讲究策略,因人因事,采取适宜的教育手段与方式,以期达到既定目标;“善激励”就是“承认差异看努力,尺短寸长挖潜力”。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发光体,都应得到赏识和關注。不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面俱到,只要有闪光点,就应该肯定与褒扬。
  学校开展的“新三好”评选活动实行“新三好学生”申报制后,有80%以上学生受到不同的表扬和奖励,真正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了荣誉所带来的快乐。
  如今,二十五中“阳光教育”在武汉教育界及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校正不断得到认同和推广,大有燎原之势;“阳光教育”已经吸引了一批热心的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阳光教育”的前景将更加灿烂广阔!
其他文献
10月22日,在中国广告长城奖颁奖典礼上,搜狗共斩获11项大奖。搜狗与杜蕾斯合作案例“赶艾才敢爱·零艾行动”,荣获长城奖互动创意类金奖,成为年度互动创意类营销标杆。搜狗助力宝马X之旅自驾主题活动的《行走指尖》案例获互动创意类汽车类银奖,搜狗号码通《“缔造房产3·15”神器号码显神通》案例获得无线APP类铜奖,搜狗与苏宁《一键钟情,智能皓月》案例获得技术创新类铜奖。搜狗&苏宁《818全民发烧节》、搜
期刊
《广告狂人》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宝洁公司宣布未来每年削减5亿美元的代理费,主要包括在广告、媒介购买、公共关系、包装设计和零售店内宣传、展示上的费用。  宝洁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公司。联合利华、欧莱雅、可口可乐、Visa和强生等公司都在削减代理费。  对于品牌来说,重新评估与代理机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减少代理费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世界在发生改变,
期刊
今年年初,获得利欧的投资后,世纪鲲鹏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杨宗灵迅速在利欧上海办公室组建了一个专项小组,当集团中兄弟公司有需要内容营销方面的支持时,工作团队会倾力相助;在见客户或比稿时也会带上这个组的人,因为他们会给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带来新鲜的内容服务,超出了客户的预期。  在内部,大家把世纪鲲鹏比喻为“一把尖刀”。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利欧数字(LEO Digital Network)不断添置“尖
期刊
肖锋,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校长,新洲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新洲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新洲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研究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农村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  1989年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武汉市中学语文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班结业。2002
期刊
刘道玉教授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在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执著地研究教育改革与创造教育的理论,并进行实践;他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提出了创造性的人才观,设计了适用于中学和大学的创造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屡有建树。尤其是他创建的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从一个侧面诠释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教育家的教育情结……    采訪从基金会的发展历程说起,刘道玉教授说道:“基金会的目的就是要推
期刊
关注——  关注灾情 心系灾区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第一时间关注灾情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通讯员 范大红)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师生立即做出反应,希望为灾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地震波及荆楚,距震中1040公里的武汉市出现明显震感。下午2点28分,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建筑物发生轻微晃动,校保卫处、图书馆等部
期刊
湖北独立院校承诺自授学位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 郭玉宝)日前,湖北省31所独立学院全部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招生章程,并无一例外地表示“将从今秋入学新生起,自授学位”。  个别独立学院负责人抱怨说:“没有获得授予权,就在章程中做出承诺,并非学院本意。对今年入学的本科生明确自授学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要求”,否则章程就无法通过审核。”  只有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才能自己颁发学位。据悉
期刊
[摘要]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节能减排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节能减排教育的必要性、目标等方面,对高校节能减排教育进了探析。  [关键词]高校 节能減排教育 意义 目标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节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期盼高校和教师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革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它要求学生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习。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工作科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 自主探
期刊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专家为专业建设支招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通讯员 孙菲 王泉)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群体系建设,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形成服务船舶工业、国防工业及省支柱产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和动力系近日分别举办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会议共同的议题是请企业专家为学院专业建设支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