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所有守护你,我的可可西里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把你们的证件都交出来!”和藏族小伙子闹布东周相处1个多月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嗓门这么大。
  在他面前并排站着的,是非法闯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27名游客。平时满脸笑容的他,此刻已经愤怒到青筋暴露。为了抓捕这27人,他头一天晚上在车里待了整整一个通宵。和他一起守在车里的,还有另外两名巡山队员——尼玛扎西、巴义尔。
  11月初的可可西里,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他们应该是不怕冷吧?每次车辆陷入河里,尼玛扎西总是第一个跳进水里,挖沙子、挂锁链,想尽各种办法把车拉出来。
  冰水浸泡是什么感受?每个巡山队员都能说出来:刺骨,然后失去知觉,脱掉袜子到车里吹过暖风之后,知觉慢慢恢复,然后是疼,接下来是痒……
  这样的遭遇,太稀松平常了。辽阔的可可西里,他们一年要巡护十来次,谁也不知道这片土地,会带给他们什么“惊喜”。
  冰川、雪山、河流、沼泽、荒漠、湖泊……地形地貌错综复杂的可可西里,他们早已把地图记在了心里,要知道,在可可西里这片没有人、没有路、没有信号的荒芜之地,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派不上用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卓乃湖保护站副站长郭雪虎记得,有一次巡山,从日出到日落都是在挖车,天黑时分回头一看,一天走了不到1公里。
  巡山之路多艱难。一提到陷车,前来可可西里科考的队员们心里顿时充满了绝望,几名青藏高原野外工作经验数十年的老驾驶员评价:“这是我们见过的最烂的路况!”
  其实,哪里有什么路嘛。遇水过河,遇山翻山,在可可西里巡山队员的眼里,只有前进的方向。为科考队带路的尼玛扎西,就是凭借着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熟悉,将大家顺利带到了一个又一个湖泊。
  翻阅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影像,一张张记录巡山工作的照片映入眼帘。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张照片上,几位巡山队员脱得只剩内裤,站在车顶搬运物资。他们脚下的车辆,被裹着泥沙的河水,淹得只剩一个车顶了。
  还有另外一张照片,身着单衣的巡山队员在奋力地推车,车轮下的烂泥里,是他们的帐篷和棉大衣。把物资垫到车底,增加摩擦力,拉出车辆,是队员们最后的招数了。
  不管使用什么办法,这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巡山队员说放弃,甚至把车辆遗弃在可可西里。在他们眼里,走好每一趟巡山路,顺利完成每一次巡山任务,是他们的使命。
  完成每一次任务的决心,来自责任,也来自内心的情感。外表粗犷的尼玛扎西原话是这样:“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我们必须要守护好她。”

(二)


  古以放牧为生的蒙古族、藏族同胞,对土地和自然有着天然的热爱之情。
  30多年前,一个名叫杰桑·索南达杰的藏族干部组织了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这支队伍的职责,是深入可可西里腹地,与盗猎、盗采的非法分子做斗争,保护可可西里这片净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盗猎潮、掘金潮在可可西里兴起。不法分子有的觊觎可可西里境内的丰富矿藏,有的疯狂杀戮藏羚羊以获取昂贵的藏羚羊绒。
  盗猎现场,殷红的鲜血浸染了高原,白色的骨架堆积如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竟然开放着朵朵罪恶之花,贪婪与残忍在这里不断滋生。
  索南达杰,要让这片土地回归宁静与美丽,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后,押送歹徒出山。谁料,歹徒持枪反抗,将索南达杰杀害。
  索南达杰的遗体几天后在太阳湖畔被发现,彼时他已在-40℃的风雪里,冻成了一尊冰雕。
  在索南达杰牺牲的太阳湖畔,经幡飘扬,一座纪念碑矗立在蓝天下。队员们巡山经过太阳湖,都会来看看这位老前辈,为他点上三根烟,敬上一杯酒。
  发现索南达杰的遗体的队员里,有一个名叫奇卡·扎巴多杰的人。他是索南达杰的妹夫。一年后,他主动请缨降级担任第二任西部工委书记,组建了“野牦牛队”,接力保护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和矿产资源。
  依靠年轻时打猎的经验,奇卡·扎巴多杰3年里带领西部工委破获62起盗猎案,抓获240名盗猎分子,缴获3180张藏羚羊皮。1998年,46岁的奇卡·扎巴多杰近距离遭枪击离世。
  经历了舅舅和父亲的牺牲,秋培扎西深知,守护可可西里这片土地是多么的危险,谁也不敢肯定,巡山归来,就能平安与家人相聚。
  然而,秋培扎西依然选择了继承父辈遗志,主动申请调入可可西里管理处森林公安局。对于秋培扎西来说,可可西里才是他的家。
  遭遇危险,秋培扎西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回忆起多次抓捕行动,他仍觉得惊心动魄,好几次枪支都已经上膛,战斗随时可能爆发。如果说面对不法分子,可以依靠正义战胜他们,那面对大自然的残酷,巡山队员有时候只能感慨无奈与孤独。
  有一次,旦正扎西一个人坚守保护站。始料未及的大雨连绵不断,到处变成了沼泽地,外面的车根本无法进入,干粮也基本上消耗光,他只能靠雨水和野草充饥。
  66天后,当队员找到他的时候,旦正扎西奄奄一息,两眼深陷、头发蓬乱,已经没有人样。这次巡山任务结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愿开口说话,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而这漫长的66天,在旦正扎西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创伤,只有他自己清楚。

(三)


  对于可可西里这个秋培扎西心心念念想来的地方,妻子管璐璐以前觉得很美丽。确实,秋培扎西拍回的照片,让人心旷神怡。直到她随队去了一趟不冻泉保护站,管璐璐才明白,可可西里有多艰苦。
  从那之后,她和其他的家属们一样,在队员们巡山之前,都会燃一把柏香,围着车辆熏一周,连背的枪支、带的行李都要熏一熏。这些家属们,只能以这样一种仪式,来祈祷丈夫平安归来。
  妻子们再见到丈夫时,已是半月之后,巡山时间再长远些,一个多月也是常事。闹布东周的手机壁纸,是两个孩子的照片。天性乐观开朗的藏族小伙,也会有看着手机沉默无言的时候。
  郭雪虎开玩笑地说,像他们这样老在山里的人,可能只能找个低学历没工作的姑娘,“不然谁愿意守着你啊”。玩笑归玩笑,但也道出了巡山队员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现实。“谁不愿意与家人团聚啊,但我们的巡山任务太重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嘎玛才旦说。局里正式编制只有37个,加上警务辅助人员总共才80多个人,而要巡护的面积,是4.5万平方公里。这4.5万平方公里,秋培扎西巡护了13年,闹布东周巡护了12年,尼玛扎西巡护了20年……这些数字,将继续增长;守护这片土地的人数,也将越来越多。以索南达杰为代表的可可西里守护者,推动了政府和民间保护可可西里的步伐。10余年来,可可西里未闻盗猎枪声。
  不过,随着形势的变化,巡山队的任务也由过往的查处盗猎、盗采,慢慢向科学考察、监测调研等方向转变。这也意味着,对巡山队员的要求更高了。
  相对于巡山车辆等装备的落后,嘎玛才旦更忧心的,是现有巡山队伍结构:平均年龄偏大,尤其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比较缺乏,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在嘎玛才旦看来,保护可可西里,也要与时俱进。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嘎玛才旦感觉到,代代相传的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在呼唤着新的时代内涵,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简介:这部电影题材特别,它以散文式的笔调、山峦般的沉静、泉水般的节奏,意味深长地讲述了老马帮土登爷孙俩帮助汉族小伙王翰林去贡嘎山完成一家人多年夙愿的故事。由国家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林强与著名摄影家多吉彭措根据自己拍摄贡嘎山三十余年所见所闻的真实故事合作编创。  推荐:这是一部有着英雄主义特质的电影,导演多吉彭措以作者的视角,来展示故乡真实面貌,还原了本民族人民当代现实生活图景。让各阶层藏族人都能
平措伦珠的家在嘎玛乡的比如村,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但如今,这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随着一场场雪的到来,一年又快结束了。唐卡画师平措伦珠的母亲决定回家乡住一段时间。我也与平措伦珠一道从昌都回他的家乡嘎玛乡过藏历新年。嘎玛乡位于昌都东北扎曲河上游120公里处,是闻名全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  2010年9月,平措伦珠受聘
刚做完手术不久的布罗玛还在母亲的怀里哭泣,我们在病房里看见他时,几乎他的一家人都围在床边,逗他高兴,希望他的注意力能转移开。]O岁的男孩布罗玛,同他的全家人一起来自那曲聂荣,他是受到“嫣然天使基金”唇腭裂免费救治项目资助的众多例唇腭裂病人之一。布罗玛一家人从那曲来到拉萨,全程的交通费,在拉萨的食,宿以及手术费用,全部由嫣然天使基金会承担。  西藏自治区是唇腭裂的高发地区。负责此项手术工作的朱林大夫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到旺堆老人家,他的家属于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色达村六组。色达村一共有7个组,有的组相距十几里地,六组所在地更像一个单独的小村子,村民也习惯把组长叫村长。村中间有一条小河蜿蜒而下,几乎穿过每家门前,小村设计得很合理,也很干净。旺堆家住的房子是2007年建造的,属于第二批安居工程,占地3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现在安居工程已经进行到第5批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盖成了二层楼,所以
关键辞:在历经半年光鲜耀眼,最后需要用生命作赌注,乞丐和炼狱般的雅鲁藏布江漂流生活后,我悟到一些东西,这是我在大都市生活中不易感知的。      曹德  ’98雅漂队队医,绰号:兽医或者公公  1998年32岁,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医院医生  2008年42岁,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医院外科主任    两月前到北京出差,和几位雅漂的朋友在饭店小聚,一个给予所有雅漂队员很多帮助的林洁女士问我 :“我发
2006年6月8日对联合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全体会议,选举第61届联大的新主席。来自巴林王国的女外交官、国际法律界知名人士哈亚·拉希德·阿勒哈利法女士顺利当选。当选举结果一经宣布,联大会场掌声响起,各国代表纷纷向这位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女性送去由衷的祝贺,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三位女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贺词中特别对阿勒哈利法寄予厚望:“我特别高兴,我们有了1969年
《西藏旅游地貌》作者阚瑷珂博士采用宏观的地学视角研究西藏旅游地貌。以地貌区划和地貌类型为主线,从构造与地貌形成机理、地貌景观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整理西藏旅游地貌资源。研究了西藏地貌分区依据和分区体系,阐述了西藏旅游地貌的主要类型,划分了风景地貌景观的体系层次,介绍并分析了典型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和地貌条件,探讨了西藏旅游地貌资源的开发策略。
喜迎十八大,西藏文化在京献礼  10月10日,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在京首演获得空前成功,赢得了首都观众的高度赞誉。这标志着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出了硕果,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的壮丽诗篇。文成公主的故事无疑是展现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它不仅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于今而言,历
僧人用五色沙制作沙画坛城,整个过程屏息凝神,专注到忘我。  当我行走在雪域高原上,仰望着雪域的晴空和烈阳,匍匐在巍巍雪山的脚下,想象着我的身躯化作坛城,以此心识化作明灯,照见众生求法之路。  仓央嘉措曾言:“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向道,即身成佛又何难。”表达的是少年活佛在修法时的困顿和苦恼。  曼陀罗(Mandala)又译曼荼罗,源自梵语,意译为“坛城”。藏语称之为“吉廓”。有
“我想去爬山。”2016年4月番茄第一次打电话给泽龙时,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说了自己的想法,飒得很。  泽龙当时正在第一次去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他在电话里甩给番茄的回复是:你去登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十万块钱。  番茄心里琢磨别是碰上了骗子,而泽龙心里却嘀咕着——这个能跑100公里越野赛的姑娘好厉害,这体能可以随便登一座八千米的山。  番茄的灵魂可不怎么安分,用泽龙的话说, “她比我玩的还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