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没有最高级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去爬山。”2016年4月番茄第一次打电话给泽龙时,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说了自己的想法,飒得很。
  泽龙当时正在第一次去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他在电话里甩给番茄的回复是:你去登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十万块钱。
  番茄心里琢磨别是碰上了骗子,而泽龙心里却嘀咕着——这个能跑100公里越野赛的姑娘好厉害,这体能可以随便登一座八千米的山。
  番茄的灵魂可不怎么安分,用泽龙的话说, “她比我玩的还野。”
  上大学后的番茄更是似乌归林——越野跑、潜水、自驾,她想把好玩的事情都试个遍,从不指望自己在成绩上有多大建树,但生活必须潇洒。
  在大学同学还靠家里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时,她早已在大学期间实现财务自由,挣了几十万,天天出去玩。番茄深知毕业后朝九晚五的工作对她来说,堪比紧箍咒于孙悟空般的束缚,于是干脆自己边做生意边玩。
  几经辗转,丽江,湛江,最后来到西藏,在拉萨歇了脚。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里。蓝天、白云、虔诚的信徒等,都成为我喜欢并决定留下的理由。”番茄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这句话虽然挺俗的,但放在番茄和泽龙的故事里恰到好处。两个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挑战,喜欢极限运动的灵魂,终将在最适合他们的土壤相遇。
  来自广东湛江的番茄和来自吉林辽源的泽龙在朋友介绍下认识。泽龙之前曾带一位朋友登了座6000米的山,刚好他也是番茄的朋友,就把番茄介绍给泽龙认识,说这个女生也喜欢极限运动,也想尝试登山。
  于是,那会儿在拉萨开客栈的泽龙和在丽江放飞灵魂的番茄,虽隔着一千八百公里,却埋下了相识的种子。

  我问泽龙为什么来拉萨,他说他20岁那年青藏铁路开通,就觉得应该来看看。结果一来就爱上了西藏,于是决定留下来。 “我爱西藏的阳光,爱西藏的人文风情,当然还有西藏的信仰。”

“冒险就是我们的日常”


  2018年5月16日,泽龙在珠穆朗玛峰顶向番茄求婚。
  在地球的最高点——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泽龙跪下来问番茄: “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让你像今天一样开心、快乐、幸福,你愿意嫁给我吗?”
  番茄太累了,愣了好几秒说: “我愿意。”
  在遇見泽龙之前,番茄和其他女生一样,会好奇自己未来老公会是什么样的人。她曾对结婚没有太大幻想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结婚。泽龙则是个不婚丁克族。可他们遇见的彼此,偏偏能让对方的心安静下来——双方都是让他们不再嚣张跋扈的人。
  当泽龙答应带番茄爬珠峰时,他心里就确定了一件事: “这辈子就是你了,能陪着你一起去,我肯定在上面能把你带回家。”
  在珠峰上,他们的生命捆绑在了一起——登顶珠峰无异于以性命相托付,这需要对彼此有着极强的信任——通往山顶的每一步都必须自己走,没有人能代替对方走任何一步。
  而这一路,有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甚至一瞬间的天气变化都可能决定生死,每一种意外都是对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巨大考验。
  “两个人可能无法一起回来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我决定带她去做时,我不能控制她怎么想,但我想的是,回来的人一定是她。”泽龙说。
  对于完全没有登山经验的番茄来说,想要爬珠峰.必须从很低的山一级一级去学习。好在泽龙有充足的登山经验和应变能力,他给番茄找了条痛苦的“近路”。
  为了提升番茄的基础体能,他开始帮她系统训练,包括跑步和爬楼梯等。在长达一年的强化训练里,为让番茄的体能基本达到攀登珠峰的标准,经常是不被练哭就不准离开健身房。泽龙为番茄设置的体能达标标准是: “即使我不在了,你也必须能活着回来。”

  为了训练番茄在山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为了测试训练成果,泽龙带着她自主攀登了一座7000米的山峰。那一次番茄的身体素质还没完全达标,但她的心理状态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显然已进入状态。在海拔7000米时番茄没高反反应,泽龙反而头痛欲裂,夜里在山上扎营睡觉时泽龙推醒番茄,番茄问他为什么,泽龙说:“我怕你死掉。”
  因为最终是以珠峰为目标,在这一次攀登时泽龙对番茄很严厉,并且在爬山时不断呵斥她, “你体能这么差怎么可能去登珠峰!”但番茄咬着牙坚持下来了。番茄下山后跟泽龙说,在山上她心里一直默念,“等老娘下山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攀登珠峰,每个人都要承担15公斤以上的服装、技术装备及氧气,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力和强大的身体素质,很难坚持下来。在健身房力量训练坚持了一年,出发前两个月还进行间歇跑来训练提升心肺功能,同时负重15公斤爬楼梯进行耐力训练。
  终于他们出发了。
  珠峰的挑战者最容易在最后一段路放弃和发生意外—那时体能到达极限,路很窄,两个人无法互相帮助,四处没有依靠,最终登顶的人很多不是靠体能而是靠强大的意志力。这一次两人一起攀登,最后一段路,泽龙用绳子把自己和番茄死死地连在—起,带着她往前走。

“我觉得自己捡回来一条命”


  其实泽龙第一次攀登珠峰时发生过意外,差点把命都交给了巍峨的珠穆朗玛。
  2016年泽龙第一次登珠峰时,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眼压过高,右眼基本失明,左眼保留50%的能见度。通常来讲,在海拔高的山峰上如果看不见路,基本可以宣告这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
  他形容眼睛一开始像近视一样,雾蒙蒙的,他用手揉了一下却变得更模糊,于是又揉了一下,结果右眼就彻底看不见了。他当时第一反应是完了,二十几秒的时间里,在脑海里迅速过了自己的一生。
  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到——他“不幸离开”的消息传回家里,他想到葬礼上谁来了谁没来,亲朋好友都在流泪,突然意识到,不能因为自己让别人尤其是家人难过。
  “自己就是爬,也要爬下去。”于是希望之火从巨大的绝望中燃起,并将绝望迅速吞噬。他慢慢地摸索着往下走,走了四五个小时到达了C4营地,休息两三个小时,眼睛慢慢恢复了视力。
  这次看似一切都很顺利的行程,却在下撤到海拔8700米左右时,番茄不慎发生了滑坠。泽龙也因为队友滑坠被带了下去。好在有惊无险。
  为了能在珠峰顶上向番茄求婚,泽龙自制了一枚戒指:把战国到西汉年间的箭镞打磨包金,做成了戒指。这箭镞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代表着时光亘古不变,泽龙又赋予这枚戒指一个独特的概念:像丘比特之箭一样,一箭倾心。
  他还准备了一条头纱,希望增加一点仪式感,幻想着珠峰顶上的风吹着头纱,飘起来会很好看。但当时真到了珠峰顶上时,一丝风都没有。
  我打趣地问泽龙,万一番茄没有答应他的求婚怎么办。“两个人的感情已经非常好了,她不会不答应的。而且我想做这件事情,就算她不答应的话也没事,我已经把想做的事情做完了。”

  泽龙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登珠峰有一种古代江湖的感觉,人的爱情可以由生死来论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实际上在现代社会是没有办法以生死来见证爱情的。刚巧你做了这件事,就会发现真的是以生死来论断时,爱情和生死到底哪个重要。”
  泽龙很赞同一种说法——如果想确定你的男女朋友和你感情到底如何,就一起玩户外。因为在户外环境下已经很累了,还能分出一点点体力去拿一杯热水去照顾一个人,这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在极限情况下他心里还有你,就真的是有你。
  对普通人而言, “冒险”二字可能像可乐,之前摇晃得越剧烈,打开时的二氧化碳就越猛烈,恨不得一下子冲进云霄释放自己的兴奋。但在泽龙和番茄看来,这两个字就像平淡的白开水。
  去年元旦,他们一起去一个位于海拔5300米的雪山搭帐篷,没有信号,与世隔绝地住了7天。“在别人看来很特别的事儿,对我们来说可能很正常。”泽龙说。
  有一天番茄去玩滑翔,回来后泽龙突发奇想地问她:“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去火星了,你会怎么样?”没想到番茄興奋地说: “那赶紧去买个双人票啊!”

“以爱的名义去成全对方”


  泽龙清楚地记得,他和番茄第一次正式见面是2016年10月5日,那次他刚从雪山下来,皮肤很黑,眼睛很红。他们都去一个朋友的客栈参加聚会,第一眼看到番茄,觉得她活泼开朗,瘦瘦的也很漂亮。
  “感觉还蛮好的。”他憨憨地笑道。
  他们第二次见面时,泽龙刚回到拉萨,因为卖了之前的客栈无处落脚。番茄在丽江的合伙人家中有事,她便把店关了去拉萨。两个漂泊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合租生活。
  番茄对饭菜很挑剔,油盐稍有不对就不吃,为了照顾番茄,泽龙冬天每天六七点去市场买新鲜的肉和骨头,回来给番茄煲汤、煮粥。我好奇地问泽龙觉不觉得麻烦呀? “不麻烦,乐此不疲,现在给番茄做各种好吃的,已经是生活习惯了。”泽龙幸福地说。
  时间久了,两人自然便成了情侣。“同频”是他们爱情的关键词——意味着三观一致。在他们彼此眼里,对方都像没长大的孩子。
  “我们选择性地让自己像孩子一样,让自己的爱好可以坚持下去,而我们的工作和爱好是重合的。”泽龙说,“同频意味着不能因为生活,而去破坏我们之间的情感。”
  但他们也曾争吵。一次番茄发现泽龙要尝试无氧攀登,由于担心,几乎不吵架的俩人大吵了几次。但吵着吵着他们就想通了:双方都不能阻止自己爱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应该以爱的名义去成全对方。
  后来他们众筹了一家民宿,里面装着巨大的玻璃墙和攀岩墙,泽龙希望这里可以变成登山者的聚集地,大家喝酒聊天认识新朋友。
  来西藏前泽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明白自己不想要20岁就看到70岁生活的样子,他一直做减法。而爱上登山,还要源于2014年他在朋友介绍下登的那座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
  站在山顶的那一刻,泽龙突然意识到自己生活里缺少的是一种激情燃烧的状态。只有站在山顶感受心脏跳动、生命勃发的那一刻,他才觉得自己还活着。他享受这个挑战和突破的过程。
  登了珠峰,和爱人在一起后,他便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的要求不高,我们要有自己的爱好,两个人在一起平平淡淡一生就蛮舒服的。”
  其实在泽龙第一次登珠峰之前,他觉得人不应该平平淡淡,一个人的人生应该波澜壮阔,才不枉这几十年在人间。“那是很年轻气盛的状态,人应该珍惜生命。”
  当时流行朴树的《平凡之路》,歌词里唱“直到最后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泽龙那时根本不能理解,但第一次登完珠峰之后,他理解了。“当你经历了很多不平凡的事情时,你再看很多事情,就是—切皆平凡。”
  泽龙似乎顿悟了。“你做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情,收获的就是平常心,就觉得没什么事情是大不了的,没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这时再去看平淡的生活时,就发现其实很幸福。无论有多少不平凡,也都是平凡生命中的一部分。”
  平淡生活才是生命最后的本核,而生命本核中的童真,只有在爱的保护下,才会保持它最真实最透彻的样子。泽龙现在眼里的番茄,跟他们刚认识时一样,没有变化,仍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或许就是泽龙的肺腑之言: “我爱你没有最高级,因为每一天,我都比前一天更爱你。”
其他文献
高原彩虹 西藏之桥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落后的交通瓶颈制约着西藏社会的发展。1954年,川藏和青藏公路的通车,犹如两条金色的哈达,把内地和拉萨连起来,西藏百年交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同时,与之配套的贯穿和横跨于西藏山川、河流的大小桥梁设施建设,也在高原起步。美丽的岗嘎大桥  1954年,在西藏工委的领导下,交通桥梁工程技术人员、驻藏部队、藏族同胞共同参与,率先在拉萨河建起了跨河的拉萨大桥,结束
简介:这部电影题材特别,它以散文式的笔调、山峦般的沉静、泉水般的节奏,意味深长地讲述了老马帮土登爷孙俩帮助汉族小伙王翰林去贡嘎山完成一家人多年夙愿的故事。由国家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林强与著名摄影家多吉彭措根据自己拍摄贡嘎山三十余年所见所闻的真实故事合作编创。  推荐:这是一部有着英雄主义特质的电影,导演多吉彭措以作者的视角,来展示故乡真实面貌,还原了本民族人民当代现实生活图景。让各阶层藏族人都能
平措伦珠的家在嘎玛乡的比如村,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但如今,这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随着一场场雪的到来,一年又快结束了。唐卡画师平措伦珠的母亲决定回家乡住一段时间。我也与平措伦珠一道从昌都回他的家乡嘎玛乡过藏历新年。嘎玛乡位于昌都东北扎曲河上游120公里处,是闻名全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  2010年9月,平措伦珠受聘
刚做完手术不久的布罗玛还在母亲的怀里哭泣,我们在病房里看见他时,几乎他的一家人都围在床边,逗他高兴,希望他的注意力能转移开。]O岁的男孩布罗玛,同他的全家人一起来自那曲聂荣,他是受到“嫣然天使基金”唇腭裂免费救治项目资助的众多例唇腭裂病人之一。布罗玛一家人从那曲来到拉萨,全程的交通费,在拉萨的食,宿以及手术费用,全部由嫣然天使基金会承担。  西藏自治区是唇腭裂的高发地区。负责此项手术工作的朱林大夫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到旺堆老人家,他的家属于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色达村六组。色达村一共有7个组,有的组相距十几里地,六组所在地更像一个单独的小村子,村民也习惯把组长叫村长。村中间有一条小河蜿蜒而下,几乎穿过每家门前,小村设计得很合理,也很干净。旺堆家住的房子是2007年建造的,属于第二批安居工程,占地3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现在安居工程已经进行到第5批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盖成了二层楼,所以
关键辞:在历经半年光鲜耀眼,最后需要用生命作赌注,乞丐和炼狱般的雅鲁藏布江漂流生活后,我悟到一些东西,这是我在大都市生活中不易感知的。      曹德  ’98雅漂队队医,绰号:兽医或者公公  1998年32岁,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医院医生  2008年42岁,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医院外科主任    两月前到北京出差,和几位雅漂的朋友在饭店小聚,一个给予所有雅漂队员很多帮助的林洁女士问我 :“我发
2006年6月8日对联合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全体会议,选举第61届联大的新主席。来自巴林王国的女外交官、国际法律界知名人士哈亚·拉希德·阿勒哈利法女士顺利当选。当选举结果一经宣布,联大会场掌声响起,各国代表纷纷向这位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女性送去由衷的祝贺,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三位女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贺词中特别对阿勒哈利法寄予厚望:“我特别高兴,我们有了1969年
《西藏旅游地貌》作者阚瑷珂博士采用宏观的地学视角研究西藏旅游地貌。以地貌区划和地貌类型为主线,从构造与地貌形成机理、地貌景观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整理西藏旅游地貌资源。研究了西藏地貌分区依据和分区体系,阐述了西藏旅游地貌的主要类型,划分了风景地貌景观的体系层次,介绍并分析了典型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和地貌条件,探讨了西藏旅游地貌资源的开发策略。
喜迎十八大,西藏文化在京献礼  10月10日,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在京首演获得空前成功,赢得了首都观众的高度赞誉。这标志着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出了硕果,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的壮丽诗篇。文成公主的故事无疑是展现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它不仅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于今而言,历
僧人用五色沙制作沙画坛城,整个过程屏息凝神,专注到忘我。  当我行走在雪域高原上,仰望着雪域的晴空和烈阳,匍匐在巍巍雪山的脚下,想象着我的身躯化作坛城,以此心识化作明灯,照见众生求法之路。  仓央嘉措曾言:“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向道,即身成佛又何难。”表达的是少年活佛在修法时的困顿和苦恼。  曼陀罗(Mandala)又译曼荼罗,源自梵语,意译为“坛城”。藏语称之为“吉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