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径向拉盖尔-高斯光束叠加态的实验研究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径向指数相同、拓扑电荷数互为相反数的两束高阶径向拉盖尔-高斯光束共轴叠加, 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涡旋光束, 从理论上研究了这种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分布特性以及空间传播特性,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由高阶径向拉盖尔-高斯光束叠加而成的复合涡旋光束呈多层亮“花瓣”状; 当束腰半径相同时, 随传播距离的增加, 其光强分布呈展宽趋势但不旋转; 当束腰半径不同时, 其光强分布发生旋转, 并出现“旋转拖尾”现象, 旋转方向和“拖尾”方向取决于拓扑电荷数正负及束腰半径大小。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复合涡旋光束的产生并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CO2激光器的Q开关法,除了通常的转镜Q开关和在共振腔中插入机械遮光器的Q开关外,还有使用对振荡波段具有可饱和吸收的气体的被动Q开关等。在产生近红外波段的强光脉冲的同时,它们为CO2激光的动态性能提供了许多知识。
期刊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refractive index (RI) of surrounding medium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o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long period grating (LPG) are experimentally analyzed. The spectral behavior of LPG is investigated when the ambient
期刊
针对电流注入型SOI光开关在切换时难以克服的消光比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的开关结构设计.然后依照实际器件的结构建立了SOI光开关的3D光学模型,对光开关中3D光场传输和输出光功率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最后运用该模型对SOI光开关在电流切换时的消光比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非对称的开关结构可以将SOI电光开关的消光比提高5dB左右.
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InGaN/GaN多量子阱外延结构, 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显示, 量子阱结构界面清晰, 周期重复性很好, InGaN阱层的In组分约为 0.2。利用该外延结构制备的InGaN/GaN多量子阱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16V, 转换效率达到了0.64%。器件的I-V测量结果显示, 在光照条件下, 曲线的正向区域存在一明显的“拐点”。随着聚光度的减小, I-V曲线的“拐点”逐渐向高电压区域移动, 同时器件的开路电压也随之急剧下降。通过与理论计算对比, 发现
研究了类Be氩离子内壳层电子光电离的激发能级、寿命和辐射速率、谱线波长和振子强度,并给出了位于“水窗”波段的谱线波长和谱线强度。
期刊
针对单台经纬仪对目标进行跟踪时,易出现目标短暂丢失的情况,使用拟合精度最好的切比雪夫多项式,对经纬仪观测的数据对目标的轨迹进行拟合与外推,并与传统的插值法进行了比较,精度高于传统的插值算法。通过残差比较得出六次多项式时拟合精度和计算速度最佳,误差约为8.226μm。在经纬仪脱靶量无效或者目标速度突变时,经纬仪能够按照预测的轨迹运动。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范围内(3~4s)经纬仪跟丢目标的
LT码是一种无码率的线性分组码, 具有很强的信道适应性和低复杂度。文中提出一种CRC码与LT码级联的编码方案(CRC-LT码), CRC-LT码通过调整译码开销来保证FSO系统的可通率和使LT码在FSO系统中获得的编码增益。通过建立分析模型, 推导出在给定信道条件下的数据恢复率。最后, 利用Gamma-Gamma信道模型进行CRC-LT码的编译码过程仿真, 并给出数据恢复率与信道条件、信噪比和译码开销的关系, 以及FSO系统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 CRC-LT码在牺牲一定译码开销后能够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
从准三能级速率方程出发, 模拟分析了940 nm LD端面抽运Yb3 ∶YAG输出1030 nm激光的性能。着重考虑了抽运光的吸收饱和以及Yb3 的自吸收损耗。结果表明, 由于输出波长在1030 nm附近的Yb3 ∶YAG晶体存在严重的自吸收损耗, 入射功率必须足够强才能有激光输出, 因此激光器的阈值较高; 同时, 自吸收损耗与Yb3 离子浓度、晶体厚度有关, 存在最佳的晶体厚度和Yb3 离子浓度, 使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最大。抽运光的吸收饱和使激光器运转时激光下能级的粒子数减小, 吸收系数下降, 激光器的输
针对范围在十几米至几十米、法向矢量变化大的复杂曲面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无干扰精密测量方法。通过光学投射的方法设置测量点和全局控制点,利用定向相机结合固定于测量相机上的定向靶标,解决测量相机初始位置姿态估计问题,进而利用光束平差优化方法解算被测点精确的空间三维坐标。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必须在被测表面设置编码特征的局限,快速、有效且不会干扰被测曲面。实验表明:原理方法可靠,测量数据总体均方根误差为0.07 mm,能够高精度、高效率地解决大型空间复杂曲面的无干扰精密测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