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优势,论述了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措施,提出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策略,旨在不断提升我县养蚕技术整体水平,更好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提供更有利的途径。
  关键词:养蚕技术;省力化;养蚕产业;技术推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农村的劳动力也在大量流失,这一现状给农村乡村振兴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根据农村实际现状积极探索更加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成为当前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程重点内容之一。在农村蚕桑产业中,省力化的养蚕技术是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这一问题的积极途径,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就这一技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给相关人士带来启发。
  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优势
  相对于普通的养蚕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主要有两大优势:
  优势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建设投资费用少,生产过程的成本更低。传统的养蚕技术采用的是标准蚕房,因此在为蚕房创建条件设施的过程中会投入很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而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该方面的资金和精力投入较少,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优势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操作更省力更简便,对于工作人员的体力要求不高,方法简单易学,工作效率更高。传统的养蚕工序中,最少需要两个工人,而且在养蚕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除沙,因此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而省力化养蚕技术可以有效缩减除沙时间,同时在蚕匾、给桑等环节也更加科学高效,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耗费时间,提高了养蚕的工作效率。
  二、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技术措施
  对于养蚕产业来说,养蚕的收益来源主要是靠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蚕孵化的因素就对养蚕的收益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常规条件下,蚕种的孵化时间一般为两天或三天,因此蚕丝的产量也是有波动的,工人的劳动量和时间耗费也受到蚕种孵化时间波动性的影响,继而造成工作低效重復,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成正比。为了更好地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和时间耗费,可以通过科学控制孵化时间来提高每日的蚕孵化率,这样就可以实现省力化养蚕的目标,在降低投入的基础上同时实现良好的养蚕收益。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省力化养蚕技术也有所差异,目前我县蚕区内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技术类型。
  1.小蚕共育技术。该技术是抓住小蚕生长发育这一环节,通过分析小蚕的生理发育特征,然后据此来调整饲养环境,以更加科学良好的环境来帮助和促进小蚕快速健康成长,为大蚕的形成打下重要的前提基础。目前,我县槐树湾乡小蚕共育技术已经实现了15天丰收的养殖效果。
  2.立体饲养技术。该技术是区别于平面饲养技术的一种省力化养蚕技术。通过将饲料叶片串成串然后将其悬挂在养殖箱的边框内,平均每天给桑一次即可,大大降低了桑叶的浪费现象,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由于蚕座呈立体形态,因此提高了养殖环境的透气性,而且蚕的排泄物可以与桑叶实现有效的分离,养殖区域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减少病菌感染的几率。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养殖区域,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多层蚕台饲养技术。该技术的突出特征是蚕台由多层竹木材料制成,既能够固定同时也能够活动,有效节省了养蚕的空间,降低了蚕具的投入。多层蚕台的层数一般为三层或四层,层间间隔为70厘米左右,每层蚕台上铺芦帘,上面给桑,操作简便,同时扩座方便,提升了养蚕效率。
  4.条桑饲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条桑比桑叶的新鲜度更持久的特性,将条桑代替普通的桑叶,减少每日的给桑次数,同时减少桑叶的浪费。由于条桑的采伐比桑叶采摘更加省时省力,因此实现了省力化养蚕的目标。该技术的适用性更广,可以与上述三种技术搭配来进行饲养。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条桑饲养技术,在见熟前的一天要改用芽叶或者片叶,以防大蚕在桑条内结茧。
  三、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科技优势,带动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加大力度,相关部门及人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将技术试验和扶贫基地示范同步化,提高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影响力。在农业部门养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同时和当地的养蚕扶贫示范基地或养蚕农户建立密切的协作,以扶贫示范基地或示范户的形式来加快技术落地。一方面针对试验阶段未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示范的带头作用来让周边农户切实看到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实际效益,实现以点带面的影响和技术推广效果。
  2.加大省力化技术理念的宣传,强化农户技术技能的培训。在扶贫示范基地或示范农户走上正轨的基础上,农业部门必须加快跟进相关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和开展专业培训活动、网络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来与广大农户建立沟通和联系,使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认可并参与到省力化养蚕产业中来,带动农村地区更大范围的脱贫致富。
  3.加快推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相关产业发展。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健康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养蚕产业现状,围绕省力化养蚕技术的配套技术及设施,完善相关的产业链条,为贫困地区养蚕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科技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更迭,不断涌现出的新设备新技术给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给农户(贫困户)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因此值得农村地区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蚕桑生产机械化应用发展概况与思路,贝建设,《现代农业科技》,2017(20).
  [2]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钱忠兵,《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9).
  [3]广西蚕桑技术培训团赴日本培训报告,罗坚,陆瑞好,蒋满贵,等,《广西蚕业》,2010(2).
  [4]农村省力化养蚕技术研究及应用浅谈,袁开华,《农民致富之友》,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动物类的传染疾病,由于ASF的传染率较高,并且死亡率较高,一旦疾病发生,会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非洲猪瘟传入我国,需要明确非洲猪瘟的危害,结合当下国内养殖业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实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预防,进而降低ASF传入我国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针对非洲猪瘟的危害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非洲猪瘟;危害;防控措施 
摘 要:为了解肉牛呼吸综合症(BRDC)对肉牛的致病性,对肉牛疾病预防进行指导。现场研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分析、病理分离和病原体根据药物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该病例的肺组织中,分离到一种预防措施和一种兰科病原体。在PPLO固体生长基团上,观察到典型的“煎蛋状”的细菌滴。我们用PCR扩增了牛OPF基因的485个靶点。牛前体OPF的基因序列为美国分离株gp45核苷酸序列的98.4%。革兰氏阴性
期刊
摘 要:猪肉是我国居民食用广泛的肉类之一,其质量安全对广大群众至关重要,因此,在猪肉进入市场前,屠宰场要开展严格的检疫工作,确保猪肉安全和质量达标,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建立规范、完整的检疫程序,杜绝不规范操作和漏洞,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本文旨在对生猪屠宰之前和屠宰之后的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检疫人员开展检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保障我国猪肉安全。  关键词:生猪检疫;流程  畜产品作为人们
羊口蹄疫起病较急,且传染性较强,病羊的乳房处、蹄部以及口腔黏膜均会发生溃烂问题,且其潜伏期较短,不利于羊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提供了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期为此后羊群的养殖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羊口蹄疫可以人畜共患,传播途径较多且传染性强,严重危害着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此,养殖人员应深入了解羊口蹄疫的基本传播方式及症状,针对性的采
期刊
摘 要:鸡肉和鸡蛋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国内鸡肉和鸡蛋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鸡球虫病会影响鸡肉和鸡蛋的产量,导致国内鸡蛋和鸡肉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鸡球虫病属于肠道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鸡快速消瘦,最终死亡。目前,要想避免鸡球虫病发生就要分析鸡球虫病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防控措施。  关键词:鸡球虫病;诱因;防控;措施  鸡球虫病会破坏鸡的肠道系统,降低鸡的免疫力,患病的鸡会出现肠道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