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伴有肺部感染的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肺部病原菌分布和MDRO的耐药情况,并根据其痰培养病原菌是否为多重耐药菌将患者分为耐药菌组和非耐药菌组,分析神经重症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部非MDRO感染组54例,MDRO感染组133例.共分离出致病菌333株,其中MDRO有196株(58.85%).革兰氏阴性菌(73.98%)为主要致病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
【机 构】
:
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伴有肺部感染的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肺部病原菌分布和MDRO的耐药情况,并根据其痰培养病原菌是否为多重耐药菌将患者分为耐药菌组和非耐药菌组,分析神经重症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部非MDRO感染组54例,MDRO感染组133例.共分离出致病菌333株,其中MDRO有196株(58.85%).革兰氏阴性菌(73.98%)为主要致病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MDRO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时间,最低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的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种类,联合用药,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和糖皮质激素使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NSICU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种类是神经重症伴肺部感染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和种类,对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重大意义.加速康复外科的实行可能是一项有利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Fisher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再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出血提供指导.方法 对327例高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3日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 =290),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来筛选影响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发生率为11.3% (37/3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51),癫痫(OR =3.32),动脉瘤形态(OR =3.24)和动脉瘤处理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8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对132例宫颈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宫颈腺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7.1%,5年总体生存率为63.7%.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后围手术期的不良事件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5例经CRS+HIPEC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或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原发性卵巢癌患者44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51例,死亡率和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和29.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直肠切除手术(OR=3.70,95%CI:1.29~10.59,P<0.05)是影响患者CRS+HIPEC术后严重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7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组,同步加量组(32例)为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及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序贯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患者;常规治疗组(35例)采用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并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不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子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灾难性打击,其高致残率、病死率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加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SAH最常见的病因(85%).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脑损伤(EBI)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脑表面或脑底部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引起机体强烈的神经炎症反应,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活化,外周免疫细胞募集,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细胞凋亡.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已知的有关EBI的病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