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Fisher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再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出血提供指导.方法 对327例高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3日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 =290),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来筛选影响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发生率为11.3% (37/3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51),癫痫(OR =3.32),动脉瘤形态(OR =3.24)和动脉瘤处理前行侧脑室外引流(OR=4.03)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仍然有较高的再出血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影响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注意避免或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和脑室外引流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167例经血管内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其中有61例行脑室外引流术,61例中有38例患者预后较好,23例预后不良.回顾性分析38例好转患者与23例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进行分析,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经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术
目的 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与非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以探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复查造影瘤腔填塞致密程度(Raymond分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前术后改善程度评估临床预后改善程度.结果 191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未破裂组患者126例,破裂组患者65例;未破裂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Raymond Ⅰ级患者111例(88%),RaymondⅡ级9例(7.1%